APP下载

多元指导,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

2018-05-07章雪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对策

章雪艳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拓展思考空间,而且还能够减轻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学习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教师应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56-02

传统教学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只是让他们掌握大量的理论和技能,学生大多难以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更加注重提高他们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好奇,培养学习兴趣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启蒙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而不是作为一个沉重的课业负担完成。例如,在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互联网历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穿插来讲,由一些比较知名的互联网人物和故事引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在讲到网站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列举阿里巴巴的马云和百度CEO李彦宏,将这两位人尽皆知的互联网名人引入教学中,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这些名人的创业故事,将这些故事与课程需要讲授的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这些知识更有兴趣。这样的案例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知识有更丰富的认知,对课程产生好奇心,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强化学习效果。

二、丰富教学方法,培养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作为以网络、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学科,其必须要保证教学方法的多元性与丰富性,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来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模式下,分层教学、任务驱动、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及其教学目标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完成信息技术教学,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保证。

以“利用word制作封面”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就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教学。首先教师给学生展示利用word所制作出的不同风格封面,之后教师教授学生如何利用word进行封面设计,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word制作封面,看谁做的封面最漂亮。在任务驱动学习模式下,学生的探究意识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与此同时课堂主动权回归学生也给了他们非常广阔的展示空间,来实现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这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信息技术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三、注重操作实践,培养信息技能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其课程内容当中虽然有一定比重的理论知识,但绝大部分内容仍是以实践操作为主,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技能。

例如在教学《用Flash制作基本动画》的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了“旋转的风车”、“盛开的小花”两个动画(前者为动画补间内容,后者为形状补间内容),在展示完動画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动画制作指导,并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完成教学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两个不同类型的Flash动画,对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巩固,达到培养信息技能的目的。再例如进行《用PowerPoint设计演讲稿》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进行主题立意,然后自己准备素材进行设计创作。创作完成后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展示,由学生进行打分,帮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实现进步。

四、开展教学活动,巩固教学成果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培养初中生把具体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能力。在这一目标要求下,教师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调动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因为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掌握学生的接受状况以及学习的进度,根据学生的反馈来制定活动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PPT制作大赛,为学生划分主题,让学生在课后寻找相关素材,以小组的形式提交成品。这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具体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把相对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除了开展竞赛活动,教师还需要培养初中生的团队意识。众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只有让初中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才能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在小组合作中感受共赢的喜悦。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方法以及计算机的初步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网络处理技能。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需要和学生进行课下沟通,了解初中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在制定计划时还需要根据情况的变更不断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识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五、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教师不仅仅只是完成教学目标就行了,还要在教学结束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回忆和思考。这些回忆和思考包括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情况等,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情况进行理性分析,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以便下次利用,吸取失败的教训,以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样做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仅大大得到了提升,而且更是显著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功在平时,注重反思,在日常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立足于学生所需,逐步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谈凌艳.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J].新课程,2013(6):30-31.

[2]王文娜.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7):195-195.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