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07邱春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邱春瑰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教师而言,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基本的教学目标。因为通过文本阅读学生们不仅可以积累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但现如今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以及教师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做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類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25-0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目标的设置错误

1.对主体的认识偏差,不能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指路人的角色,是学生学习路途中的导师。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置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结果上,要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但是普遍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过分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以自我为中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比如:教师们在设计教学课件的时候大部分会把重点放在“教哪些内容,怎么去教相关内容”上,习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而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所讲知识。

2.教学目标抽象、空洞

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的时候容易把目标抽象空洞化,以“情感态度”方面的阅读教学为代表,教师们容易在这方面设置一些笼统抽象的目标。很多的教师会设置类似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升华学生们对秀丽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教学目标很明显过于含糊泛化,不利于学生的阅读学习。

(二)教师的教学内容浅显,不能明确重点

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会因为固有的教学习惯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教学,从而忽视自身对教材的深入剖析解读,他们习惯于利用教学参考书进行框架式教学,对文章的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最浅显的表面,更不会花时间去对文本进行深层次探索。甚至有些老师自身对文章存在一定的理解错误,抓不住教学重点,有时候会歪曲课文的原意。例如:教师在讲文本《鸟的天堂》的时候,老师会将教学重点放在鸟的种类上,给学生普及不同种类的鸟的知识,或者用PPT给学生观看不一样的鸟类的图片,这样的教学模式看起来丰富多彩,但是其本质上淡化了教学内容,容易导致教学重点的偏差。

(三)缺乏引导性教学问题的设计

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能够通过一些问题的设计将整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问题一定要设计的恰当合理化能够符合学生们的实际水平,问题不一定要设计很多,最关键的在于问题是否有足够的代表性,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可以在回答问题中让自身的思维得到最大化的发散。但是很多的教师却对问题的设计有着错误的理解,他们认为问题的多样化设计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他们习惯于设计不同形式的问题让学生回答,类似填空题、判断题,但是事实上这样做并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很多的学生习惯了由教师提出问题他们回答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尝试着在学习中自己提出问题反问老师的模式。甚至有些教师会一步步的指导学生答题时说一些官方的套话,用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们的思维,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真实感受。

二、提高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1.营造轻松自在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自身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才能很好的融入到学习氛围中来,从而提升自身阅读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水平,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找准学习的重点,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性的为学生营造轻松自在的阅读情境,帮助学生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提升自身阅读能力。

2.融入课本,真情流露,拒绝照本宣科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不会创新,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间接把学生培养成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机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课文知识、阅读知识理解透彻,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文章的中心主旨,做语文阅读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只有语文教师融入课本,了解知识内涵,才能带动学生、感染学生,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得到显著的教学成效。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的思想跟学生的融合,结合课本知识,表达最真实的情感。不能一味根据教案讲课,应该学会创新,融入自身的理解,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拒绝做教案的俘虏。

3.接受差异、发展差异

小学生处在发展的阶段,身心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由于自身基础水平、接受能力的差异,最终呈现出来的阅读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人,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有的学生注重故事情节,有的学生注重作者生平;有的学生想全面发展,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对语文阅读存在较大的热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尊重理解每位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赞赏与鼓励,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独立思考,提升自身阅读审美情趣。在注重学生提升文学素养的同时,教师不应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在尊重的情境下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当然教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升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合理的教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升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践,启发学生对文本知识进行思考感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语文阅读能力,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卓.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张兴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5.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