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分析

2018-05-07彭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中

彭波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力逐渐增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只有情商高,素质高,文化水平高,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才能够在社会的变迁中保持市场竞争力,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意识的培养,本文从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意识培养意义,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有望为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教学工作者提出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52-02

一、概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七情六欲是不可避免的,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教学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也随之不断发展,其中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引起了学校和教师的不断重视,是學生全面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历史学科因为其独特的优势特点,对于学生的情感意识培养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在历史课堂之中,学生不仅能够博古通今,知晓往昔英雄旧事,也能明白时代的变迁和历史洪流下,生生不息的变更,在浩瀚的历史文学中,体会人生百态,品尝酸甜苦辣,从而促进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在历史的熏陶下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高尚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三观。但是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常常忽略了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因此,随着新教育改革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必要性

1.时代的必然趋势

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人才,历史教育的目标是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中。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压迫、传统教育下的陈旧思想的抑制,以及现代重理轻文的偏见影响,历史学科在初中课堂上不断被边缘化,阻碍了初中生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的培养植根于学校教育的过程,新课程改革指出,应该让学生充分掌握历史知识,了解历史发展,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了解历史人物的气概,在浩瀚的历史当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继承和发扬,培养自己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培养自己成为社会的栋梁,努力发光发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与创新的突破口,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成长意识。因此,新课程改革下要求初中历史课堂应该努力实现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重要目标,树立起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2.初中历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优势

所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故事情节”,更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洪流中,我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在波澜壮阔层峦起伏的变迁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因素。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人物,各种变化不断的历史现象,以及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物的气概和心路历程,也能感受到历史现象的精彩和遗憾,同时也能感知历史事件下的惊喜和悲愤,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情感意识的培养。比如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我们能够体会到割地赔款的屈辱,我们也能明白一个个抗争的英雄的伟大,激发了学生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和刻苦奋斗的爱国热情,通过对孙中山、岳飞、鲁迅等人的研究,对学生的人格,态度和价值观具有非常深刻的指导意识。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主要对策

1.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会极大的影响教学质量,在历史课堂中,课堂作为教师讲授知识的平台,同时更是学生交流和吸取知识的平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自己的引导角色,不应该过多干涉和抑制学生的思维,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职责,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教育者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机械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灌输了大量的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很难被激发,教学效果难以获得保证。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自己过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不断吸收和学习现代化科学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并且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努力挖掘情感教育中的有效情感因素,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发挥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

具体从四个方面来实现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首先,重视情感,纠正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其次要充分挖掘隐藏在历史教科书中的情感因素,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探索,自主学习的欲望。第三,教育者要注意自身情感素质的提高,向孩子们做好美德的典范,树立自己良好的育人风范,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最后,引导学生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和历史问题,正视情感意识在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历史观。

2.教师要选用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科学方法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情感意识教育的质量,现代化教育体系之下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非常多样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方法都适合于情感意识教育的实施。教育者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从历史当中吸取正面精神,利用伟大的历史文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意识,如岳飞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朱自清拒绝“救济粉”的气概,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教师在这些教学中,用英雄的故事来洗涤和冲击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实施教育目标的情感意识,让学生欣赏他们高尚的品德,以民族圣贤为榜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树立起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其次,教師要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历史问题。例如,唐太宗总结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以史为鉴,广纳贤士,励精图治,创建了中外闻名的贞观盛世。教师应该在这个分析当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具体的历史情景,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感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比如,在甲午战争期间,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甲午战争”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在影片中深切的感知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感知民族的落后,体会愤恨和遗憾,树立起爱国主义的激情,憎恶贪官,崇拜英雄。例如,在“西安事变”一课,教师可以收集相关的影视资料,利用课堂时间向学生播放影视资料,刺激学生进入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教学工作更有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识。

最后,可以通过历史调查、社会调查或者历史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历史,感知历史,居安思危,不忘国耻。参观历史博物馆或参加历史比赛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真实的历史和人类的发展变迁,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3.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首先,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艺术的。教师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激情。教学语言要生动,具有传染性,能够帮助学生进入历史。历史知识与历史故事的结合,有趣地向学生讲述历史,让学生与历史人物能够产生共鸣。其次,巧妙地设置问题。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适当设置相关的历史问题,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氛围中,扩散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应该注意联系生活中的情况,结合多媒体和课堂中的游戏,比如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感受历史人物的思想,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有助于缩小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最后,教师应该善于选择历史事件。当老师讲述岳飞抗金的历史时,当他谈到岳飞击败晋军的主力并取得胜利时,学生们能够感同身受的高兴,谈到岳飞被迫回朝复命,壮志难酬,君王昏庸无道时,学生也能深感岳飞的遗憾和悲痛。

四、结语

历史教师应该利用好历史知识,通过历史人物、事件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积极培育学生情感意识,从而为国家和社会打造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覃定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对策[J].全文版:教育科学,2015(1):69-69.

[2]刘丽.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2):67-67.

[3]李相明.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78).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初中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