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绘本教学研究

2018-05-07张春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学前教育教学策略

张春梅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其要有效结合绘本教学引导学前幼儿增强对身边事物的认识。文章就幼儿园绘本教学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旨在优化幼儿园绘本教学,为学前幼儿的智力开发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前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绘本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29-02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前幼儿的智力开发以及兴趣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学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符合其成长发展的教育方式。绘本是以插图与文字相结合的幼儿读物,幼儿园可以通过绘本教学引导幼儿“睁眼看世界”。

一、通过生动多样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绘本虽然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组成的,但考虑到幼儿现阶段的思维认知特点,其无法有效的理解绘本的存在意义,因此,教师要通过生动多样的形式,比如孩子身边生动的故事、看书讲读、游戏、实操等孩子们喜欢的形式来进行绘本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我爸爸》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找一位幼儿朗读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一个有关爸爸的故事,在这个小朋友的刺激下,教师可以让每个幼儿都起来说一个有关爸爸的故事,然后教师在小朋友都讲完之后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来看故事中的爸爸是怎样的,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好消息坏消息》时可以利用“东西南北”这个游戏让孩子在“动”的天性中理解主题思想,品味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幼儿精神世界

幼儿教师开展绘本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向幼儿讲述趣味故事,其还蕴藏着更为丰富的教育意义。教师通过讲故事,加强语言诱导,由此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绘本中的图画以及结合教师的讲述,再结合自身的联想,帮助幼儿进行情感上的升华。幼儿结合自身的联想,赋予绘本故事一层新的涵义。幼儿经过一系列的联想与想象,潜移默化的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对这个大千世界的认知。例如在学习《我的幸运的一天》这个故事时,绘本中运用了幼儿都非常熟悉的小猪和狐狸这两个动物形象,主要讲了一只稀里糊涂的小猪把狐狸的家当成了小兔子的家,但是小猪最后运用自己的智慧逃离了狐狸的魔爪。绘本中选取了大量的图画,文字比较少,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小猪,又该怎样做呢?然后引导幼儿理解小猪通过自己的智慧脱离了危险,是不是很幸运呢?引导幼儿借助绘本中的画面以及人物形态,了解“幸运”一词的涵义,让幼儿说一下自己比较幸运的事,让其感受生活的美好。然后告诉幼儿遇到麻烦要像小猪一样不慌张,要积极的想办法,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三、加强看图指导、增强幼儿理解能力

绘本中兼具图画和文字,两者的有效结合为幼儿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图文并茂,将图片与文字穿插在故事中,由此让幼儿发现另一种生活的艺术。在绘本教学中,其中的图画不再是简单的文字配画,而是故事中的一个部分,其也具有与文字一般的文学价值。绘本在幼儿的眼中,其不是枯燥无聊的幼儿读物,而是一个具有丰富意义的独立个体,其对幼儿的学前生活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幼儿可以通过观看图画实现对绘本内容的掌握。因此,在幼儿还不具备较强认字能力的阶段,教师可以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加强看图指导,通过图画引导幼儿了解绘本中的主要内容,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与图画欣赏能力。例如在学习《胡萝卜种子》这个故事时,由于这个故事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一张张的图片中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首先,教师要给幼儿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发芽的植物,另一张是没有发芽的植物,让幼儿了解种子发芽的状态。再看另一张胡萝卜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来描述胡萝卜,例如“大大的”、“红红的”,然后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个任务,让幼儿回家找到胡萝卜,尝一口胡萝卜是什么味道,第二天告诉老师。以此来为小朋友们讲解一张张图片的涵义,增强幼儿对图片的理解,最后体会胡萝卜种子发芽后,故事中小男孩的快乐。为了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让每个幼儿种上自己喜欢的植物,带回班级放在植物角,带领幼儿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当种子发芽后,小朋友会像故事中的小男孩那样快乐,由此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

四、多样化绘本教学、发挥语言的魅力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怎样让幼儿在关注精彩的故事中,感知美妙语言的魅力?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感知、品味其中的语言,例如教师大声朗读、带领幼儿反复诵读、加强与幼儿的互动交流、看图讲述以及故事接龙等,通过多样化的绘本教学,让幼儿感受到其中语言的魅力。考虑到幼儿现阶段的思维活动特点,教师在绘本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大声朗读为主。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幼儿现阶段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因此教师通过大声朗读,引导幼儿进行语言模仿,因此,教师的朗读语言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语言学习。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大声朗读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故事的情节和主题,凸显角色特征、主题特征,完全融入绘本的思想感情中,给幼儿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将这种思想情感传递给幼儿,让幼儿充分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五、总结

学前幼儿有着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思维认知特点,而图文并茂的绘本教学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其中的内容对幼儿来说通俗易懂,幼儿在感同身受的体验中,读懂绘本内容,感悟绘本的主题思想,让幼儿在美好语言的浸润中,学会表达,雏形品行。

参考文献

[1]钱梦婷.小绘本,大世界——幼儿园多元智能在绘本教学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7,(17):74.

[2]曹娜.浅谈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现状和教学建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7):229-230.

[3]鄭凤琴.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方法及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7,(04):66.

[4]周玲玲.幼儿园绘本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基于重庆市四所幼儿园绘本教学设计的分析[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7,(01):38-39.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学前教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