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07薛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科学评价

薛楠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改要求。合作学习在国内英语教学中逐渐被广泛运用。本文通過对合作学习模式以及在教学中具体运用的表述,以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参与度,增进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科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26-01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而且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因为它能使班上更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是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

一、初中英语阶段具体实行小组合作的具体做法

1.依据实际情况划分各类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否可以最大化的为学生服务,其关键之处就在于每一个小组分配的合理程度。科学安排的合理小组,组内每一位成员才能够发挥其价值。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英语教师,务必要在开学之初充分了解班级内的学生,包括能力,兴趣以及性格。在此基础上保证每一个小组内的成员都能够有一个均衡的实力。此外,由于每一次的任务难度都会有所不同,作为教师,要灵活安排每一次的作为,让学生能够充分交流。只有如此,小组合作才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其本应存在的价值。例如:我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会在开学之初的一周内,充分了解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英语成绩,性格以及兴趣爱好。并且依据小组实力均衡,兴趣爱好相投的原则进行小组的合理分配。而在座位的安排上,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坐在同一个区域,从而在课堂上方便每一个小组的组内成员进行交流。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我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发挥最大的功效。

2.合作新课

教师上课前应先设计一份“自学导案”,把要求了解的文化常识,应切实掌握的重难点生词、句式、语法、功能项目等呈现给学生,让小组同学根据要求搜寻有关文化常识,查阅生词,组编对话,摸索语法特点。经小组讨论后,将讨论结果由组长做成一份预习报告,上交老师,使老师在讲课时做到有针对性,学生在听课时做到有目的性,这样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单词前,教师让学生以四人为小组预习单词,预习单词时,每个学生必须写出与本课单词发音、拼写、意思、词性有关联的词。用这种方式学习单词可以将单词的音、形、义、性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孤立记忆,容易遗忘这一后果;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学生们都勇于展示自己的“贡献”,学习单词的热情较高。

3.实施科学合理的评价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共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在评价时,要做到客观公正,而且形式要多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此外,还可结合组内成员自评,组内成员互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自我评价以及师生合作评价等。教师还可根据课题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分别作具体的指导,促进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逐渐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班级合作小学形成一个积极融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

1.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个集体性的学习活动,又是一个个体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有些学生乐于发言,但总是没等别人讲完就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是别人说过的问题他又重讲一遍;随着年级的增高,有些学生有自己的观点但却不愿意发言等等。究其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勇于发言的习惯、有序思维的习惯等等。

2.组内合理分工,防止学生发展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学生优势互补,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共赢。但是学生在小组中的地位却相差很大,有的学生积极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每一次合作都得到提高;有的同学消极地去完成任务,甚至逃避任务,在合作中一无所得,这样就导致或者加剧学生两极分化,发展不均衡。所以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讨论发言之前或作品展示之前才抽签决定哪位同学发言或上台展示,这就促使每个组员都有积极的讨论学习,切实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另外,组长轮换也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进步的机会,特别是激励参与性较差或者学习成绩后进的同学参与到学习、进步的过程中来。

3.适当采用竞争机制

“竞争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成绩的手段之一,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得到增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的效果有很大提高”。(章志光语)因此,将竞争机制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更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由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面更广,竞争更激烈,获胜人数也更多,后进生也有了获奖的机会,能体会到成就感。而且,这种竞赛能在小组间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探索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使学生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完善、更有效、更合理。

参考文献

[1]王士英[1].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2017,0(3):160-160.

[2]曾丽霞[1].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4,0(10):121-121.

[3]吴锦屏.基于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2015,0(35):104-104.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科学评价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