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德育

2018-05-07魏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德育

魏玉

【摘要】德源于生活,道德为了生活。学生的品德是在生活世界中形成的,德行养成经由生活。所有的德育教育,只有和生活实践紧密相结合才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生活德育就此应运而生。本文试图从生活德育的提出背景、在学校构建的必要性、操作路径、存在问题等角度出发,对生活德育做一简介,同时笔者认为生活德育是未来学校德育教育的大方向。

【关键词】德育;生活德育;學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74-01

无论是对于个体的人,还是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当前“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更是明显。而生活德育就是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换言之,生活道德教育就是要修正传统教育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些方法论问题,如教师通过思想政治等课堂灌输道德理念、借助考试等方式检测道德知识掌握情况等,让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感知道德、培养德性、并主动将道德纳入到自身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让道德内化成为自己生活习惯和道德信仰的不可分割一部分,从而不断提高个体的道德生活质量。

一、生活德育提出及构建必要性

20世纪初,德国的思想家胡塞尔提出了相对于“科学世界”的“生活世界”概念,从此以后,对“生活世界”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探讨逐渐成为西方哲学家的热点。1998年,“生活世界”概念也被作为新事物引入中国,并迅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并很快被引入到了教育领域,“生活世界”受到了极大关注,在“教育回归生活”的思路的作用下,生活德育理论应运而生。

生活德育理论的被我国教育界迅速引进并接受也是对传统道德教育面临的一些列问题的反思和探索的结果。我国的道德教育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儒家学派的“三纲五常”观念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最根本内容,维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和人伦秩序,除去其糟粕的部分,其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及整个国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潮流涌起,中国作为世界重要成员之一,自然不能“落伍”,通过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反右倾、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的运动,传统的这一套道德教育范式也随之被推翻,而遗憾的是,新的道德教育范式尚未成熟,中国的道德教育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人才和文化断层自然也带来的是道德的断崖式下降,我们也因此尝到了道德教育“失位”的苦果。

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书和育人,从理论上来说,教书和育人应该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育只能做到教书。育人的工作学校并非不开展,而是效果相当有限,我们从小学也有各种道德教育课,如思想政治、班会等,但是,我们找不到一个恰当而高效的能促使学生实现道德上“知行合一”的路径。

二、将生活德育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道德源于生活。生活德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培育生活中的人的德行的生成和发展。

(一)生活德育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先观察或者把握教育对象的先天道德情况,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高德胜在《生活德育论》中就从遗传视角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虽然不能说道德具有遗传性,但起码可以说通过遗传获得一些本能性情感为后天的道德学习奠定了基础。”道德是人进入一个群体中之后继续生活的关键性因素,没有了它,人将无法生活,换言之,没有道德的人在群体性生活中是无法顺利存活的。在这其中,我们也直接看不到道德的影子,但同时道德以隐形的方式附着在我们的言语行为的方方面面上。

(二)生活德育不能脱离生活,即一定要根植于校园生活

我们的学校教育总是在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实际上德育也是一样的,因为道德的标准是从社会实践及需求中产生,且应该是大众都普遍认可的思想体系,即,道德源于生活,生活是根基,生活产生道德。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将德育放入生活中加以实现,如教师自己要言而有信、知行合一等,借用生活的点滴来教育学生,身教重于言传。换言之,一定要理论结合实际,用实际生活来论证道德理论的合理性或者有效性,并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益处。

三、学校选择生活德育的存在问题及辨析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完美的,都是在一定程度上遭遇阻力。总结起来,目前的批评或者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活德育目标的理想化。批评者认为,用理想主义的眼光看待德育教育一切,它是要培养的一个完人或者说圣人,这明显无法实现。笔者认为,这点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把目标定的长远一些,才能走得更远。如我们学生的试卷总分是100分,但是我们并不是要求人人都考100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会产生向100分靠拢的想法,知道考到100分就是优秀了。同理,我们定下德育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值得推崇和发扬的,并引导学生不断靠拢,这就是我们生活德育的目标。

第二,德育教育的功利化问题。批评者认为,生活德育教育容易培养出双重人格,尤其是在学生中,学生可能会为了迎合德育目标需求或者受趋利心理推动做一些刻意的改变,这些甚至可能会带有一定的表演成分,这势必造成年幼的学生学会了伪装,不真诚。对此,笔者反而持乐观态度,有句话说得好:“面具戴久了,就会变成你的脸”,换个角度看问题,当学生从刻意去学习德育知识、实践德育知识到将德育理念变成习惯,这也是一种蜕变和成长。民族学中所说的“语言即思想”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我们的很多学习都是从模仿甚至是“复制”开始的。

第三,在道德教育上重说教和灌输,却忽视了道德能力的培养和行为的养成。道德源于生活,学习道德也是为了生活。学生的品德是在生活世界中形成的,德行养成经由生活。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教化(主要手段包括说教和灌输)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有些知识是必须反复记忆巩固的。当这些知识通过多次强调变成了我们行为习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变化时,实际上就等于实现了潜移默化的教化,成为我们思维习惯的一部分,即高德胜所说的遗传性获得的一部分。加之持续不断地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最终借助生活德育途径促进学校德育的有效发展。

总之,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我对生活德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前景还是充满了信心,只要我们教师肯学、肯动脑,必能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顺利、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华、耿云云,《对生活德育理论研究的反思》,《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10期.

[2]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和重构》,《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

[3]高德胜,《生活德育:境遇、主题与未来》,《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3期.

[4]王晓丽,《生活德育的兴起、局限与超越”》,《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德育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70年德育:在回望中前行
“阳光银行”德育活动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及其形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