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孩子心灵的土壤

2018-05-07鲁人

师道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姑娘老太太生命

鲁人

在学校呆久了,见了各式各样的学生,也接触了许多的家长,心中常常生出许多复杂的情感。实在是许多家长让人忧心,以至脊背发凉。世人常说,家有逆子必会“坑爹”。岂不知,事实很多时候是天真烂漫的一个孩子,让愚蠢的爹娘毁了。因为,每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至少有一个令人恼怒、忧虑又无奈的家长。那样式也算是五花八门了,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优秀的家长都是相似的,糟糕的家长则各有各的不同。

有一些家长,总觉得自己“无权无势”,利益也总被别人侵占。于是,拉开一副光脚不怕穿鞋的架式,摆出一副撒泼打滚的无赖嘴脸。凭此可能得到一点小便宜,便将此当作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传授给孩子,全不知该教育孩子靠不懈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在学校曾遇到一名被如此教育过的高三女生。因为与同学发生矛盾,便在楼道闹将起来,气急败坏地大肆谩骂,不但辱骂与她发生矛盾的同学,而且辱骂批评劝阻她的老师。语言极其不堪入耳。当时正赶上期末考试,那名女生在楼道近于歇斯底里地不间断谩骂,从老师到校长,任何人的批评劝阻,她毫不理会。将其家长请到学校,其家长则只是一味地指责同学和老师,对自己孩子的错误又一味地袒护狡辩,口中也是不时有污言秽语。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家长一直毫不隐晦地强调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不吃亏,谁招惹她,就打,打到对方不敢惹她为止。

还有一种家长唯以利益作人生目标,自己通过努力感受到物质带来的快乐,便希望孩子保持并扩大这种快乐。于是,琴棋书画语数外无所不学,也会培养孩子的优雅和礼貌,初接触时,会给人留下举止得体的印象,但只要遇到利益必是锱铢必较。初二年级从外地转来一名女生,学习优秀,聪明机灵,颇善于表达。班主任对她很器重,想培养她做一名班干部。不过很快老师们便发现让她为班里或同学做点工作,她会很不情愿,且有各种推脱辩解的理由。学习上她也不愿帮助别的同学,一次她的作业本被同学借走,传到最后一个同学手里,那名学生放学时忘记及时还她。晚上,其母得知此事,认为是有同学故意使坏,便在微信群非常不客气地指责老师和同学对别人不负责。此后,她的作业本也再未借给过任何同学。对老师同学,她需要别人帮忙时,会表现得谦和礼貌;对事,与己有利的从不谦让,无利的从不主动上前;对家人,她的言行也令人惊愕。因为父母不在本市,她与祖父母一起生活,一次,老师关心地询问她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是否习惯。她却不屑地说,她奶奶做的饭超级难吃,没法下咽。后来她姥姥因病住院,她又厌烦而冷漠地对老师说,她姥姥要到北京看最好的大夫,住最好的医院,“糟钱呗,挣这点钱还不够她造的”。那女生转学一个学期,那些曾和她交往过的同学渐渐都离开了她。

还有的家长糊涂粗暴,自己整日浑浑噩噩,人生无目标,遇事不思考,有爱却不知如何表达,也就可怜了他们的孩子也没头苍蝇样四处乱撞。我家前楼新搬来一对年近六旬的夫妻。他们搬来不久,一天我正坐在窗前读书,窗外一声恼怒的斥责,毫无征兆地瞬间充斥在楼群间。“你怎么自己走呢?咱俩不是得一起走吗?我还在那等你哪!”“我没看见你,我哪知道你等我?”斥责声未落,另一个声音也很恼怒地响起来。听声音,对话的应该是一位老太太和一个小姑娘。“咱不说好一起走的吗?我说买切面。”老太太又说。“你什么时候说买切面了。我看不见你,就自己回来了。”小姑娘又答。同样意思的话,她们颠来倒去,循环不断地重复着。我无法读书,欠起身向窗外望去,见是那新搬来的老太太和一名10岁左右的小姑娘站在楼栋口情绪激动地争吵着。院子里挺安静,偶尔有一个人从她们身边走过,神情都会有些尴尬。最终,老太太大约终于明白了与小姑娘吵不出结果,便转身气哼哼地走进楼栋,女孩也随着进了楼,争吵声也渐渐隐没于楼里。小姑娘应该是孙辈,但二人争吵的过程中,她对老太太始终毫不客气。听着她们重复不休的争吵,我的心情先是厌烦,继而转为复杂、慨叹。听得出老太太的恼火,是为小姑娘担心,但她的好心在小姑娘那却产生了强烈的抵触。这件事让我对新搬来的人家有意无意地有了些关注,女孩是老太太的外孙女,多数时间随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女孩的母亲时常会来,一来常常会大声教训女孩,老太太又会指责自己的女儿,于是母女俩又争执起来。最终则多是年轻的母亲摔门而走。老少三代戾气相传,老者固执,年青者气盛,少者已见端倪。

多年前,网上出现过一个“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引起許多心理专家的关注和分析。危言耸听的名称,聚集了一群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伤害过的年青人,其中,有许多是被父母的爱伤害的。在他们对父母的报怨、指责和反思中,反映了许多家长在教育中的失误给子女带来的深远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曾就美国的青少年暴力犯罪做过一项研究。发现上世纪70年代中至80年代末的15年里,美国的暴力犯罪率上升了80%。但自90年代初,却突然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和幅度下降。在此前坚信犯罪率将继续上升的专家们,急忙开始分析下降的原因,并给了一串结论:对犯罪惩治力度的加强;警力的加强;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经济强劲增长等等。史蒂芬·列维特却另辟蹊径有了新发现,在他的著作《魔鬼经济学》中提出美国90年代犯罪率下降的原因,是1973年美国最高法院颁布的罗伊威德法令,使堕胎合法化带来的成果。法令颁布的第一年,美国有75万名女性进行了堕胎手术,到1980年,这个数字达到160万。列维特认为,那些堕胎的女性出于种种原因,不想继续孕育自己体内的那个生命。如果强迫她们将那个生命诞生,那些孩子降生后,会很难得到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从而为将来的生活埋下许多隐患,使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容易走上暴力犯罪道路。90年代,自法令颁布起出生的孩子正值青少年时期,也正是据有暴力犯罪倾向的年龄。但由于法令的颁布,使社会减少了一批可能产生暴力犯罪倾向的孩子。想想那些希望堕胎的妇女大多有着各式各样的原因,她们没有准备好,或是不想面对,甚至厌恶和仇恨这个还在孕育中的新生命。当他或她被迫降生下来,大约也无法获得温暖的爱,于是也就极有可能走向犯罪的歧途。这个结论是否准确全面,大约难以论证,毕竟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但它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角度,在这看似荒诞的结论中,是隐含着一个即使我们不愿承认,却真实存在的事实,就是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任何人无法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今许多家长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对孩子只是一味地宠爱。更可怕的是许多家长只为孩子活着,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全部。宠溺放纵,全力袒护,绝无半点是非评判,却自诩为伟大的母爱父爱。不管自己的孩子犯了多大的错,对自己的教育也从无反思,更多的只是指责。指责别人带坏了她孩子,指责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偏见,指责社会导致她孩子成了牺牲品。然后尽一切方法帮孩子推脱责任,他们的理论是自己为孩子做什么都不为过,岂不知“不为过”只是天性,而非人性。爱自己的孩子没有错,但觉得为了爱自己的孩子,可以任性地伤害别人的孩子,则一定是错。认为社会有黑暗面,便要教孩子以恶去面对,则恶果终将会由自己的孩子承受。教给孩子优雅和礼貌只是一种社交礼仪,而非处世的品德,礼仪若未有品德为基础不过是徒有其表,甚至会演化为虚伪。

一百年前,鲁迅就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对子女应该理解、指导、解放,“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并一针见血地指出:“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先生的话至今仍对我们的家长有指导意义。孩子的所作所为,折射的必定是家长曾有过的言行,这言行或有意或无意,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衡量生命的意义很重要的方法,是如何看待别人生命的价值。家长对此若完全没概念,孩子又如何会尊重。这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大悲哀,对社会更是莫大的悲哀。北大教授钱理群曾忧虑地指出,如今一些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不管是“精致”,还是“粗糙”,可忧的还有为人父母者如何不为这或“精致”或“粗糙”的利己主义提供生长的环境。孩子无法选择家长,降生在不同的家庭,便会有不同的命运。家长注定是孩子的宿命,他们也必定是孩子终生的老师,他们的言行会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无法磨灭的影响,就如无法抹去的胎记。因此,做家长是最需要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必定是自己心中有爱,有敬畏,有悲悯,才可能养育出一个温暖的生命。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小姑娘老太太生命
春天小姑娘真好
春天的小姑娘
早上的期待
采蘑菇的小姑娘
哪剪的
采蘑菇的小姑娘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搭讪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