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记》中“五常”典范

2018-05-07刘洋

牡丹 2018年8期
关键词:蔡家礼智信琵琶记

刘洋

高明的《琵琶记》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风行海内,达到了“演习梨园,几半天下”的盛况。其中人物个性鲜明,一直以来人们就热衷分析评点。长期以来,在《琵琶记》的研究中,蔡伯喈是人们谈论的中心。但是,这里不评说蔡伯喈如何“全忠全孝”,只尝试分析作为邻居的一个大龄老者——张公。笔者从文本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以“五常”分析其中不可或缺的小人物——张公,以揭示其在文中的人物形象。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它出现于商周乃至更早时期。“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被代代炎黄子孙奉为道德规范,兼备了个人心性品德与人伦关系规范的双重特点。孟子最初提出了“仁、义、礼、智”四个基本德目,到西汉董仲舒把它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常者,恒也,也就是恒常不变的意思。“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五常”的道德意蕴和价值为历代思想家不断阐发,并为历代王朝所提倡。于是,“五常”之说广泛流行,为一代代炎黄子孙所耳熟能详。

张公,虽不是《琵琶记》的主人公,却不可或缺。如果没有张公的推动,情节无法顺利展开。这样一位老者秉持着五常思想,贯彻始终,让他的形象在剧中熠熠生辉。

一、五常——仁

仁,体现在多方面的伦理道德,也是对各种美好品德的高度概括,但它有一个核心,正如孔子所云“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通俗理解,就是能爱他人。

文本并没有介绍张公的家庭背景,他只是在第四出《蔡公逼试》才登场。他是一个年迈的老者,拥有一个颗善良的内心。之后,他均是在蔡家遇到麻烦和困难时及时出现。每次登场,都向早已风雨飘摇的蔡家伸出援助之手,能够解救蔡家于水火之中,张公是及时雨的形象,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好邻居。所谓爱人,也就如此了吧!

二、五常——义

义,“义者,宜也”,宜的意思是应当、应该。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蔡伯喈赴京赶考,身后留下了赵五娘一人支撑家中里里外外。岁月无情,家乡爆发饥荒。就在赵家难以维持生计时,张公给了赵五娘生活上的帮助,人性之美、邻里之情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第十七出《义仓赈济》中,赵五娘历尽千辛万苦才分得一点粮食,却不料被人抢走。食不果腹的蔡家,等于被逼到了绝境。张公及时出现,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了赵五娘。第二次,第二十五出《祝发买葬》中,张公不曾忘记蔡伯階的嘱托,把赵五娘剪发的罪归到自己身上,“你无钱使用,我须当贷”“你先回家去,我即着人送些布帛米谷之类与你使用”。赵五娘又一大事了矣。第三次,第二十七出《感格坟成》中,张公听闻赵五娘以裙包土,独自修坟,亲自带小二来帮忙。张公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邻居,但是他铭记嘱托,担负起了自己额外责任,多次化解了赵五娘的艰难困境。

虽然张公也贫困,却能急人所难。他在蔡家遭遇困难的时刻伸出援助之手。曾两次出资帮助赵五娘,第一次赵五娘葬双亲既出钱,又出人。第二次上路寻夫,雪中送炭,将盘缠相送。张公的身份不可考,但是从张公也领取灾荒救济粮可以看出,张公也不是富裕之家。如此之境,张公依然能够慷慨解囊,救人于水火,很是难能可贵。

三、五常——礼

礼,“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旨在“礼以定伦,德以叙位”,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在“礼”内不越规矩,则为礼。

在第四出《蔡公逼试》中,张公道“解元既不肯去,更待老员外和大娘子出来,看如何说;也只是劝解元去分晓”。张公是外人,对于蔡伯喈是否去赶考,只是一个建议,并不刻意去与其理论。之后蔡伯喈和父母争执不下,也是出于礼,张公挺身而出,可让蔡伯喈忠孝两全。

在第二十三出《代尝汤药》中,蔡公临死之前,将张公叫到身前,嘱托他替自己作证,“教他休要守孝,早早改嫁便了”。即使公公百般言说,赵五娘依然坚持“烈女不更二夫。”张公从始至终对蔡家的事情最清楚,对赵五娘的遭遇深有感触。张公出于礼道:“五娘子你休逆他,嫁与不嫁在乎你。”他让赵五娘遵从公公之言,既让赵五娘避免背上忤逆不孝之名,也让赵五娘在礼之内终究能得到一个好的归宿。

第四十二出《一门旌奖》中,蔡伯喈荣归故里,回乡“探亲”,遇到张公,赠与其黄金一笏。张公却没有收下,言道:“救灾恤邻,万古之道。又况你二亲不保,实有愧颜,何敢受令岳之赐?”张公将邻里互助作为自己的职责,与金钱无关,只与道义有关。

四、五常——智

智,“智”是明辨是非。智,也作知,即理智、智慧,“智者不惑”。《中庸》把智与仁勇并称为“天下之达德”。在笔者看来,就是要过有智慧的生活。

在文本第四出《蔡公逼试》中,蔡伯喈以父母年迈为由拒绝赴京赶考。张公好心规劝蔡伯喈“秀才,子虽念亲老孤单,亲须望孩儿荣贵。你趁此青春不去,更待何日?”其实任何一个书生,从第一天读书起就立下了要登科及第的誓言,哪会甘愿放弃机会呢!现在张公的机智提议让他如释重负,最终决定赴京赶考。

张公得知泼皮无赖抢夺赵五娘的粮食后,只是唾骂,但并未去和其纠缠,这是大智慧。在饥荒年月,道德秩序早已崩塌,人性变得凶残,不择手段,弱肉强食。在这个时候,选择隐忍是最佳的选择。

赵五娘决定赴京寻夫时,张公好言相劝:“伊夫婿多应是,贵官显爵。伊家去,须当审个好恶。五娘子,只怕你这般乔打扮,他怎知觉?一贵一贫,怕他将错就错。”“他道是若有寸进,即便回来。如今年荒亲死,一竟不回。你知他心腹事如何?正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唉,蔡郎原是读书人,一举成名天下闻。久留不知因个甚?年荒亲死不回门。五娘子,你去京城须仔细,逢人下气问虚真。若见蔡郎谩说千般苦,只把琵琶语句诉原因。未可便说他妻子;未可便说丧双亲;未可便说裙包土;未可便说剪香云。若得蔡郎思故旧,可怜张老一亲邻。我今年已七十岁,比你公公少一旬,你去时犹有张老来相送,你回时不知张老死和存。我送你去啊,正是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言语之中,机智的老者,凭借自己七十年生活经验,将自己两手准备教授给赵五娘,助她寻夫成功。

五、五常——信

信,“信”被儒家称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儒家把信看作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重视诚信的经世致用方面,强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博济于民。

文中张公为了让蔡伯喈没有后顾之忧,亲口许下承诺:“老汉既忝在邻居,你但放心前去,若是宅上有些小欠缺,老汉自当应承。”从蔡伯喈出走,到他荣归故里,即使在灾荒岁月张公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诺言。

赵五娘寻夫出走之前,对自己已经逝去的公婆好生留恋,只能将公婆画像带走身边,哀求张公替自己照看公婆的墳墓。张公答应道:“五娘子,我承委托,当领略。这孤坟我自看守,决不爽约。”在第三十八出《张公遇使》中,张公信守承诺,“老汉曾受赵五娘嘱托,教我为他看管坟茔。这两日有些闲事,不曾看得。今日只索去走一遭”。前有应承,后有文兑现承诺,言行一致。

六、结语

五常,仁义礼智信,自古就是炎黄子孙世世相传、代代相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琵琶记》中,小人物张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仁义礼智信,堪称“五常”典范。

猜你喜欢

蔡家礼智信琵琶记
相信善良
招牌
仁心义胆
Santa’s Assistant
传承
耻感共感社会感
浅论朱元璋与《琵琶记》的关系
一体化交通,剪裁出重庆最好的“西装料”
描写物态,仿佛如生
论高明《琵琶记》的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