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读书驿站为例

2018-05-07瑚小雪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广东佛山528200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南海区驿站读书

瑚小雪(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广东佛山 528200)

1 引言

大数据早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热议话题,但在图书馆界,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图书馆,还没有意识到大数据背后存在的重要意义和它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开始着手于基础数据的储备和挖掘工作。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危险且严重的问题,目前已有学者提出“这是颠覆性技术与后图书馆时代”,更有数据商提出“颠覆者往往是外行”。种种言论表明,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将面临新的危机,图书馆人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勇于开拓创新,敢于突破传统的“牢笼”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2 大数据为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下,用户网络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随之产生了很多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各类信息量的变化使得产生的数据量也随之增多,基于数据类型、格式、结构以及形态等因素,使得数据呈现多样化、复杂性的特征。图书馆变革的目标就是为了适应在信息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利用大数据更好地满足人们获取有效信息和知识的需求,但这个过程又是极其艰辛和复杂的。

2.1 大数据帮助图书馆建立和完善新的服务方式

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图书馆的价值未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用户流失现象。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图书馆不仅可对用户的需求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还可进一步了解用户的使用行为信息、需求趋势、知识结构和运用能力以及一些潜在的需求数据信息,从而帮助图书馆有针对性地进行用户流失分析,开展创新服务并吸引读者,以应对新时期图书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另外,还可以对各大数据资源的运营状况及发展规律进行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革新对策,并结合馆内现有数据资源中的有用或关联部分,逐步完善知识服务方式,助力图书馆新型知识服务体制机制建设。

2.2 大数据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大数据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理念,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它不仅能帮助图书馆及时、准确地获取用户数据信息,而且还能进一步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以此为依据引导图书馆提供更加专业化、人性化和智慧化的服务,为图书馆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另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图书馆管理层及时了解图书馆界最新的业务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对本馆的发展规划作出调整,从而得到社会各界用户的广泛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尽管大数据的思维理念在图书馆界还未完全普及,但是它的存在价值已日益凸显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必将为图书馆界带来一场全新的技术体验和思维方式上的变革。

2.3 大数据对图书馆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大量数据开始发挥其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数据存储和分析计算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较先进的硬件设备和充足的信息技术人才支撑。但是,当前各图书馆的技术人才储备、数据处理技术和相关的硬件设施等都不足以支撑大数据的应用和满足用户知识服务需求,各类数据的存储、分析及应用等问题将给图书馆带来严峻的挑战。首先,图书馆面对各种用户和社会群体的数据,数量非常之多且复杂多样,需要硬件设施存储并辅助后续工作,但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图书馆无法满足硬件要求;其次,尽管馆内产生了大量数据,但硬件支撑不够,直接影响了图书馆拥有大数据的质量;第三,随着数据类型和量的不断增加,对数据存储和分析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需承担的数据存储成本也随之急剧增加。

3 佛山市南海区读书驿站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图书馆创新服务

与国内大多数地区一样,在图书馆服务改革与探索中,南海区也面临了区、镇图书馆资源难以盘活,村居一级的农家书屋服务资源与服务时间不足,未能满足群众需求等难题。于是,为了改善供需失衡的状态,南海区提出建设24小时“读书驿站”的创新思路。读书驿站是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首创的工作实例,它是加强与基层社区联系的桥梁,为基层社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信息,同时也是全市智能化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自2013年7月建成第一间读书驿站——万科金色家园站,至2016年底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69间,截止2017年11月底,已建成137间。可以说,佛山市南海区读书驿站建设正是抓住了大数据时代这个契机,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发展规模和在业界的影响力。

3.1 主要做法

3.1.1 以“三个中心”为基础,构建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智能管理体系

为了使读书驿站的运行管理更加规范化,保障读书驿站的发展持续化,南海区图书馆于2016年9月成立了读书驿站建设办公室,下设三个中心(即文献编目中心、配书中心、管理中心),通过部分购买服务,以三个中心为支撑构建管理运营体系(见图1)。南海区文献编目中心,承担全区图书“三统共享”项目三分之二的工作任务,制定和执行全区图书的采访计划和文献验收工作,采取区域化管理,用流程管控的方法进行文献的编目加工,确保编目数据、加工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双提升;读书驿站配书中心,承担中心书库的库藏管理、读书驿站的日常维护及图书配送更换等工作,按照“每个驿站每周例行巡查、整理不少于2次,每月更新图书2次且更换率不低于10%”的标准,分组分线路执行落实读书驿站的日常巡查维护和图书馆配换等工作,为全区读书驿站的正常运营提供了服务保障;读书驿站管理中心,是全区读书驿站的运营管理和读者服务中心,承担读书驿站建设、运营管理、安全应急响应等职能,通过云平台对全区读书驿站进行实时数据获取和视频监控,数据收集和分析,为全区驿站的日常维护管理和图书采购、配送提供数据支撑,并通过实时监控和语音通话系统,为读者提供各项应急响应和咨询服务。

图1 “三个中心”构建运营管理体系

3.1.2 以服务数据为线索,探索基于大数据的主动服务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生理念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的各种读者服务也要顺势而为,密切围绕“大数据”这一时代主题,将大数据服务理念和相关技术应用于日常业务中,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水平,从而使图书馆业务和大数据服务深度融合。南海区驿站管理中心充分利用云服务管理平台的计算功能,通过分析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服务数据(见表1,图2),积极探索主动服务模式,如2017年3月正式将读书驿站标入高德导航地图(见图3),读者只需要在手机地图上搜索附近的读书驿站,系统就会自动跳出离用户最近的一家读书驿站的名称,并有具体的距离路程和路线指引。同时,根据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要求,读书驿站管理中心每月定期向社会公布服务数据,以后这个范围还将扩大到整个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

表1 2016年流通量最大的十家读书驿站(数据来源:南海区读书驿站管理中心)

图2 2015年和2016年市、区流通量对比

图3 高德导航地图显示读书驿站

3.1.3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提供可预见性的、动态的个性化服务

“预测”是大数据的一个核心应用点,面对海量的数据,它主要运用数学计算方法来分析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例如,在用户科研创新及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可运用数据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预测,为用户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科技信息服务。图书馆在日常服务工作中,需要对不同的信息进行差别化处理,通过分析整理等环节最大可能的总结出读者的需求特点,从而给出最贴近读者的个性化推荐,使馆内信息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最终实现“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发展。从南海区读书驿站的运行和管理模式来看,其智能化管理体系的“大数据”特征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和预测可辅助决策;二是通过对目标机构软件、硬件状况及资源波动情况的跟踪、分析预测来协助相关机构制定相应对策;三是将图书馆系统和社会网络等数据整合分析,探究图书馆发展环境和读者需求变化情况,运用大数据思维助推公共文化服务。

未来,南海区读书驿站还将适当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见图4),届时,将以“互联网+总分馆”的方式将南海区的文化设施场馆信息进行大数据处理,市民只要通过自助设备访问南海区图书馆官方网站、移动终端app或微信公众服务号等,系统就可以自动生成个人借阅数据分析、分享读书心得、推介同类或相关图书、形成个人知识体系等以读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了解全区的音乐会、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文体资讯,并实现预约服务和文化消费,为市民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2]。

图4 南海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个性化拓展

3.2 主要成效

3.2.1 大幅度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自2013年首间读书驿站——万科金色家园站建设以来,截止至2017年11月底,南海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读书驿站共有137间,通过试运行进入稳定运作状态的读书驿站,平均借阅率达到了232.45%,是传统小型图书馆的3倍之多(见图5)。

图6 各种形态的读书驿站遍布城乡

以九江吴家大院站点为例,自2016年6月开放至2017年10月,新增读者1745人,流通量49187册次,年图书馆流通量达到了294.7%。2017年6月28日开放的大沥九龙公园站,截止11月底,短短5个月进馆人数已经达到149223人。

图5 传统小型图书馆与读书驿站相比

3.2.2 破解公共图书馆基层体系建设难题

读书驿站以其成本低廉、选址灵活、建设容易、服务便捷、藏书多、更新快、安全稳定、应急处理简单等优越的功能特点,有效填补了公共文化服务地理上的服务盲区,成功破解了基层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中面临的人员不足、经费不足、资源不足和阵地局限等“瓶颈”问题,真正解决了基层群众“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因而深受当地居民的欢迎和好评[3]。同时,读书驿站的出现转变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思路和做法,并直接加快和推动了村(社区)图书馆或“农家书屋”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3.2.3 有效推动总分馆建设的试点工作

读书驿站是总分馆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是对传统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一个有效补充,总馆直接负责读书驿站的建设,参与读书驿站的管理,解决了总分馆建设中最老大难的运行管理问题,从而能够保证总分馆建设的健康发展。此外,利用大数据云平台通过智慧化的图书网络,以读书驿站为基层文化服务终端,使得区、镇中心图书馆服务功能得以外延扩张,实现了总馆功能的最大化辐射;通过完善的图书配送体系,实现了全区甚至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的大循环、大流动,提高了各类文献资源的利用率,盘活了传统体制下各级图书馆滞留的文献资源,从而快速有效地推动了本地区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3.2.4 助推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

读书驿站在选址方面,充分考虑服务人口,一般设置在人流量密集的街区或住宅小区内,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市、区、镇、村”四级智慧图书网络的服务,为培养市民良好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美好生活方式提供了便利[4]。在读书驿站建设过程中,南海区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建”的创新模式,致力于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以“一种模式,多种形态”的创新理念,建设多元化、特色化的读书驿站,如将农家书屋改造升级为村居驿站、建在学校旁边的校园驿站、建在公交站附件的公交驿站、建在商场的创意书吧等(见图6)。读书驿站的建设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全民阅读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能够让全民阅读真正深入人心,让推进全民阅读工程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型,有利于将全民阅读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4 读书驿站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4.1 运营成本增加,经费压力加大

由于南海区早在多年前就实现了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社区、乡镇、区、市各馆之间)之间的通借通还服务,随着全区读书驿站数量的不断增加,按照每间读书驿站每周整理书架2次,每月更新图书2次,每次更新10%的标准,迅速增加了人员投入和物流配送成本。同时,为了向群众提供多元化和精准化服务,原有管理系统需要更新升级,大数据云平台功能模块需要添加。因此,目前已逐渐出现运营成本增加,经费压力加大的局面。

4.2 突发事件较多,管理难度较大

图书馆不仅要为读者提供幽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还需要为他们的人身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众所周知,公共图书馆是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地方,并直接面对广大基层民众,对读者没有性别、等级、年龄和身份等方面的限制,因而容易诱发各种突发事件[5]。为了最大化为群众提供阅读服务,南海区很多读书驿站建设在户外,如公交站旁、公园里,任何人只要手持二代身份证刷卡即可入内,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虽然有视频可以24小时监控,但是由于读书驿站内部无人值守,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实时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已经成为日常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4.3 体制机制障碍,精准化难以实现

读书驿站是设在居民小区、商场、街区公园、工业园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新型阅读空间,为爱读书、想读书的南海人提供了便利的阅读服务,满足了市民在家门口、在单位就近阅读的需求。这些建设在群众身边的读书驿站是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一个重要举措,已经成为南海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优秀品牌。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将全民阅读深入民心,南海区仍在想方设法探索精准化、智慧化服务,但是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体制机制方面依然存在某些壁垒,因而还有一些服务短期内难以实现,如暂时不能满足群众的“预约服务”“网上借阅服务”和“实时阅读服务”等。

5 结语

“大数据”时代,资源和理念需要共融共享,图书馆工作人员,要顺应“大数据”潮流,不断强化“大数据”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思维方式。就公共图书馆而言,须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数据为线索,不断探索基于大数据的主动、智能化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可预见性的、动态的个性化服务。同时,还需加强把握大数据带来的技术优势,提高数据分析计算能力,着力构建均衡的“大数据”服务生态圈,为实现图书馆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开启跨界服务,寻求更多可利用资源开辟新的有效途径。

〔1〕 容春琳.公共图书馆应用大数据的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7):91-95

〔2〕 读书驿站:家门口的图书馆[N].中国文化报,2016-12-07

〔3〕 谭志红,曹莉敏.广东南海: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网络·推进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中国文化报,2017-06-30

〔4〕 南海区委宣传部.自助图书馆知识网络的社区触角.南海文明网[EB/OL].[2016-03-18].http://wmw.nanhai.gov.cn/cms/html/12563/2016/20160318112615353936034/20160318112615353936034_1.html.

〔5〕 卢明芳,朱贝.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4):15-20

猜你喜欢

南海区驿站读书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党建主题读书驿站
What Do These People Do?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
佛山市南海区远山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