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安市草莓种植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5-07

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福安草莓农户

特约编辑:艾 华

【导读】如果品种单一,"大路货"集中采摘和"一窝蜂"集中销售,果品产业势必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因地制宜发展名优特新品种,做到熟期交错、规模适度、管理到位,销售应该不差。福建省福安市通过发展创意精品草莓,将草莓种植与旅游深度结合,提高草莓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旅游模式升级等方式,助力当地农户增收。

福建省福安草莓种植主要以红颜草莓为主。随着近年来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福安草莓正成为当地主推的水果品种之一。

一、种植现状

种植概况。福安引进草莓种植较晚,主要品种为红颜草莓,约占种植面积的90%。红颜草莓又称红颊草莓、日本99号、红脸颊,是日本农林省久枥木草莓繁育场以幸香为父本、章姬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大果型早熟栽培新品种[1-2]。红颜草莓耐低温能力较强,冬季低温条件下连续结果性好,但耐热耐湿能力较弱。该类草莓休眠浅,可抽发4次花序,各花序能连续开花结果,丰产性好,单株平均产量可达0.5 kg以上,每667 m2产量约1 800 kg。福安草莓种植主要分布在罗江、甘棠、溪柄和湾坞等乡镇,种植面积约 40 hm2(600亩),每 667 m2植株约6 000株,年均产量约110万kg,年产值约3 000万元。在宁德市七都草莓种植经济的带动下,福安市草莓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成为近年来福安引进种植的主要水果之一。

种植形式。一是大棚高畦双行地膜覆盖栽培[3],福安冬季夜间气温较低,最低可降至2~3℃,加盖大棚,可保护花序免受低温冻伤。覆盖的地膜优先选择黑色或银黑色的双色地膜,既可防止土地杂草丛生,也能达到趋避害虫的效果。二是立柱式气雾栽培,该方式占用地面空间少,空间利用率高,方便游客与管理者游览、采摘。相较于第一种方式,该种植方式更适合观光园区,但推广面积十分有限,目前面积仅占5%。

销售渠道。一是作为初级农产品直接销售,平均售价约25元/kg,销量约占总产量的60%;二是与旅游相结合,以游客采摘的形式销售,平均售价约40元/kg,销量约占总产量的40%。

缺乏规划,管理粗放。相对于巨峰葡萄、东魁杨梅、刺葡萄、水蜜桃等水果,福安引进草莓种植较晚,各乡镇有零星种植,没有规模化成片种植,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农户的栽种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无法有效保障草莓品质和产能,影响草莓经济效益的实现和草莓种植项目的推广。

果实品种单一,产值低。福安栽种的红颜草莓果实果形大,硬度适中,较耐贮藏运输,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和商品价值;但另一方面,草莓一旦成熟,必须及时采摘,挂果时间不能太长,因而又不耐贮藏,货架期较短。因此,在草莓初始上市时,价格略高,到成熟盛产时,种植户竞相出手,导致价格持续走低。此外,福安草莓果实销售也高度依赖直接销售的渠道,造成了草莓平均售价偏低。

与旅游结合的形式过于简单,产业附加增值效应不显著。目前福安利用草莓种植发展农业旅游,主要形式是观光采摘游。这种旅游项目只有在草莓采收季才开展,与旅游者的闲暇时间密切相关,受非节假日的影响较大。因此,虽然采摘旅游所实现的果实单位产值最高,但其所能消化的产能非常有限。另外,采摘旅游一般是一日游,游客消费基本就是餐饮和少量的购物,没有充分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

连续耕作引起肥力贫乏。草莓属草本作物,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病菌,在同一片土地中连续多年连茬种植草莓之后,有害微生物及病菌不断积累,容易导致土壤微生物失衡、养分不均衡,产生连作障碍[4],造成植株长势衰弱,草莓萎缩矮化,病虫害提早发生,导致果实畸形、品质差、产量低。

食品安全。草莓没有厚实的外皮保护,极易受到各种有害污染物的侵染。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在施肥、打药等过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同时,零星种植的模式,质量安全监管存在较大难度。因此,草莓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5]。

二、发展对策

培育草莓合作社,提高种植规模与管理水平。以政府农业补贴政策为导向,多农户联合种植,改变小面积、分散种植的现状,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建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资金合作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农户科学规范、规模化种植草莓,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促进种植户田间管理经验的交流与沟通,改变种植陋习,运用先进的种植管理水平,栽种有机无公害的优质草莓产品,提高草莓单位产品价值。申请农业优惠补贴政策,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农户种植收益。

发展创意精品草莓,提高附加值。一是有机栽培与现代栽培技术结合,产出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优质精品草莓。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多采用农家肥、有机肥或者营养基质这种传统、原生态的肥料,与现代的滴灌、微喷、大棚、覆膜除草防虫等栽培技术结合,产出无公害、有机、绿色健康的精品草莓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议价能力和竞争能力。二是精细化包装,打造草莓精品品牌形象。通过精细化的包装,区别于其他初级销售的水果,提升有机绿色草莓的价值,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三是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思维,利用便利的自媒体营销渠道,制作与草莓的生长信息相关的软文和视频内容,实时传递草莓生长、施肥、开花、结果、采摘和成品制作相关的信息,使消费者更有参与感,在草莓销售前期即可聚集人气。

表1 草莓种植全过程与旅游深度结合项目

草莓种植与旅游相结合,实现农业旅游模式升级。将草莓从幼苗培育、种植栽培、采摘和销售的全过程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充分结合,打造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产品,如亲子体验、科普教育、农耕体验、乡村集市、休闲采摘等,实现农业旅游从观光采摘型向整合度假型升级;创新游线结构与游憩方式,扩大客源市场、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以此带动当地吃、住、游、购、娱等行业的发展。草莓定植幼苗一般在9月中下旬,11月中旬为初花期,1月中上旬果实开始成熟,盛产期在每年的1—3月。在实践中,可将草莓的幼苗定植到成熟采摘的全过程与乡村旅游对接,从销售幼苗、体验栽种乐趣、科普栽种知识、采摘草莓、制作草莓酱等一系列过程与旅游绑定,发展深度体验性农业旅游 (见表1)。从而打破农业旅游多局限于收获时节的固有模式,初步估计可参与农业旅游时间延长至6个月。

提高农户种植管理水平。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在福安地区可通过轮作换茬、补充生态有机肥的方式克服草莓种植连作障碍。在草莓种植后茬,可通过水稻种植,对土地进行深耕,加深根系活动的有效土层;在水稻收割后,将水稻秆燃烧或直接压入土层,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的微生物环境,有效地抑制病虫害发生。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深色地膜覆盖、合理轮作,物理生物防治等技术,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化学防治时,选择低毒低残农药,交替用药,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保证草莓质量安全。

[1]宗 静,马 欣,王 琼,等.北京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作物杂志,2012(3):16-19

[2]盛定建,陈小玲,杨胜康.浙南地区红颊草莓露地育苗技术[J].长江蔬菜,2015(23):37-38

[3]陈 铣,花秀凤.福建省草莓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福建果树,2004(3):36-38

[4]张玉娟.福建宁德蕉城区草莓连作障碍改良措施[J].长江蔬菜,2015(11):53-54

[5]王会全,钟幸平,欧高政,等.福州地区草莓露地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98-99

猜你喜欢

福安草莓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张福安作品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草莓
福安花猪及福安野花猪开发利用前景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6年坎坷福安路,终于通了!
福安船舶业扬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