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探索与思考

2018-05-06游艳红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实效性

摘要: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要积极探索如何开展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政工作:一是扮演好学生导引者的角色 二是互联网时代,思政课与之包容性发展 三是面对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积极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加强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导引者;互联网时代;为学而教;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248-02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主要目的是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学院文科的基础课程设置少,主要以专业学科为主,学习大多以职业技术能力的学习培养,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为目的。调查发现,学生上思想政治课同上专业课的心理基础的确是不一样的,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专业课是"我要学",学习思政课是"要我学",两种心理体现出两种态度。这给思政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因此,高职院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职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一套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使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更具时效性,针对性,达到课程设置的目的。

1.教师要扮演好学生的导引者的角色

1.1 树立"为学而教"的理念。为学而教是指为学生的学习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教学的目的或落脚点是学生的学,这就达到了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1]长期以来,"灌输"理论在思政课堂上起主导作用,成为在学生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形式。实践证明,"灌输"的前提下,我们要不断优化"灌输"的方式方法,找到理论魅力与大学生求知欲的契合点,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提高理论"灌输"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应当试着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会生活的地方,而不是简单传授知识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场所。

"为学而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而是组织学生学习。在课堂里,学生既要学会思考又要学会生活。思考是有目的性的,它要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课堂要不断重构学生的生活与意义: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等。[2]引导和创设环境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学习活动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调查学习还有网络学习等。这一过程使得教师教的少甚至"不教"了,但学生却因此可以"多学"了。二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赋权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

1.2 提升教师学科文化素养与教育素养。作为导引者的教师,则需要"我向教育",这其实就是自我教育,它追求的是自我的不断更新再生。"从根本上说,教学的复杂性源于它作为一种关系性的活动本身,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技能和习惯"的问题,还涉及关怀和信任,理性与反思等要素。"[3]的确教师的工作不只是根据预设的目标引发学生的学习,而且需要对学生应该学习什么以及为什么应该学习,这些进行反思。一个优秀的思政教师有时会将学科内容的学习放在一边,帮助学生去理解对他们日常生活来说更为重要的问题。课堂上除了尊重学生的理性,还应具体地对学生加以关怀,这就意味着,教学涉及的不仅仅是某些技巧,或技能还包括教师的整个人格,从知识和能力层面来看,学生是站在教师的肩膀上看世界的,只有站在高大,坚实的肩膀上,学生的视野才能辽阔,胸怀才宽广。教师要养成潜心治学的从容与执着,更关心真理、关心价值、而不是功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本学科的热爱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熟练程度,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学科文化素养和教育文化素养高的教师能在教学中举一反三,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学习的规律,逐渐培养其正确的思维逻辑。而且还善于将枯燥的理论学习与丰富的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活动形象化科学化。[4]

1.3 不满足于教书,还应加强育人观念。一位平凡的教师其实并不平凡,他才华出众,精神焕发,善于理解。教师所奉献的归根结底是他自身全部的内涵,对人生,对其从事的学科所怀有的炽热的爱,和对其学生的种种疑惑所具备的一语点破的技能。据此教师自身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己要有良好的态度,才能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要有良好的性格与情绪的把握能力及丰富的感情,言教固然重要,然而身教也十分重要,没有身教,言教就会流于形式,变成空洞的说教,就不能取信于学生。

2.互联网时代思政课要顺应技术发展,与之包容性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思政课的改革与发展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将"慕课"(MOOC,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引入思政课,但不同的学校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2.1 技术不能取代课堂,但技术必然会改变课堂。近年来,以微信、微博、QQ等为载体的传播媒介以其广泛性和渗透性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改变着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需要我们寻找新的工作方法来面对这份机遇和挑战。必须看到,微传播时代下,由于其传播空间的开放性,学生愿意选择在网络上的"朋友"倾诉,而对身为同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人见面无话可说,结果是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也会逐渐形成障碍,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5]由于其传播速度的时效性,信息出现"碎片化"现象,青年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足,经验不足丰富,则可能出现断章取义,不辨是非的情况,对学生造成困扰和误导,由于其传播过程的不可控性,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对某些事件根據自身的理解发表解读,这些信息中极有可能 混杂着虚假的信息,未经证实的信息和不健康的信息等,这些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政课教师要抓住"微传播"特征中的优势,充分开展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教育内容的乏味,更新速度较慢,传播速度单一,"微传播"显示出其独特鲜明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对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影响。思政课教师,可利用"微传播"提供的新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传统"灌输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减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性,相比之下,利用"微传播"提供的新平台,打造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灵活的交流形式,进一步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展"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线上线下互动"的创新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改进和优化。

2.2 传统课堂依然是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思政课承载着意识形式教育的使命,而意识形式教育,往往不是爱教育者自发的需求,而是教育者主动施予的过程。概念"慕课"等网络教育由于缺乏理想的监督评价机制,在这类课程上可能会遭遇诚信危机。换个角度来看,由于安身立命的专业类课程,更注重"知识性",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慕课等网络课堂,都可以承载。而属于育人类课程的思政课则更重视"体验性",即注重思考和修养过程它的效果是隐性和滞后性的。"慕课"课程学习考查不出学生的真实情况,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通过开班会,下寝室,谈心谈话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课堂,广大思政课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提高自己课程的理论高度,和课堂品质,重新赢得学生赢得阵地,与时俱进显得比以往更为迫切和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永远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这在任何理论框架下都是成立的。

3.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面對思想活跃,善于思考,知识面广的90后大学生,教师如果没有较好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就很难胜任大学生和思政课教学工作。课堂应该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的基础上,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3.1 备课上课的前提基础是情感。思政课教师面对的是"要我学"的学生,不少学生碍于要修学分来上课的,他们在思政课上写其它学科的作业,看杂志,玩手机,思政课教师别无选择,只能用激情去感染学生,用真情去打动学生。如果思政和教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神彩飞扬,学生就会被老师的激情所吸引所感染,对课堂的关注度也就提高了。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备足精神,精神百倍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要把每一堂课当成演讲课,注重授讲技巧,充分利用心理学,演讲学的知识调节课堂氛围。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疲劳周期,掌握语言的运用艺术,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课堂体验。

3.2 在授课中突出创新,要在保证基本内容,核心间题不改变的前提下,增加新的课堂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新的解读,联系最新的对事内容,给学生一种创新的知识感受,这样一来,愿意听和学,对新的知识感兴趣,思政课理论课才会有吸引力,向心力。据此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充实自我,增加自己的知识要素。思政课的内容十分复杂,因此,要做到新,就必须得对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基础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和学习。

3.3 教学过程应坚持严格要求的基本原则。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既让学生学会明辩是非,还要严格要求学生。青年学生更容易受到错误,腐朽思想的侵蚀而产生消极错误的思想观念,对其批评教育,及时找出他们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改正的路径,这无疑是帮助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侵害,帮助他们修正人生航向,当然,对他们的批评教育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充分考虑其接受力,并把握90后的心理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和风细雨式地进行批评教育,这样,他们容易接受,也就可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3.4 剖析热点问题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价值判断力。长期以来社会上有着一些影响思政教育教学的负面因素。比如: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不同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基尼系数也高于国际公认标准0.4警戒线;个别党员干部腐化堕落,虽然主流是好的,但一撮腐败份子给党的队伍抹黑,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使人们一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部分思政教师缺乏专业素质和责任感,大讲负面事例,缺乏正面引导,甚至乱发牢骚,不能传播正能量。

正因为如此,职院思政课教学一定要发挥鲜明的导向功能,大张其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评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用科学理论和真挚情感回应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主动地为他们释疑解惑理清思路,找回方向找回自信,当然不可否认,我们所上的每一节课不一定是成功的,最重要还是要懂得反思和调整,只要我们不断刻苦钻研,不断在挫折中前进,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能为提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做出就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鉴.王明娣.课堂教学范式变革:从"适教课堂"到"适学课堂"[J].山西大学学报,2016,(3)

[2] 陶志琼.教育的人与人的教育[M].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149-150

[3] 李政涛.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5-6

[4] 梁红.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内涵及提高[J]. 现代大学教育,2003(2)

[5] 张会峰.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改革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2)

作者简介:

游艳红, 女,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浅议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实效性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