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科学教学不可忽视小制作
2018-05-06周冬
周冬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177-01
科学教育作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从小培养小学生对科学世界的热爱,对科学的关注非常重要,它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活跃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眼界、引起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和课改大背景下,一直以来,我们教师教科学,让学生学科学,强调以学习为主,以习得知识为本,而忽略了学的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体验,能力、兴趣的培养,更应启发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去动手做,获得更真实的体验,感受科学的魅力。小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同时,又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极其有限。因此,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鼓舞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去做,而做的最好环节就是让学生多参与科学活动,多去制作小制作。
1.小制作"我为主"
《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重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手、脑结合,并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制作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学会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是必须体现的。为此,我们需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从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出发,并创设各种条件与机会,主动去小制作。教学科学课以来,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对于科学这门开放性的课程,死教条的教学生"学"已经不能吸引学生,也不符合当前新课标的要求,只有让学生去实验活动,方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科学教学中的真实的"我为主"。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可接受性学习,单纯性的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主宰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成绩的评价者,在课堂中一言堂,在课堂设计中即使让学生说、讨论,也是走形式,始终按老师的思路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
2.小制作"做科学"
科学素养的形成,单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是完成不了的,《新课标》要求要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做"是科学课教学的灵魂,在科学活动中去"做",在小制作中去"做",在"做"中去学习、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究。 "做科学"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科学"更强调学生科学实验实践的体验,科学教育的定义已从"传授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转向"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掌握科学概念、在科学学习中习得方法、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现代科学教育体现的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和人类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和科学过程的结合,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陌生而神秘的,如果教师能够从小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素材,生成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制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探究,学生自然会体验和感受这些内容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发现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神奇,体会和领悟到科学,收获科学素养。
3.小制作"促探究"
"科学探究是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对话……"、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是科学的根本,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学生只有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科学素养才能得到形成和发展。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其教学方法就不能简单地照搬知识传授的做法,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与书本知识不同,不属于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或称为经验知识或默会知识。这类目标学生不可能通过简单地记忆、模仿性操练学会,而是必须习得的。学生需要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在亲历的过程中,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
在小制作活动中,学生亲历探究,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即使有些探究,学生走了弯路,甚至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直接给出解释,但此时学生对答案的渴求正好可以成为教师讲授的一个很好的前奏和准备。而且,学生仍可以从活动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另外,也只有在这样的活动探究中,探讨、协作,学生才真情地感受到科学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