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式
2018-05-06袁西平
袁西平
摘要: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主要涵盖了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建设理念、自强自立精神、优秀到的品质等内容,并且在教学中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观念取向,帮助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40-01
在初中思想品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中,单纯通过分析案例或者灌输式、填鸭式文字讲解,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将品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学生的素质精神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等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概念,并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成绩的提高,还有助于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增进师生关系,营造和睦氛围。很多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之心,甚至不敢直视教师,感到恐惧。教师需要放下领导的架子,需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要明确学生的所需,在生活和学习上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于内向和自卑心理的学生。对于学生的进步需要鼓励,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需要耐心的进行讲解,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教育,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真正的关怀自己,对教师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的热情也会高涨。
初中生刚从小学步入一个新的环境,正处于叛逆期,对学习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对教师也多有不满情绪,从而影响自身的学习进程和效率,有的甚至会形成一种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灵活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教师教学的艰辛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尊敬教师。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改善学生与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关系,还能帮助学生改善与其他科目教师的关系,从而营造一种和睦的师生关系。
其次,激发学习兴趣,活学活用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中考的比重不是很大,时常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误解,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并不重要,所以在学习上不会下功夫。另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较为枯燥的理论性课程,也会让许多学生对其失去兴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重要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比如,将现实情感生活融入到教学中,将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便能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生活中也是十分有用的。可以说,情感教学不仅是师生关系之间的纽带,更是学生与学习、生活的情感纽带,它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再次,紧贴学生的生活,开展德育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改革并不是对人教版原教材的修编完善,而是在框架、结构、编排、立意上全部重新设计,旨在为初中生提供一套有价值、有内涵的学习资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课堂的开放性,引导初中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将德育教育、心理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在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七年级上册《生命的思考》的教学中,为了让初中生学会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适当选取生活中的案例,结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初中生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巧设悬念,激发求知欲望。
悬念是教师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内容的需要故意设置的疑问,给学生制造悬念,引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心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氣氛更加活跃。如,在教学"我有一个快乐的家"一课时,教师首先要诠释"家"的含义:家是一叶扁舟,载着你从童年的梦走向成功的舞台;家是一幢小房,在风雨中给你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家是一首动人的歌曲,演奏着锅碗瓢盆的交响乐。在这个温馨的家里,爸爸妈妈绞尽脑汁为你起一个好听且赋有蕴涵的名字,你知道自己名字所隐含的寓意吗?学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在这个良好的氛围中教师趁机导入新课:一个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寄予了家人多少祝福,多少深沉的爱,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家人的爱所包围。那么,你认为家是什么?怎样让爱永住我家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再一次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感受自己与父母亲密无间的亲情。于是,拉开了本节课的序幕。
总之,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对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进行内容和方式方面的创新,提升实用性内容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提升自己道德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进行学习。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学习。
参考文献:
[1] 卢少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 张善超,李宝庆.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的途径与特色[J].教育探索.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