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
2018-05-06黄靖
黄靖
【摘 要】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开始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其核心是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又和全面预算管理相关。本文通过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含义,阐述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之间的关系,总结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及提高预算管理作用的措施。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作用
医院内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重点,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经济效益、综合实力。但是,从医院的实际工作看,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全面预算管理,仍存在各种问题,阻碍医院发展。因此,需提高对内部控制体系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度,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医院情况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内控体系中的作用,现从以下几点探讨。
一、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含义
1.全面预算管理含义
预算指医院按国家规定,根据医院战略目标、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基于年度工作计划所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医院预算由支出预算、收入预算共同组成,经营活动中的所有收支,都要纳入预算管理中。
从全面预算管理特征上看,主要包括这样几点:(1)全面性。全面预算是由医院医务人员参与,且贯穿全程的管理体系;(2)战略性。全面预算是医院长期、短期预算的结合,具备一定的战略性,能实现医院战略性发展目标。一方面,不具备战略意图的全面预算管理,就无法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竞争优势,战略异同性决定着医院发展方针的不同;另一方面,战略规划表达的是医院发展目标,预算是医院未来一年的计划,是将战略规划落实到底的重要途径;(3)标准化。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具备标准化,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首先要制定规范化的预算标准,如收费标准、费用定额等。预算标准是编制全面预算方案,执行并考核的依据。
2.内部控制含义
所谓的内部控制,多指医院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内控制度、执行制度,来防范经济活动风险。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医院经济活动的合理化;保证医院资金完整、安全,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服务质量。
从医院内部控制特征上看,内部控制需贯穿医院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过程,满足全面控制经济活动的需求。在医院全面控制基础上,内部控制需格外重视医院主要的经济活动及风险,在医院业务流程、部门管理等方面形成完整的监督、制约体系。
二、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报告显示,医院发展战略、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左图),全面预算不仅是医院业务计划、战略规划的量化体现,还是形成内部控制绩效考核指标的主要来源。医院经营管理中,将预算指标作为导向,借助全面预算量化医院内部控制指标,考核医院经营活动过程、医疗业务,这是管理医院绩效的依据。由此可见,全面预算是医院内部控制的表现形式。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开展管理活动的需要,对内部控制有着一定的协同性。通过开展全面预算活动,能为内部控制指标的实施提供保障。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
1.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在编制全面预算方案时,就已经将医院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实现着医院各科室工作的认领。医院总工作是各科室工作的综合,工作质量是由科室工作完成度决定的。因此,分解、细化医院任务,明确工作目标、职责,能为医院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沟通、协调各科室工作
医院全面预算的编制,能帮助各科室从医院全局出发,认真、详细的完成自身工作。同时,还能积极配合其他科室完成医院任务。在编制全面预算方案时,各科室负责人要借助各渠道参与其中,对于相对复杂的工作,特别是交叉性的工作,能有效沟通和协调,保证各科室分工明确,提高工作质量。
3.降低经营风险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医院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加。医院资本结构、资产规模是否合理,资金利用率、业务量等,都会对经营风险产生影响。这就需要使用全面预算、内部控制体系研究各项财务指标,根据研究结果,调整医院发展战略,降低经营风险。
4.减少医疗成本
医院经营活动中通过全面预算的实施,能有效把控各科室经济活动,减少医疗成本。首先,通过对招标、采购流程的规范,减少医疗设备、药品价格,节约采购成本,实现减少医疗成本的目标;其次,通过对医院科研技术的创新,能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提高疾病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病床周转率;最后,研究项目立项的可行性,保证项目投入的合理性,提高资金利用率。由此可見,只有优化配置医院资源,才能减少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看病贵的问题。
5.实现过程控制和事后纠偏
全面预算是医院整个经济活动的预算,对预算执行中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当医院预算执行中出现超过预算的情况,内部控制部门要及时制止,分析问题的发生原因,制定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年末还要比对年初预算、全年预算,找寻差异出现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从而调整下一年度预算,保证全面预算符合医院实际。
四、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体系作用的措施
1.科学编制预算
在编制预算方案时,多由医院各科室安排专人整理财务预算,并将结果上报财务部门,然后由财务人员汇总,将结果上报医院领导。但是,这种相对传统的编制方式是不科学的。这种情况下,医院应选用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相互结合的方式编制,首先,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将全面预算目标分解至各科室、各部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其次,医院各科室、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将结果反馈至预算部门;最后,预算部门将结果上报至管理小组,根据其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措施调整。最后再将预算上报医院各科室,征求各科室意见,根据修改意见,确定全面预算方案。
2.健全组织结构
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想更好发挥该作用,必须建立预算机构,引起医院领导重视。首先,组建预算管理小组,让医院领导担任负责人,如财务部门负责人担任联络员,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医院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担任组员,由上到下的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其次,财务部门负责全面预算工作,安排财务部门编制预算方案,并负责预算执行过程的协调、沟通。
3.加大执行力度
全面预算工作是要落实执行的,执行力度直接影响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质量。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全面预算执行力度,提高执行结果,主要措施是出台和全面预算执行相关的考核机制,将执行情况引入医院各部门绩效考核中。并且,绩效考核中还要有机结合平时考核、年度考核,按预算标准依次考核。同时,还要将预算执行结果和各部门、个人绩效考核挂钩,根据全面预算的执行、落实情况打分,根据最后的打分情况,明确考核等次,制定奖罚机制。针对全面预算执行不力人员和部门,应给予相应处分;而全面预算执行良好的个人和部门,要给予精神或物质表扬,在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还要将医院内部审计报告体系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接,便于分阶段、分步骤的管理医院战略发展目标。基于全面预算形式,规范内部控制流程,构建内部控制考评体系,将被动控制理念转变为主动控制,保证内部控制考核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小结
综上所述,医院经营管理中,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具,辅以绩效考核机制,协调医院经济活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营目标。同时,使用内部控制管控措施,能防范经营风险,减少医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医院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有机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全面预算作用,推动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爱华.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15,20(13):88-90.
[2]施晓娟.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8(13):206,212.
[3]邹晓丹.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7,36(28):52-53.
[4]蔣瑞贞.论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中国市场,2014,14(43):132-133.
[5]张玲.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价值工程,2014,20(35):155-155,156.
[6]辛红华.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1(16):59-60.
[7]高仿.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经济问题,2017,20(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