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新解:呕心沥血
2018-05-05巴山客
◎巴山客
“呕心沥血”讲的是唐期著名诗人李贺的故事。神童李贺,自幼聪明出众、才华超群,7岁就能吟诗作赋、出类拔萃。
据说,李贺写诗作文的习惯,与众不同,从不先立题目,而是每当清晨骑在马上,让书童背着锦缎缝制的书囊,尾随其后到荒郊野外。一旦遇到好的题材,有了心得感受,立即写成诗稿,投入锦囊之中。傍晚回到家里,再行修改、补充,整理成篇。但是李贺素来身体瘦弱,他的慈母目睹孩子终日奔波,绞尽脑汁,便十分担忧。所以,每天李贺回家,母亲总不免要叫婢女查看他的锦囊。一旦发现里面诗稿太多,便既生气又心痛,忍不住要责备李贺说,哎!你这孩子,长此以往,免不了有一天要把心血都呕沥出来!
此后,人们就用李贺母亲的这句话——呕心沥血——来形容学习穷索苦想、费尽神思。
写诗作文,凝思默想,明明用绞尽脑汁来形容,为什么偏偏要说成“呕心沥血”呢?追根朔源,还得从中医的基础理论谈起。两千年前,祖国医学强调心主神志,它包括两方面含义。广义的神志,是指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狭义的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古代医学家曾用社会结构来比喻人体,视心为最高统治者。言下之意,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在五脏六腑中居于显赫地位,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必须在心的统率和指挥下,才能处于相互协调状态,故称“心为君主之官”。
中医还认为“心生血”,血“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就是说,心能化生血液,推动血行。血,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的作用。
心血既然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然是精神思维的根本。由此可见,心、血、神,三位一体,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心能生血,血液充足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不乱;反之,心乏生血,血气不足则精神萎靡,昏眩健忘,心神不宁。
众所周知,功能活动与物质基础,彼消此长,彼长此消,对立而又统一。穷思苦想,深谋远虑,均是心神的活动。天长日久,必然导致物质过度消耗,心血暗损,而使心血不足。
李贺年幼体弱,又终日为作诗写文而斟酌、推敲、揣度、锤炼,煞尽心机,耗费心神,和呕心沥血有何两样呢?从这一点来讲,李母之言,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才华出众的李贺,在人间只活了二十七个春秋,不能不说劳逸失度、呕心沥血是其早故的原因之一。
由于以上的种种缘故,今天以“心”代“脑”的言词,仍广泛充斥于现实生活之中,不胜枚举。如“心中思忖”、“专心致志”、“心无二用”、“心领神会”等等,用起来贴切,说起来顺口;相反,如果改“心”为“脑”,虽然与现代医学更为合拍,但总不免有些佶屈聱牙。若把“动人心弦”说成“动人脑弦”,把“心潮难平”写作“脑潮难平”,那就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