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妈妈”黄永绂

2018-05-05邱胜

当代贵州 2018年13期
关键词:戒毒康复协会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邱胜

7年来,“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由筹建初期的30人,发展到如今的1020人,帮扶救助戒毒康复人员近1000人,被国家禁毒委授予“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个人做一次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和恒心。

74岁的黄永绂用真情帮扶戒毒康复人员树立自尊,回归社会,一干就是7年。

“慈母之星”“身边好人”“阳光妈妈”等称号,是大家对她的评价。

从“退休工人”到“阳光妈妈”

黄永绂是贵州三五三七厂的一名退休职工,退休以来,一直从事公益活动,是名副其实的“公益达人”。

2009年的一天,在参加公益禁毒活动时,黄永绂认识了贵阳市花溪区阳光就业家园禁毒专干李萌。

当时,黄永绂疑惑不解:“这么年轻的姑娘,为啥从事这个工作?”瘦弱的身体、怨世的心态、粗俗的语言……这是她对吸毒人员的印象。黄永绂想:“李萌天天和戒毒康复人员打交道,会很危险吧。”

黄永绂对吸毒人员有更多了解源于与戒毒康复人员的一次近距离接触。2011年,她和李萌到戒毒所接康复人员小黄(化名)回家。聊天中,黄永绂了解到,小黄是在朋友诱惑下,走上吸毒这条不归路的。

然而,不到半年,小黄就因为复吸毒品葬送了年轻的生命。得知这个消息时,黄永绂很心痛。

那时,黄永绂决定自发成立志愿者团队,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2012年初,“花溪阳光就业家园”挂牌成立,旨在帮扶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创业、建立家庭,重获家人的理解和照顾。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黄永绂说服30多名好姐妹、老同事、好邻居一起,希望为戒毒康复人员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黄永绂觉得“就业家园”就像一个家,志愿者们要用“妈妈般的爱”让戒毒康复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黄永绂将协会取名“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黄永绂担任协会会长。

然而,这个举动遭到家人一致反对。

“出于安全角度,我们一开始不支持。”黄永绂大女儿黄蕾告诉记者,起初,家人认为戒毒人群是一个危险群体,和他们打交道,会伤害到妈妈。

直到在一次活动中,几名康复人员不由自主地冲上舞台,抱着黄永绂大声喊“妈妈、妈妈……”

这一幕感动了她的家人,让他们知道了“妈妈”在戒毒康复人员心中的位置。黄永绂还把家人带到各种活动场所,让他们实地去感受,明白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直至家人接受她做的一切。

“现在,我家祖孙三代都是‘阳光妈妈’志愿者。”黄永绂说。

从“用心走进”到“用爱感化”

午后,阳光正好,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黄永绂正和戒毒康复人员小强(化名)交流。

“最近怎么样?”

“一切都很好。”

“坚持多长时间了?”

“一年多了。”

“你觉得你能坚持多久?”

“我能坚持一辈子。”

“来,我们拉钩、盖章。”这是黄永绂与小强的一次戒毒约定。“一旦得知戒毒康复人员毒瘾发作时,我们都会派工作人员陪伴,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黄永绂说。

和蔼的语气、慈祥的目光,黄永绂用这种沟通方式和戒毒康复人员交流,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走进、帮扶、认同”,这是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走近戒毒康复人员的工作经验。

前些年,戒毒康复人员小黄从戒毒所出来,无助、孤独、彷徨一直困扰着他。

“总觉得邻居、亲戚朋友常聚在一起对我评头论足。”小黄说,那段时间,根本不敢正视自己,总感觉被人歧视,不被社会接纳,内心空虚且孤独。

2012年6月,小黄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阳光妈妈”帮扶戒毒康复人员的事迹,就主动找到黄永绂,通过短暂的交流,他感受到“阳光妈妈”真正在用真情帮扶戒毒康复人员。在一次活动中,“阳光妈妈”告诉小黄:“过去只是你的经历,现在才属于你自己。”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

现在,已戒断毒瘾12年的小黄,也成为一名“阳光妈妈”志愿者,既是戒毒康复人员家属委员会负责人,也是戒毒康复人员的同伴教员。

帮助戒毒康复人员举办婚礼、为戒毒康复人员子女募捐学费、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创业、就业;开设“阳光平台”微博,题写“阳光妈妈日记”“家园琐事札记”等精神文化活动内容,用以记录戒毒康复人员的点滴改变,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搭建戒毒康复人员及家庭交流沟通平台、政府帮扶平台、禁毒部门与戒毒康复人员沟通平台,有效降低戒毒康复人员复吸率、减少各类刑事违法犯罪。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黄永绂乐此不疲。

“也有想放弃的时候。”黄永绂说,当所做的事不被戒毒康复人员理解,遭到辱骂时,内心会很矛盾,“但是看着身后这群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我没理由退缩。”黄永绂选择坚持。

在黄永绂的影响下,有些戒毒康复人员亲属也加入到志愿者团队,成为“阳光妈妈”。7年来,“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由筹建初期的30人,发展到如今的1020人,帮扶救助戒毒康复人员近1000人。

黄永绂(中)到云岩区北京路社区宣讲禁毒知识。(付惊 / 摄)

从“志愿服务”到“禁毒使者”

黄永绂深知:“要从根本上禁毒,不光单方面帮扶戒毒康复人员,还得从源头抓起。”“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营造全区禁毒氛围”就是黄永绂的工作方法。

在学校,她用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告诫学生“毒品,绝不能吸第一口”;在公共场所,她向戒毒康复人员说“只要坚守,毒瘾是可以戒断的”;在社区,她告诫大家:“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呼吁社区人员给予戒毒康复人员更多的关心、关爱和帮助。

“年龄较大的妈妈平常散步遛弯,也会跟别人聊几句禁毒知识。”“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付惊说,年轻志愿者还发挥各自专长组成文艺宣传队、宣讲团,通过诗歌朗诵、知识问答等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禁毒知识。

此外,“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还通过实际案例、微电影、教孩子们动手做禁毒手抄报,让禁毒意识深入人心。

截至目前,“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禁毒宣讲400余次,放映禁毒宣传片50余场,受众10万余人。

陪戒毒康复人员、搞宣讲、搞讲座……黄永绂几乎没有不忙的时候。

大女儿黄蕾说:“即使过年,也要先忙完协会的事情,才回来陪伴家人。不会做饭的爸爸也学会了做饭。”

即使困了、倦了,黄永绂也觉得很值。“通过帮扶,宣讲,人们的禁毒意识越来越强。”黄永绂高兴地说,她走在花溪街头,常会有孩子认出她来,“这说明禁毒宣传范围面越来越广”。

2015年,“阳光妈妈”志愿者协会被国家禁毒委授予“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一年,黄永绂在北京受到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接见。

“国家领导对我的接见是对我最大的激励。”黄永绂说,“‘带一群人、干一件事、做一辈子’是我的人生追求。”

猜你喜欢

戒毒康复协会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广厦奖”优秀评选机构名单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