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景”无限好 筑巢引凤来

2018-05-05覃淋

当代贵州 2018年13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贫困县贵州省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覃淋

本届人才博览会上,全省2238个用人单位共提供1.6万个岗位需求,“线上线下”同步引才,现场达成引聘意向2.1万人次。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3月24日至25日,第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在贵阳举行。国内外嘉宾,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相聚多彩贵州,共谋人才发展良策、共商人才发展大计、共绘人才发展蓝图。

为期两天的人才博览会,全省2238个用人单位共提供1.6万个岗位需求,“线上线下”同步引才,现场达成引聘意向2.1万人次。

人才向往之地

本届人才博览会以“广聚天下英才谋发展 共建多彩贵州新未来”为主题,紧扣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突出“节俭办会、精准引才、务求实效”的特色,以人才助力脱贫攻坚为重点,创新引才模式、提升聚才手段,着力强化规模引才功效,持续打造贵州规模引才的重要平台和知名品牌。

一年之计在于春,发展大计在于人。“贵州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建设,把人才事业作为强省大业,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大环节,坚持以打造人才创业首选地为目标,全面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在开幕式上致辞说。

“黔景”无限好,“贵漂”正当时。今天的贵州何以成为天下人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创业之地?

“近年来,贵州发展迈上‘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7年居全国前三位。同时,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高铁、航空网络不断完善,交通瓶颈被突破。”中国科学院博士张宇说,贵州人才发展环境在不断改善,为年轻人提供了锻炼机会。

“我们计划在贵阳高新区成立一家农业纳米生物制剂项目公司,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我落户的原因之一,创新创业的诸多政策支持也让我们对于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来自俄罗斯的彼得里琴科·弗拉基米尔在接受采访时说,贵州绿水青山,空气宜人,拥有天然的生态优势,为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养分”。

发展前景广、生态环境优、区位优势大、产业需求旺、人才环境好,这些都成为高层次人才到贵州安居乐业的最佳选择。

脱贫攻坚添活力

3月24日一大早,贵州师范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翟博文来到了人才博览会现场,他要与遵义市道真自治县农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万晓芹商议合作项目,为道真食用菌产业提供设施保障,并牵头引进相关技术人才。据万晓芹介绍,道真食用菌产业是脱贫攻坚产业之一,目前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紧缺,项目的谈成将助力全县食用菌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较于往届人才博览会而言,今年有一个突出的亮点:首设脱贫攻坚人才需求展示区。专区安排展位192个,集中展示233个在贫困县乡示范效应预期好、拉动脱贫作用强、急需人才引领支持的优质项目。共吸引410多名包括正高、副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场对接洽谈,其中134名专家与63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主要集中在乡村规划、农村电商、互联网+农业、特色种养殖业等。

“脱贫攻坚项目人才(项目)展示区的设置,就是要把高层次人才和‘土专家’‘田秀才’送到脱贫攻坚重点县、难点乡、关键村,切实解决各地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及人才需求,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施长冬说。

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如何才能实现“按需引才”和“因地制宜”?贵州做了三项助推工作——印发《贵州省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编制《贵州省助力深度贫困县、极贫乡镇脱贫攻坚人才需求白皮书》和策划全省贫困县乡脱贫攻坚优质项目人才需求展示对接活动。

“早在年前,我们就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对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人才需求调查。”施长冬介绍,省人社厅与贵州人才发展研究所共同对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脱贫攻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经过3个多月的调研,最终形成了《贵州省助力深度贫困县与极贫乡镇脱贫攻坚人才需求白皮书》。

“贵州作为欠发达省份,要想让人才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就要讲究靶向精准,突出特色优势,结合产业需求,才能实现人才引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契合,为贵州脱贫攻坚注入动力。”施长冬说。

3月24日至25日,第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在贵阳举行。国内外嘉宾,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相聚多彩贵州,共绘人才发展蓝图。(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李森 / 摄)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贵州强。

贵州求贤若渴,正在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中发力。据组委会统计,本届人才博览会共发放海外人才邀请函209个,191人携项目参会,数量创历届人才博览会新高;其中47个人才项目参加路演活动,29家基金公司现场洽谈对接,共签署9个投资意向协议,投资额近亿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贵州重才、爱才、惜才的宽广胸怀和引才、育才、用才的政策环境密不可分。”贵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朱桂云告诉记者,为吸引集聚四方英才来黔发展,贵州在人才奖励上可谓是下了功夫,出台了一系列人才重奖政策。其中包括《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贵州省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等50多个配套人才政策措施,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此外,贵州建成人才公寓8200余套,每年省级财政兑现落实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和生活津贴7500万余元,对引进的领军人才和人才团队,给予奖励并提供工作场所、科研启动资金。

通过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人才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人才效用不断凸显。2012年以来,贵州的人才资源总量新增近175万人,年均增速达12.8%,人才总量达到458万,人才贡献率提升到20%以上。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贵州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后发赶超的源动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已经成为多彩贵州走新路的广泛共识。”朱桂云期待,通过人才博览会的持续举办,搭建起一个更加高端化和集约化的人才引台,集中呈现贵州人才工作风采,传递重才引才爱才好声音,谱写人才聚集助力贵州发展新篇章。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贫困县贵州省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数读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AI需求集中于一线城市,七成从业者月薪过万
文秘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