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五步工作法”推动贵州教育改革

2018-05-05邹联克

当代贵州 2018年13期
关键词:部署贵州工作

文_邹联克

(作者系贵州省教育厅厅长

“五步工作法”,既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又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为培育贵州教育“盆景”、 打造贵州教育“风景”提供了有效的“钥匙”。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不断凸显,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提出的“五步工作法”,既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又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为培育贵州教育“盆景”、打造贵州教育“风景”提供了有效的“钥匙”。

政策设计“顶天立地”

政策设计既要“顶天”——符合中央精神,又要“立地”——紧贴本地实际。教育是百年大计,更需要放眼长远,用发展的眼光加强战略性、前瞻性和趋势性研究,抓好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教育作出战略部署,把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使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方向、定目标、明路径、促发展。

要把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结合起来,矢志不移办教育、抓教育、谋教育,要对照教育发展新任务绘好“设计图”。

贵州省两会作出了“让人民享有更满意的教育”的庄严承诺,提出“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康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等一系列举措。

要认真把握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奋进之笔”在贵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过教育驱动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打赢教育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工作部署“天衣无缝”

有了好的政策设计,还得精心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既要排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更要作反向思考,反弹琵琶,倒计时推进落实;既在进度上对好“表”,也在效果上对好“标”,重在“天衣无缝”。要善于用行政方法抓协调、抓工作部署。要善于用经济方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看需求,发挥政府作用主要看政治。要善于用法治方法,依法治教,这应当成为我们今后主导的工作方法。比如,目前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大幅度上升,要习惯它,学会用法治方法处理。

要善于用辩证方法。研判教育各方面工作发展态势,研判工作部署措施,要看世情国情党情,眼界要宽一些。看世情,主要看趋势和格局,以及我们在格局中的位置;看国情,主要看主导型态势和阶段性特征;看党情,主要看队伍结构和整体形象,老百姓怎么看,有没有战斗力;看教情,主要看公平和质量。工作部署中,涉及师生利益和体制机制的不能偷工减料,不能偷梁换柱。

干部培训“借梯登高”

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一大传统,是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党的领导干部要苦练“八大本领”,成为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武林高手”。通过培训让干部“借梯登高”,让干部提升五种能力: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能力。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觉悟和政治定力。

二是提升政策把握能力。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政策,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厅出台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是做好全省教育工作行动指南。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做到心中有数、烂熟于心,真正把政策把准吃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基础。

三是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在抓教育特别是抓教育脱贫攻坚中,要协调各方资源和工作力量支持,很多工作超出了教育部门职责和能力范围。所以,在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中,要注重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学会借力用力和借梯攀高、借船出海,把过去单靠教育部门无法做好的工作做好。

四是提升重点攻坚能力。贵州教育脱贫攻坚“坚中之坚”主要集中在“三区四任务”上,“三区”就是集中连片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三个区相互交织重叠,重点是深度贫困地区;“四任务”就是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城乡教育基本均衡、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五是提升抓落实能力。新时代是奋进者的时代,是实干者的时代,教育事业都是靠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扎扎实实干出来的。面对形形色色的“拦路虎”,“武器”就是实实在在地做,踏踏实实地干。

邹联克:要解决好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必须高质量开展教育大厦“全面施工”工作,高标准绘制内部“装修设计”的美丽蓝图。(作者供图)

监督检查“问诊把脉”

工作推进得好不好,政策落实得对不对,质量效果能不能达标,就得有长效的监督检查机制。要进一步提高对督促检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着力通过监督检查“问诊把脉”,找准制约政策落地的“卡脖子”关节点,切实提高教育系统督促检查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要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丰富监督检查手段,抓住监督检查重点,紧紧抓住各阶段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服务领导决策,以助推各阶段工作目标的实现来推进整体目标实现。

同时,要树立监督检查权威,做到敢督、敢查、敢碰硬,打造监督检查“问责体系”,实行严格责任追究,确保“督”有权威、“查”有手段、“考”有依据,真正做到作决策、抓督查、保落实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追责问责要“跟踪问效”

严格跟踪问效、追责问责,舞好“执纪棒”,才能根治懒政怠政的“痛点”,做到任务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导,工作落地见效。在工作中开展“追责问责”行动,就是以非常之举治理干部教师中存在的“庸懒散软”等问题,解决各级教育干部教师的能力问题、履责问题、作风问题、精神状态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能力问题、作风问题、效能问题,究其根源,是思想深处的问题,是党性观念不纯、精神状态不振、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追责问责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思想教育抓起。

要全面掀起“洗脑风暴”,采取召开会议、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理想信念再教育”等系列活动,促进广大干部教师思想观念大更新、工作作风大转变、综合素质大提升。

要在全省教育系统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弘扬担当精神,真正推动广大干部教师提能、提效、提神、提劲,全神贯注投入工作,努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要抓问责,着力从行动上舞好“执纪棒”。要动真枪、出重拳、下猛药,下决心处理一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以及能力缺失、责任缺失的典型,彻底解决“庸懒散软”问题。

在追责问责上,范围要广,措施要硬,形成长效机制,把追责问责打造成“人民满意工程”,促使广大干部教师勇于担当、勇于担责、勇于担难,让教育带给百姓更多的获得感。

起则迅,收则圆。“五步工作法”浑然一体、环环相扣,既是认识论,又是实践论,更是方法论。新时代,要用好“五步工作法”,集中力量推出一批“亮点工程”,部署实施若干起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重大改革试点、重要政策举措和重点工程项目,培育教育“盆景”,打造教育“风景”,努力写好贵州教育“奋进之笔”,完成办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得意之作”。

猜你喜欢

部署贵州工作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省委安排部署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任务
部署
省委部署2020年工作 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有新气象新作为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