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2018-05-04郜旭柯李晓峰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羊羔氏杆菌病羊

郜旭柯 李晓峰

羊巴氏杆菌病是羊只养殖过程中是一种常见病症低,有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共同引起的传染病,羊只染病后急性病理可出现败血症及肺炎,慢性病理则表现为纤维素性胸膜炎、皮下结缔组织、关节和各个脏器和化脓性病变。如未能得到有效治疗,便能够影响整个羊群的养殖质量。据了解,该疾病发病并没有准确的季节性,主要传染源是已经患病以及携带病原菌的羊只,且呈散发或地方流行为主。

1 羊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分析

通过对患病羊只开展的研究来看,可以根据羊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合理划分,具体划分类型如下:

1.1 紧急型

这种类型主要发生在哺乳阶段的羊羔身上,由于羊羔自身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在感染病原体后发病,一般为无明显症状而出现死亡,明显特征则为发病突然。部分羊羔染病后可出现发抖、呼吸困难等表现,且在短时间内死亡。此外,部分羊羔可出现急性精神抑郁,鼻孔常有出血,诱使可混于粘性分泌物中,初期便秘,后期腹泻,有时全部变为血水,病羊于严重腹泻后虚脱死亡,且病程仅有2~5d。结合剖检可知该疾病并无特异的特征性病变,羊只的全身淋巴结存在肿胀以及浆膜和黏膜部位有明显血点,其心脏可呈现出灰白、灰黄,肝也长散在类似的灰黄色病灶,有些周围尚有红晕,皱胃和盲肠黏膜水肿、出血和溃疡。

1.2 一般性

羊羔患病后,多数病羊可出现精神状态沉闷不佳,体温可维持在41~42℃之间,并存在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且在发展初期,羊可出现便秘,后期出现腹泻,四肢血液流畅不佳,难以张力,多数羊羔可出现过度腹泻脱水而死亡。由于羊羔自身抵抗力不强,且以羊羔和体弱羊为主,死亡率较高,且病变后可见皮下浸润和小出血点,全身则会出现水肿,切面多字。而胸腔中集聚有较多的淡黄色浆液,肺会出血水肿,颜色为暗红色,体积较大。

1.3 慢性型

慢性型患病羊只身体日渐消瘦、有明显食欲下降,病羊可出现呼吸困难,且病程较长为半个月上。生病的羊只颈部及胸下部出现水肿现象,羊死后体型多为消瘦,从类型上来看,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胸前部位,呈现出纤素性肺炎变化,肺炎区的产生主要疾病在一侧或者两侧尖叶、心叶和隔叶前缘,区域大小并不固定,颜色多为灰红色或灰白色,部分散有边缘缺失的坏死灶。

2 诊治治疗

发现病羊后,有必要及时对其进行隔离,给予硫酸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恩诺沙星等均有较好效果,也可用青霉素、链霉素肌注,每天2次,连用3~5天。据病理学资料记载,巴氏杆菌对理化因素作用的抵抗能力较弱,在干燥空气中2~3d内死亡,在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中能生存6~10d,在直射阳光下数分钟内死亡,高温下可立即死亡;如开展消毒工作中,使用一般消毒药物常用浓度均可取得良好的消毒作用。

3 预防措施

3.1 加强养殖管理

在羊只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加强养殖管理工作,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利用自身已有的养殖场羊群为主进行羊群繁殖,选用身体健康且状态良好的公羊和母羊进行交配繁殖,尽可能避免外羊引入而增大疾病的发病风险,从而提升养殖场的养殖质量。同时,养殖人员针对羊群体质实施放养措施,定时将羊群放养到户外,给予其自由活动的空间及场地,使其体质得到提升。并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减少细菌滋生诱发感染,从而为羊只提供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

3.2 饲料储备工作,合理搭配

对饲料储备工作进行完善,需要侧重于青绿贮备工作,使羊只的抗病免疫能力得到提升,保证饲料供需。对于正在发育的羊羔或处于妊娠期的成年羊来说,其自身免疫能力及抵抗功能力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身体状态较为虚弱,故而必须严格调配例日粮以及营养供给,对其中各种营养含量进行科学调配,确保维持食物摄取的同时,对营养进行补充。同时,要避免食物过量储存而发生发霉变质等现象,水源也需侧重注意,必须保证水源充足及清洁无污染,一旦发现水源受到污染必须立即禁止喂养,尤其是繁殖期,孕羊饮用受到污染水不仅会影响其自身安全,也会对腹部内的羊胎安全造成威胁,轻则出现流产,而重则孕羊本分也会出现死亡。

3.3 严格控制引入羊质量

对于新采购或引进的羊群,有必要先将其放入隔离舍中进行观察,且观察时间至少1个月以上,待确认健康之后进行驱虫,同时给予消毒及注射疫苗等处理,之后在将其放入到正常羊舍中喂养。对于后期羊群使用饲料采购方面也要做好检疫工作,确保饲料的无毒清洁,在再给予羊群喂食。而且,为避免羊群受病菌影响,养殖人员有必要对羊群整体及水源进行消毒,尤其是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等,使用1:2000~3000的百毒杀进行消毒,消毒周期为每周1次,避免各种病原体及细菌对羊群造成的影响。此外,还应对室内空氣温度及湿度进行控制,减少不良因素对羊群呼吸道产生影响。而已经患病的羊只必须立即进行隔离,同时给予对症治疗,确保羊只自身安全。对于病死羊必须实施消毒工作,深埋并做无害化解决加强实验管理,消除舍内和活动场积粪,对于患病羊活动的圈舍、场地以及接触过的用具用20%漂白粉彻底消毒,同时对于健康羊群加强实验管理,避免应激,及时补充矿物盐和亚硒酸钠VE,有效防控疾病发生。

随着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于羊肉食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故对于羊群养殖管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保证羊自身的安全及肉质。如果羊只自身存在疾病或质量问题,一旦被人体食用便既有可能对其消化道及健康安全造成威胁,严重时可能会引发相关传染病等,威胁人群安全。故而对于羊只饲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必要进行提高,以保证羊群健康成长为重要标准,而羊巴氏杆菌疾病作为羊只饲养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一旦在羊群中大范围传染,不仅会影响羊群的生命安全,也会对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在羊群养殖过程中做好诊治及相关预防工作,从而在降低疾病发生的同时,确保羊群健康。

猜你喜欢

羊羔氏杆菌病羊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怀揣羊羔的老人
羊咳嗽怎么治
做一只永远欢跳的小羊羔
小羊羔大跳高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十招巧识病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