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与治疗

2018-05-04黄志亮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乙型流行性脑炎

黄志亮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猪养殖产业健康安全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虽然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但因为猪群中存在隐性带毒猪,会反复感染猪群,导致治疗效果低下,猪群净化不佳,严重危害猪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意义重大。

1 流行病学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动物,人类也可以感染该种病毒,其中以猪、马为主,马最容易感染,人次之,但以猪数量最多。人、畜、禽类动物感染该种病毒后常呈现隐性经过,感染后出现典型症状者较少。该种疾病主要通过库蚊叮咬进行传播,蚊子是该种病毒的中间宿主。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具有典型的季节性,通常以蚊子繁殖较多的夏秋季节最容易发生。该种疾病感染率较高,但致死率较低。新疫区常常呈现地方流行,病情较为严重,随后病情逐渐减轻,最后发展为无典型临床症状的隐性带毒猪。

2 发病经过

2015年山西省平定县一养殖户向当地兽医站报告,他养殖的猪群中出现异常情况。主要表现为仔猪出现神经症状,体温升高,妊娠母猪出现突然流产,公猪睾丸炎症病变。接到求助后,兽医立即赶往养殖场,到场后发现养殖场出现了1头病死猪。通过对饲养环境调查发现,该养殖场饲养条件较差,卫生环境不良,猪场中存在大量蚊蝇。结合整个发病经过,兽医怀疑是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确诊之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很好的控制了病情,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

3 临床症状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潜伏期在3~4天,临床上几乎不会出现脑炎症状,多数呈现隐性经过。仔猪感染该种疾病后,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1度,呈现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直至废觉,粪便干硬呈现稠状,在粪便表面附着有灰白色的黏液,排尿量减少,尿液呈现赤黄色。有的患病仔猪发病后,后肢出现轻微麻痹,行走不稳定,随后关节肿大,出现跛行。公猪发病后,常常表现为睾丸炎症,睾丸肿大为原来的一到两倍,主要出现一侧睾丸肿胀,触摸肿胀睾丸有温热感和疼痛感,发病3~5天后,肿大睾丸逐渐变小变硬,萎缩后失去配种能力。妊娠母猪感染,该种疾病后主要表现为妊娠后期突然流产或早产,产下死胎或僵尸胎。母猪流产前精神沉郁,烦躁不安,体温升高到40度以上,流产后症状减轻,食欲和体温恢复正常。

4 病理学变化

流产胎儿主要表现为脑部水肿严重,皮肤下存在红色浆液性浸润,肌肉呈现水煮样,腹水增多。病死猪、肝脏、脾脏、肾脏存在坏死性病灶,全身淋巴结系统肿大出血,切面多汁外翻。肺脏水肿严重。流产母猪出现子宫黏膜出血充血现象。公猪病变位置主要在睾丸,睾丸出血,并存在小坏死病灶。睾丸萎缩后与阴囊粘连在一起,不能正常分离。

5 实验室诊断

无菌环境下,采集典型临床症状患病猪新鲜血液、流产胎儿脑部组织,制成触片后,用火焰固定,经革兰氏染色,干燥后镜检,未发现被阴性或阳性染色的致病菌。将病料接种到普通琼脂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上,37度恒温培养48小时,在上述两种培养基上,未发现致病菌生长。将采集到的血清和猪乙型脑炎病毒、猪瘟病毒、猪蓝耳病毒、猪细小病毒病病毒进行血清凝集试验,结果显示猪乙型脑炎病毒阳性,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病病毒血清检测阴性。最终确诊为猪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6 防治

6.1 治疗

目前猪乙型脑炎病毒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用降低颅内压,调节大脑机能,缓解中毒症状为主要治疗原则。针对典型临床症状,患病处使用20%的甘露醇注射液,按照体重每公斤使用2g,30%的安乃近注射液5ml,病毒灵注射液按照体重每公斤使用2mg,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和上述药物混合均匀后,一次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使用三天为一个疗程,缓解颅内压。同时使用2.5%的氯丙嗪注射液,按照体重每公斤使用4mg,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续使用三天为一个疗程,调节大脑机能,预防继发感染。采用上述治疗手段,有1头猪治疗无效,死亡,剩余患病猪恢复健康。患病猪恢复健康后,采用血清诊断方法,对猪群中的隐性带毒猪进行全面检测,检测出隐性带毒猪后,将患病猪扑杀无害化处理,逐步净化猪群。共淘汰隐性带菌猪2头。

6.2 预防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危害巨大,尤其是对猪繁殖性能影响十分严重,而临床上又缺少该种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控该种疾病在猪群中传播的重要措施。首先针对发病过的养殖场使用猪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每头份加入专用稀释液1ml,每头猪肌肉注射1ml,免疫期为12个月。同时针对猪场后备母猪种公猪,在配种前30天加强免疫一次。日常要清理好养猪厂内外的排水渠道,清理各种杂草,雨后要及时疏通管道,防止积水为蚊虫繁殖提供条件。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堆积发酵。夏秋季节,外界温度较高,湿度较大,要做好猪舍环境卫生工作,定期打扫养殖场内外环境,坚持每周消毒2~3次。选择高效杀虫剂,消灭养殖场内的蚊虫。对于种用的母猪和种公猪,每年要采集他们的新鮮血液,采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抗体监测,发现有阳性动物要第一时间进行隔离淘汰。养殖场非种用的猪群,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随机采样,发现阳性带毒猪,坚决无害化淘汰处理,从而构建健康猪群。

猜你喜欢

乙型流行性脑炎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初夏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