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8-05-04刘微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畜间病畜布病

刘微

统计分析xx旗2014~2017年畜间布病监测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实行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目前xx旗布病阳性率在0.5%以下,使布病得到了一定控制。科学制定布病监测范围,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布病取得了一定效果。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以感染羊、牛为主人兽共患传染病,属二类动物传染病,染疫家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2015年开始,牲畜流动频繁,加之混群放养、公共草场放牧、公共水源饮水、倒场、寄养等传统的饲养方式,养殖户不注重自我保护,防控意识不强,畜间布病疫情有增长的趋势。通过大量监测数据分析,采取了监测、监管、阳性病畜扑杀、消毒等综合性防控措施,使布病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现将近几年的布病监测结果分析和综合防控措施做一浅析,仅供参考。

1 人畜间布病监测结果分析

1.1 畜间布病监测范围 对全旗的7个苏木镇、76个嘎查村进行监测。

1.2 畜间布病监测依据 《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02(琥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

1.3 布病监测数据

1.4 监测结果分析

1.4.1 畜间阳性率下降显著 畜间布病监测比例逐年增加,2015年在全旗范围内进行集中布病监测,监测范围广数量大,净化效果明显。随后两年,针对重点村100%的监测,适度降低其他苏木镇嘎查村监测比例,使布病阳性率稳定控制在0.5%以下。

1.4.2 地方流行性 全旗5个苏木镇33个嘎查村出现布病患者,其中人间布病主要集中在4个镇,呈地方流行。主要原因:一是居住环境差,羊圈、牛棚与住房相连,甚至体弱、怀羔、临产、幼畜与人一起居住,容易相互传染共患病。二是防范意识不强,没有勤洗手习惯,防护措施不强,随意丢弃胎盘、死羔现象,没有及时清理羊粪等行为容易传播病源。

1.4.3 季节性发病明显 通过统计3年的人间布病,每年的5~9月份人间布病病例增加明显,这与每年气候、产羔期、清理圈舍、疾控中心主动检测等原因密切关系。

1.4.4 有易感动物接触史的人更易感染 从表1来看人畜共患人数已显著下降;无病畜人数和无畜人数逐年增加。但在实际操作中,在人感染布病后其饲喂的羊大部分呈阳性,说明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播是途径从养殖、屠宰环节等传播。无畜户布病患者经流行病学调查,都有与羊饲养、屠宰等有亲密接触史。

2 主要措施

2.1 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利用每年的免疫时间核实每户的存栏情况及流动情况,入户率达到100%,及时掌握流产与空怀情况,及时排查疫情。及时对人患布病病例进行调查了解,科学评估布病的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

2.2 及时进行溯源灭点 根据新发人间布病病例,对其饲养的牲畜全部进行监测布病,对阳性畜全部扑杀无害化处理,并全面消毒养殖环境,同时反复开展回访性监测。

2.3 逐渐增加监测比例 监测范围:一是对人患布病户、畜间阳性户、活畜交易市场、屠宰场的牛羊、养殖园区、养殖场和所有的奶牛、种公畜全部監测。二是对重点镇、村所饲养的牛羊全监测。三是按照不同的比例对牛羊进行抽检,抽检出阳性病畜的同群羊全部进行监测。四是进行回访性监测。对检出的阳性户进行多次回访监测。按地区间布病流行程度的不同,实行不同比例进行抽监血清,按照布病防控计划每年进行两次集中的布病血清学监测。

2.4 及时扑杀无害化处理阳性病畜 采集牲畜全血分离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对确诊的阳性病畜及时进行强制扑杀,病畜尸体采取全封闭式拉运、焚烧、深埋、对病畜尸体上铺一层生石灰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2.5 全面消毒养殖环境 每年对疫点进行集中消毒3~4次,组织、指导养殖户进行消毒5~6次。每年使用消毒液30~40吨,使用生石灰70~80吨左右。在病畜扑杀无害化处理后用大型消毒车对阳性户圈舍、场地、畜体进行彻底清理消毒。

2.6 加强牲畜监管 一是加强公路消毒堵卡检疫工作力度。强化调入调出牲畜的监管,对调运的易感动物(牛、羊)必须到当地动物卫生监督站申报检疫,办理动物卫生检疫及布病监测证明,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调运。严禁无检疫证明和布病检测证明的动物调入调出,对每个养殖户签订外调牲畜相关协议并发告知书。无检疫证明、布病检测证明和准调手续私自调运牲畜(无论是旗县内外)。二是严禁从免疫区调入易感动物。严格管理免疫区的易感动物调入非免疫区,有效杜绝检测时出现假阳性畜。三是全面推进产地检疫报检单工作,检疫员没有产地检疫报检单的不准开具检疫证明。对调出的动物先由村级防疫员核实健康状况和免疫、监测情况,开具检疫报检单。

2.7 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力度 利用广播、电视、手机信息、宣传栏、宣传单(小册)将布病的危害性、防控措施、净化手段以及调运管理等相关政策告知每个养殖户,提高广大群众的防治布病的知识水平和自觉意识。同时加大对兽医人员的防控知识及技术培训。

通过流调、监测、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加强调牲畜监管、阳性户的健康畜群淘汰、宣传等综合性措施达到了自治区控制标准,并做到了流调入户率100%、监测入户率100%、阳性病畜扑杀率100%、疫点消毒率100%、回访性监测率100%,使布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畜间病畜布病
四川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形势与防治策略
山西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畜间炭疽防控排查督导工作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青海畜间包虫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
布病防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