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山地苹果建园技术
2018-05-04师栋杜芳宁张彩霞
师栋 杜芳宁 张彩霞
1 园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土层深厚、交通便利、自然灾害较轻的山体中上部建园,不宜在山体中下部坡地、通风口、川地、低洼地、槽谷地、冰雹多发地带建园。
2 果园规划
依据建园规模和具体地形,综合规划主干道、生产道路、集雨窖、堆肥场、选果场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3 整地
依山造园的坡地10~15度整成梯田面宽5m~6m或10~12m,内低外高的反坡梯田;15度以上的坡地整成5m宽,外高内低的条带。
4 品种配置
主栽品种以烟富3号、烟富10号、延长红、富士冠军、玉华早富等易于着色的富士优系为主。
授粉品种可选用嘎拉优系、元帅优系、金冠优系以及蜜脆、美味、华冠、瑞雪等新品种;也可选用海棠类专用授粉树。
配置授粉树比例不低于20%,专用授粉树不低于5%;山地水平梯田授粉树整行配置,反坡梯田、条带每隔4株配1株授粉树,缓坡地采取等高行列式配置。
5 苗木选择
选择吴起楸子、府谷海红子、八棱海棠做基砧,苗高1.2m以上,嫁接部位以上10cm处直径在1cm以上,芽子饱满无损伤;嫁接口愈合良好,无绑带;根系完整无劈裂,主侧根长度在20厘米以上的优质壮苗。
6 栽植密度
栽植的株行距为3~4m×5m,亩栽33~44株。梯田或反坡梯田、条带受地形限制时,按照地形确定行距,调整加密株距。
7 栽植时期
秋栽在10下旬~11月中旬(土壤结冻前)进行,春栽在4月中旬(苗木发芽前)进行。
8 栽植方法
8.1 挖定植坑(沟)
栽树前深翻旋平土壤,根据坡地等高线或梯田、条沟走向确定栽植行向,放线定点,利用机械或人工开挖0.8m3~1m3的定植坑,或者宽0.8m深1m的定植沟。在挖坑或沟时需将表土30cm以上的耕层熟土与30cm以下的非耕层生土在坑两边堆放。
8.2 回填
回填时要结合施肥进行。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3000公斤,三元素复合肥15~30公斤,先在坑沟底部放柠条、秸秆、杂草等,肥料与土混匀,先表土后底土回填压实,回填后及时灌水浇透。
8.3 苗木处理
第一步,将苗木地上部的分枝全部剪掉;
第二步,剪除受损、腐烂和过长的根系;
第三步,栽前将苗木根系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昼夜,使其充分吸水;
第四步,栽植时用磷肥生根粉泥浆液蘸根,其配方是磷肥1.5公斤+5g生根粉+黄土10公斤+适量水。
8.4 栽植
首先利用白灰打好定植點,定植时在定植点上挖30cm见方的定植穴,定植穴底部做一馒头形小土丘,将苗木直立其上,使根系舒展,均匀分布在土丘上,倒入准备好的一大桶水,随后边填土边提苗,栽植深度应以嫁接口露出地面5~8cm为宜。
8.5 埋土防寒
土壤结冻前,应将秋栽苗埋入土中,以利越冬。方法是,先在苗木基部朝埋压的方向做一小土堆,然后把苗慢慢压倒,接着在苗干上覆土20~30cm,将苗木全部埋严,并拍实。
8.6 放苗
次年春天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放苗。放苗最好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放苗约1/3,第二次放苗2/3,第三次全部放出。放苗后立即浇水、覆膜、栽竹竿,春季栽植为抵御早春低温、大风等不良气候的影响,也可采取栽时将苗木随即压倒埋入土中,后用秋栽放苗的方法将果苗放出。
8.7 套筒膜
春季栽树定植后立刻套筒膜,防止抽条。当筒膜内长出幼叶时,解开筒膜两端,适应3天后即可完全去除筒膜。
9 栽后管理
9.1 定干
无分支苗定干高度1~1.2m,在饱满芽段上部定干,分支大苗在中干延长头饱满芽处短截,剪口涂抹愈合剂或用薄膜包扎。
9.2 覆膜
春栽幼树定植后每株灌水15~20 公斤,待水渗后覆土封坑用地膜覆盖树盘或通行覆,留足1~1.5m宽营养带,地膜两侧、断口、破洞及苗干基部的地面撕口用土压实。
9.3 扶正中干
苗木成活后当中干顶芽新梢长到50 cm以上时,用扎带或麻绳将新梢固定在竹竿上,保持中干顺直不弯曲。
9.4 种植绿肥
实施果园生草或豆菜轮茬(即春季播种黄豆4~5公斤/亩,秋季刈割覆盖或翻压后再播种0.5公斤/亩油菜籽),种植绿肥高度达30 厘米时及时刈割覆盖或翻压。禁止间作玉米等高杆作物。
9.5 追肥灌水
5月份根据土壤墒情及时适量灌水,新梢长到10cm左右时每株追施尿素50~75g,灌水15公斤以上,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结合深翻扩盘每株施有机肥20 公斤,N、P2O5各50~75克/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