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厌学现象研究

2018-05-04洪艳萍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厌学心理厌学

洪艳萍

摘要:厌学是学生对于学习感到厌倦的心理现象,而一旦这种心理困扰过于严重就产生厌学症,后果严重。本文对厌学的概念进行界定,探讨影响学生厌学的前因与后果变量,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谈到厌学的预防与矫正,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小结与研究展望。

关键词:厌学;厌学心理;厌学症;厌学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249-02

一、引言

学生热爱学习,應该如人之爱吃可口饭菜一样正常,亦或人之爱美之心一样的普及。但是,笔者无论从文献查阅还是从调研的实践中发现从小学到大学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存在一部分人产生了厌学情绪,严重的情绪困扰会导致学生产生逃学行为,当然为此辍学的学生也不少。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高中生中有84.6%的学生有过不想上学的想法,有10.1%的学生经常有“不想上学的想法”。张军调查大学生厌学情况,发现“60分万岁”和“学好学不好无”所谓这两项之和为40.6%,“不感兴趣的课干脆不上”和“人到了心不在课堂”这两项之和高达55.7%。

二、厌学的定义

所谓厌学是指学生对于学习感到厌倦的心理现象,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厌烦学习生活的情绪体验。

从心理层面讲,学生不想学、不喜欢学习,甚至厌倦或厌恶学习。

从行为层面讲,学生不主动学习,消极对待学习活动,出现逃课、逃学行为。重度厌学的学生产生厌学症,这已经不再是学习的心理品质问题了,而是个心理问题。学生为此内心焦虑、灰心、沮丧、恐怖、痛苦不堪,从而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弱化学习意志,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

三、厌学产生的原因分析

这种厌学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

(一)厌学现象产生的前因变量

据文献研究发现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层面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产生厌学心理。

1.社会层面

目前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毕业意味着失业,同时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未来工作上也用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功利取向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市场,很多学生家长也认同“读书无用论”,间接造成了学生功利主义倾向。以权力与金钱为核心的各种社会腐败现象滋生,也造成了学生厌学情绪。

2.学校层面

学校教育内容与教材与时代发展脱节,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学习氛围不浓,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3.家庭层面

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家长的教养方式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形成,笔者根据近10年的大学生咨询实践发现部分大学生有较严重的人格问题,例如神经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均与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不断争吵不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关,甚至很多大学生的家庭是破裂的。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如何能静下心来学习。

4.个人层面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尤其是上了大学更是失去了努力的方向。高中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不断给他们灌输这样的观点“大家高中苦点,累点不要紧,考上大学就解放了。进了大学就上了天堂一样,想干什么干什么。”而其实大学才是学习的最黄金阶段,我们专业知识的储备,人生未来职业生涯的筹划,眼界的开拓,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大学期间去努力拼搏,去开拓。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高,没有崇高的学习目的,遇到困难挫折很容易放弃。学习目标缺失:学习习惯不好;大学学习适应力低,学习方法欠缺;自律不强,缺乏学习主动性;自信心不足;恋爱、交友等情感问题带来的厌学;心理健康问题,网络成瘾等。

张履祥等人研究发现内向、情绪不稳定、强精神质个性的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内向型学生往往表现出孤独缄默、胆怯自卑、警觉多疑、好幻想,情绪不稳定型学生则显得冲动、难以自制、焦虑、紧张、往往又抑郁、多疑、好幻想。这些不良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到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灵活度和平衡度,从而使学生知觉、记忆、思维的功能受阻,使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最终引起学生的智力品质和学习效率、行为的下降,从而导致厌学情绪和行为。

(二)厌学现象产生的结果变量

厌学心理一旦产生,将在学生心理层面,行为层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1.心理层面

学生厌学会产生学业倦怠,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从而产生疲乏不堪,精力丧失的感觉;对学习是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自我成就感降低,经常对自己产生负性评价,甚至感到自己无法胜任学习,情绪低落、沮丧。导致自尊水平低,心理疲劳,长期处于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等情绪的反应中。

2.行为层面

厌学的学生更容易如机械、被动、应付式学习行为上表现出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如讨厌作业,不认真听课,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甚至出走、辍学,常与学校和教师的学习要求相抵触。同时也容易网络成瘾,自暴自弃。

当然厌学与人格特征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依赖性,很多人格层面的影响因素既可以是前因变量,也可以是结果变量。

四、厌学的预防与矫正

(一)理论上的策略

社会要积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学校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学校要下放学习权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学校要优化教师自身素质,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校园校风建设。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方式的创新,提供宽松成长环境的支撑。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知识结构,塑造完美人格和德行。

还有很多研究提到加强教学改革;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三观教育;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乐学;提升家长素质等。

(二)实践中的干预

文献中众多的干预方案,源于个案访谈基础上制定的心理咨询方案,例如箱庭疗法与团体辅导干预等,探讨出心理咨询的干预是有效的,改变学生认知就改变了他们的行为,他们有能够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得到提升,重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缓解厌学情绪,减少厌学行为,进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研究小结

第一,国内外研究取向上差异明显。

通过国内外文献比较,我们发现国内关于厌学现象的研究集中于原因与对策研究,定量研究取向比较多,利用问卷调查中国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对策。

而国外文献研究倾向于定性研究,通过访谈、问卷针对厌学学生个体或某特定群体深入探讨导致其厌学行为产生的综合因素,从而量体裁衣做出改变学生厌学行为的有效的计划方案。

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比较缺乏,今后我国需要在这方面加强研究,期待也能针对不同个体厌学心理差异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改变计划方案。

第二,许多论文重复探讨厌学的原因与对策,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当前对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缺少操作化的定量研究。很少去深入地揭示学生厌学的内心心理机制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厌学?什么原因导致的?当时的心理状况如何?后来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怎样的帮助才能让他们从厌学状态中走出来?通过这样深入的研究真正走进厌学学生的内心世界,探讨出从开始到结束,他们一系列的心理发展变化状况,从而找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厌学的发生或一旦发生,能够尽快帮助他们走出厌学的心理雾霾。

第三,对厌学情况的研究,缺乏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建立研究的链接。更不要说这些心理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探讨了。例如学业倦怠究竟是厌学的前因变量还是结果变量亦或是中介变量?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具有的人格特征等又是如何影响厌学心理的?这些均缺乏深入的研究。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发展的新态势,当代学生学习也呈现了新的特点,因此了解学生厌学状况,让我们社会、学校、家庭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缓解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厌学心理厌学
浅析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疏导对策
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克服 “厌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