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2018-05-04李珍

青年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未来趋势

李珍

摘要:近年来留学国外低龄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幼年或少年时期接触国际教育,国际教育理念备受推崇可见一斑。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努力探索适合未来教育的发展模式,他们主张让孩子“独立思考、勤于实践”,抛开课本向“生活”、“自然”中寻求知识,这类教育的创新模式蔚然成风,很多教育投资机构也对其趋之若骛。然而,中国上下千年的历史文明和中华大地万物生灵,就没有供孩子们学习和实践的土壤吗?在未来,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而知识的积累也必不可少,如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下,兼顾“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是我们值得思考的话题。本文参考了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教育模式,以及国内教育先驱的亲身实践,加之作者自身经验对上述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对目前国内教育改革发展有些启发。

关键词:教育创新模式;未来趋势;中西方教育理念

一、在困境中思考

曾几何时我们头埋《五年考高三年模拟》的题海之中,硬着头皮死啃成吉思汗的生卒年,掰着手指头算西五区到东八区时差到底是加13还是减13……那种想撞南墙的心情至今历历在目,于是我们不禁一遍遍问自己,成吉思汗跟我有什么关系?不知道时区的算法会买机票就行啦,背这些干嘛?什么时候能让我尽情的玩儿一会儿呢?

每个人都会给你同样的回答——中考!高考!是的,没有人喜欢考试,亦如你我,横在我们学业道路上这几道坎很多人都经历过,这几年“考试机器”这样的论调不断被“自选课程”、“翻转课堂”等花样翻新的授课形式掩盖了“锋芒”,但孩子们就真的解放了吗?

在我们对国内传统教育质疑的时候,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笋般悄悄地冲击着传统教育体制,中、高考人数逐年递减,留学国外低龄化趋势明显,影视剧《小别离》中几位家长对孩子未来教育道路的纠结与困惑,无一不反映出当下人们渴望跳脱出现有教育困境的期盼与挣扎。国内、国际两种教育理念难道真的不可以“鱼”和“熊掌”兼得吗?

二、聚焦世界的目光——如何兼得“鱼”和“熊掌”

最近一篇微信推送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未来教育的趋势,这些学校,有的是全日制的,有的只是一个项目(Program),但都强调“独立思考、勤于实践”这个很朴素的教育理念。这让我想起中国历史上著名思想家、行动家王守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哲学思想。例如:美国的ALTSCHOOL连锁小学,在这里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被否定,学生被鼓励,不单单做一个问题解决者,更是一个问题发现者(not just be a problem solver,but a problem seeker.)另一所是美国的Tinkering School,这里没有课程,没有考试,只有工具——木头、钉子、绳子、轮子,和木匠所需的各种电动工具。Tinkering School的口号是:想、做、修补(Think,Make,Tinker),因为学校的创始人相信儿童在动手操作和建设的过程中,能学到无可取代的经验和真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芬兰的Me & My City项目是將小学教学大纲和体验式教学创新性的融合。目的是在未来年轻人能更好地去发现和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而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建立了一所创新理念学校印度的河滨学校(Riverside School),一所以“化知道为做到”为教育理念,相信孩子可以改变社区和世界的学校。

纵观以上四所学校,虽然规模都是不大,但是我们能发现未来教育是“鱼”和“熊掌”、“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趋势,柏拉图是“于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的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在国际学校(IB授权学校)授课的几年间,我从最开始困惑于“没有课本怎么上课?”,到“这个主题如果用课文会不会太束缚,找几个新闻来会更有意思。”这样的惊喜与兴奋,作为一名教师,前后的转变让我逐渐找到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的满足与成就感——孩子真正的在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兴奋之余我也在思考,西方教育中这些基于项目(Program)或概念(Concept)的教育模式,是否有足够的知识量做支撑?以我们学校“母语班”的学生为例,课时量不足,重视度不够,没有系统的中文学习资料,导致在进行项目(Program)探究时,新颖的想法没有能够支撑的语言文字基础,出现了表达苍白,错字连篇,中英文混杂的窘境,所有的这些都是国际教育中暴露出的短板。而当中表达流畅,条理清晰且书写工整的作品多出于由本地小学中途转来的学生,但往往其中又欠缺一些“奇思妙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教育理念以及实践结果的一些差异:中式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西方教育偏重思维的启发。

那到底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放弃国内教育一头扎进炙手可热的国际教育大潮?固守本土教育两耳不闻“国际”事?其实找到当中的平衡点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均衡发展,作为老师我一贯支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让孩子“学会学习”。近些年国内的“翻转课堂”开展的如火如荼,也颇具成效,尽管“翻转”的很开心,可是一遇考题也只能硬着头皮来了。学校的教育家长全力以赴去配合,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合力下成为了一名“知识”丰富的人,最近人们常常调侃自己的人生巅峰是18岁高考那一年,那些“知识”出现在他们最好的年华里,然而随着岁月流逝也就很快被淡忘了。

让孩子成为一名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而不是单纯的“接受者”,从“记住知识”到“学会学习”,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兼得“鱼”和“熊掌”,这条路虽然曲折但依旧有法可循。

三、一线教育者的实践——打通孩子们的“任督二脉”

我所在的学校是Ⅲ国际文凭组织认证学校,在Ⅲ教学框架下,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就是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对一个个主题进行深入探究,最终得出成果,并对成果进行展示。国际学校的中文课程,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评估模式都与公立学校的语文课程有着截然不同的轨迹。以2016年11月的IB DP(年龄段等同于国内的高中阶段)中文考题为例:两篇文章都以“童年”为题,一篇为罗大佑写的歌词,一篇是2016年香港世界宣明会的广告。要求学生们需要分析、比较、识别两篇选文,并评论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以及其相关背景、读者对象、写作目的和文体风格特征等方面的意义。然而完成这样一篇评论的深度与广度不亚于一个大学生或者研究生的知识储备。又或者IB PYP(年龄段等同于国内的小学阶段)三年级的探究主题为:人们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并传递人类自己的独特性。整个探究过程由家长、老师、学校、社会提供资源、方法和平台,学生们需要整合多学科知识,以报纸、杂志、新闻、古诗等为载体,遵循探究循环图,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得出自己的探究结论,并予以展示。整个过程,孩子们打通全身“经络”,从不同维度出发,他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不仅学到了相关知识,也体验了甚至掌握了一两项技能。

在国际教育体系之外,我们的本土老师也在努力探索这样一条“鱼”和“熊掌”兼得的道路。

以“万物”为师,学“天地”之精华,2016年的“全人类教育奖”提名者钱锋老师,创造性地打通学科边界,创设“万物启蒙”课程,开启了丰富的项目式学习。钱锋曾担任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年级负责人,他所在年级级部口号“创造童年价值”中的四个面向:成长、社区协作、全球视野、通识教育(Growing-Group work-Global view-General education)。庄子曾经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也是钱锋所最推崇的一句话,他的万物启蒙如今已经遍地开花,得到很多学校尤其是国际双语学校的认可。在上海市民办协和双语学校虹桥校区的中文母语探究课程中,就以“米”为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跨学科通识学习,其探究的主题为:食物系统对社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米是中国人主要食物之一,主题从自然界的物象出发,以物一器.道”的逻辑,引导孩子探究‘自我-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发孩子从童蒙之出对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本源的感悟。孩子们从体验田间农作,到了解“犁的演变”;从查找稻米分布到探究米字旁的汉字本源,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真正的将“米”的知识内化,最后产生出行动,与“粒粒皆辛苦”产生共情。而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鱼与熊掌”兼得的佳例吗?

四、结语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正在积极探索,试图寻找到一种“平衡”的模式,让学习成为一件自然发生的快乐之事,其中不乏前文提到的几所创新模式,他们的成果虽然有待检验,但不难看出,孩子们乐在其中,也学在其中。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的土壤营养丰富,相信中国的教育者会在探索的过程中,因地制宜,从民族的血液中汲取更适合中国孩子的学习模式,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猜你喜欢

未来趋势
个性化信息服务与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创新发展趋势
试述科技发展的渊源与未来趋势
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趋向分析
浅谈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