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钢琴曲《滇南山谣三首》的创作与演奏解析

2018-05-04费昕舟

青年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跳音滇南钢琴曲

费昕舟

摘要:《滇南山谣三首》是当代一首十分有名的中国独奏曲子,该作品将具有特性的民族音乐与钢琴艺术完美融合,本论文主要从钢琴曲《滇南山谣三首》的创作解析与演奏要点这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创作解析包括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以及创作特征分析这三个方面,演奏要点包括对跳音、连线演奏以及踏板的运用。这首曲子把中西方的艺术之美有机的结合起来,本文力求能够为中国钢琴曲的创作以及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以及参考的根据。

关键词:《滇南山谣三首》创作特征演奏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算起,在中国的音乐领域当中,人们就渐渐开始掀起了把民族乐曲经过一定的改编成为钢琴曲的热潮,也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开始将钢琴音乐与民族音乐融合起来,一些作曲家在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寻找可以创作的素材,目的是为了让传统的民族乐曲在融入了一些新的素材之后变得更加具有活力与生命力,从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钢琴曲。这首钢琴曲以其纯净质朴的音乐及其独特的民族音乐意境,不仅在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评选中获奖,也被编入考级教材,得到了许多钢琴演奏家和普通演奏者的喜爱。

钢琴曲《滇南山谣三首》独特的艺术特点以及演奏技巧,在对该曲子进行演奏的时候,演奏者不仅仅要具十分专业的音乐修养和较好的钢琴演奏水平,更要求表演者对于钢琴曲《滇南山谣三首》艺术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该音乐的艺术性有着深刻的认识,此外还要对音乐的演奏技巧有一定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该作品的情感内容得到完整的体现。

一、《滇南山谣三首》的创作与美學特征

(一)《滇南山谣三首》的创作背景

张朝先生音乐创作涉猎面广泛,包括交响乐、民族器乐、室内乐、舞剧、钢琴曲、歌曲、影视音乐及大型广场艺术音乐等,不少作品在国内外获奖。由于张朝先生出生于云南,童年时代深受滇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其中一首钢琴作品,组曲《滇南山谣三首》以云南彝族民间音乐为基础创作而成,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少数民族原始心灵的独特感受。该组曲由《山娃》、《山月》、《山火》三首小曲组成,以滇南少数民族的山区生活为背景,构出一副美妙的音画,每一首都个性鲜明,色彩情感对比强烈,并相互呼应。

(二)《滇南山谣三首》的曲式结构

《山娃》是一首复三部曲式结构的钢琴曲,采用了滇南文山彝族独特的调式与音调,句法工整的旋律像是民歌但又不是民歌的翻版,描绘出彝族孩童在山间玩耍嬉戏的画面,展现出活泼可爱的情绪特点。(图1)全曲以两组装饰音的和弦与下行华彩的引子展开,引出贯穿整曲《山娃》的跳音伴奏音型。第一部分的第一乐段点出全区的主题,第二乐段则是前一乐段的上四度变化重复;第二部分则是左右手旋律的呼应,就像是孩童在山里互相呼喊与应答;再现部分又引子连续的上行华彩引出来,将整曲推向高潮。全曲的尾声与引子形成呼应,材料与引子相同,和弦模仿弹拨了乐器的效果。

《山月》结构较为特殊,可看作是复杂化的二部曲式。开头先以八度的引子展开,进入A段,这一乐段右手旋律十分具有歌唱性,左手以衬托呼应的方式进行,旋律仿佛在一问一答;A乐段重复一遍后,进入B乐段,B为A的自然展开,这一乐段具有复调式的色彩,主调、复调手法交替使用,以及切分节奏的运用,无一不带给这首乐曲灵活的色彩与独特的韵味;最后尾声部分采用A的主题材料结束,色彩恬静幽雅。

《山火》为复三部曲式结构,整曲节奏精炼简洁,具有彝族歌舞独特的风格,围绕着切分这一节奏主题展开。前7小节为引子部分,以下行的三度模进的音型构成;第一部分的主题材料欢快鲜明,加之切分音节奏、托卡塔手法,再与撒尼音乐中最富特色的三、六度音程相配合,展示出鲜明的彝族舞蹈音乐风格吲;第二部分采用切分节奏单音旋律与和旋跳音的交替进行手法,让这一部分更加具有趣味性;再现部分采用了AB两部分的主体材料,为综合性再现。结尾部分又运用了引子的材料,音响色彩浓重与强烈。

(三)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看《滇南山谣三首》的创作特征

在《滇南山谣三首》这部作品中,张朝先生从数个方面完美地展示出他与众不同的艺术特点,三首乐曲互相呼应,并且给予我一系列想象与联想。

在模仿性上,《山娃》采用跳动性的音型,仿佛在模仿民间的弹拨乐器,可以有助于增强整个乐曲的迂回性,向演奏者展示具象的画面,勾勒出孩童在山野间玩耍嬉戏的场景;在象征性上,作者在《山月》这首乐曲的内容创作上,用具有旋律性与歌唱性的音型,象征出如同月光照射下湖面的倒影一般,仿佛是人们在月下窃窃私语,同时在歌唱性与旋律性里融入了叙事与装饰化华彩,但仍然不变它最初的旋律性;在暗示性上,往往与象征性和模仿性联系在一起,进入《山火》后,作者的创作思维展现极大的变化,在上声部灵动的旋律下加上巧妙的和弦,用切分节奏音型暗示展彝族火把节跳跃感的场面,通过跳动性的声音现象造成明快和充满生机的气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作者在这首组曲采用的创作手法极为丰富,不但将整首乐曲的和声变得饱满、其结构变得紧凑,还将滇南地区的民族风情向世人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滇南山谣三首》的演奏技法

(一)对跳音的演奏把握

在跳音的演奏方面极为重要,因为它贯穿整首《山娃》,作为《山娃》唯一伴奏织体,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是在模仿民间传统的弹拨乐器,充满灵动和跳跃感。弹奏者需要记住在弹奏单音跳音时,在确保跳跃性声音的同时还要凸显流畅声音,与连线部分形成对比,同时弹奏时值要短,在十六分音符的地方,应弹奏均匀,与左手的下行半音极进音型衔接好。

在《山月》里,我们可以发现开头的引子部分也是由跳音组成,不过与《山娃》不同的是,这里的跳音需要一种似连非连的演奏方式,慢下键,音却要沉到底,带给我们一种宁静却洋溢着荡漾感的音响效果。

最后一首《山火》也有跳音,最为独特的是在主旋律十六分音符之后,所以,在演奏这些跳音的时候一定要轻巧,突出后面标记的重音部分,从而形成彝族歌舞特有的切分效果。

(二)对连线演奏的连贯性

连线可说是所有钢琴曲都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这首《滇南山谣》的连线重点体现在《山月》里。《山月》是三首曲子最具有歌唱性和旋律的一首,因此,要合理灵活地运用指法,在演奏者演奏这首《山月》的初期,很容易会忽略到这一点,使得右手主旋律部分的音响效果不够连贯,(图2)尤其是在六连音出现的部分,除了要突出主旋律的同时,还要结合抬大臂将其进行分句,灵活运用指法,使得旋律声部更为连贯。

(三)踏板的运用

在演奏这首曲时,要求踏板与和声节奏紧密地关联起来,尤其是在《山月》里基本上是每一句旋律都需换一次,但需要留意踏板和跳音演奏的整合。如果演奏时演奏者踩踏板踩得太深,则声音缺乏了左手织体似连非连的摇曳感;反过来如果踩得太浅,则钢琴声的持续性又达不到标准。因此,弹奏时要求重视从声音的美感为起点探索恰到好处的踏板深度,另外要留意精确记住踏板的变换位置,例如《山火》里切分节奏里的重音上与连线部分,踏板的使用会使得这首乐曲更加个性分明。

三、结语

由于钢琴曲《滇南山谣三首》独特的艺术特点以及演奏技巧,在当代音钢琴音乐中,占有重要的意义,此作品将具有特性的民族音乐与钢琴艺术完美融合,也极具研究价值。在对这首钢琴组曲进行演奏的时候,演奏者不仅仅要具有十分专业的音乐修养和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平,同时也更要求演奏者对于《滇南山谣三首》的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于该乐曲的艺术特点有了较深的理解,从注重对于跳音、连线的演奏,踏板的运用,以及对于触键方法以及力度处理来对《滇南山谣三首》的演奏技巧进行把握,这样才能将整个乐曲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完整的表现出来。

猜你喜欢

跳音滇南钢琴曲
国家在场:从清代滇南盐官营看国家边疆治理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A New Species of Trimeresurus Lacépède,1804 (Squamata:Viper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Vietnam,Thailand and Myanmar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浅谈钢琴演奏中的“跳音”技术
合理的跳音技术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及表现
春的灵感(爵士钢琴曲)
先兜后歼 大胆迂回——学习滇南战役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