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宛城区小麦苗情分析及早春管理建议

2018-05-04韦保旭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苗情肥水墒情

韦保旭

为有效掌握小麦返青期苗情,科学精准管理,争取全区小麦产量再上新台阶。近日,农技人员对我区的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播期、不同水肥管理的麦田进行了返青期苗情调查。总体看,目前我区小麦群体适宜、个体较壮、长势均衡、墒情充足,在越冬期间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出现冻害,为今年的小麦丰收奠定了基础。春季麦田管理应以肥水调控为核心,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施策,科学管理。

1 当前小麦生产苗情有利条件

1.1 返青时间有望提前,有利于延长小麦春季生长时间

根据气象预报,如果不出现极端情况,今年我区小麦返青时间有望提前,利于小麦营养物质积累,对小麦构建丰产架子较为有利。

1.2 苗情较好,便于管理。全区小麦长势均衡,越冬期一类麦田占47.54%,二类麦田占45.15%,一二类麦田合计占92.69%。与去年相比,一类苗比例减少6.2%,但二类苗比例增加6.22%,一二类麦田所占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区小麦长势均衡。群体适宜,平均亩茎数72.61万,虽然比去年减少7.58万,比前五年平均减少5.55万,但是在高产群体要求的适宜范围之内。个体较壮,越冬期平均单株分蘖2.83个,比去年减少0.49个,比前五年平均减少0.16个;单株次生根3.74条,比去年减少1.22条,比前五年平均减少0.61条;主茎叶片4.81片,比去年减少0.42片,比前五年平均减少0.43片,但是一类麦主茎叶片5.11个,二类麦主茎叶片4.69个,总体达到或接近壮苗水平。

1.3 墒情适宜,便于节水管理。今年小麦不但越冬前期墒情适宜,而且越冬期间也有几次有效降水过程,特别是今年2月12~13日全区普遍降水10~15毫米,个别乡镇达到25毫米以上,小麦墒情充足,有利于节水农艺技术的普及推广,也有利于小麦春季壮苗早发,搭好丰产架子。

1.4 冻害面积较小。虽然今年越冬气温相对较低,小麦半带绿越冬,但基本没有冻害。据区气象站数据,小麦自去年12月到今年2月16日,日平均气温0.1℃,比上年同期低1.3℃,比常年同期高1.2℃,特别是有5天日平均气温在-5℃以下,其中1月23日日平均气温达到-9.4℃。但是,由于小麦墒情好,基本没有旺苗,并且降温的同时伴随降雪,所以小麦基本没有冻害,苗情受低温天气影响较小。

2 影响小麦生长的不利因素

2.1 播期推迟,穗分化较晚

去年全区小麦播期普遍推迟,加上播种后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和日照时数偏少,冬季小麦叶片数、单株分蘖、次生根、干物质积累、群体数均少于常年,目前多数小麦品种穗分化比常年同期明显偏晚,对后期穗粒数增加不利。但是由于今年返青期有望提前,可以部分减轻这一影响。

2.2 播种质量差,明暗坷垃多

今年部分乡镇晚播麦田普遍存在抢时播种、造成整地质量差,土壤明暗坷垃大、坷垃多的情況,加之播后11~12月份雨水偏少,坷垃难以消融,导致麦田出现吊根、分蘖节与根系外露现象,易造成早春冻害。

2.3 病虫基数高,春季病虫防治不容忽视

据调查,当前小麦各类病虫害偏轻发生,但主要病虫害基数普遍高于上年及常年同期。麦田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与常年相比,发生面积增大,个别田块达到偏重发生程度,需引起高度重视。

3 春季麦田管理意见

3.1 及时中耕划锄,促苗早发

针对今年气温偏低,积雪时间长,干枯叶多的特点,锄划增温、促苗早发是今年早春管理的重点。应及时进行中耕,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对未浇封冻水、墒情较差的麦田,以及生长偏旺的麦田,在小麦返青后要突出抓好机械化镇压措施的落实,以破除板结、踏实土壤、起到提墒保墒的作用。

3.2 促控结合,科学运筹肥水

以控为主,抓好一二类苗管理。一类麦田地力水平较高,返青始期亩茎数充足,如果追肥浇水过早,会使群体过大,造成光照不足,灌浆期倒伏减产。追肥可在拔节初期进行,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3~15公斤。二类苗和晚播弱苗,冬前群体多在50万左右,还有单根独苗麦田,应及早追肥,以促为主,追肥时间提前到小麦起身期前后,亩追尿素7.5~10公斤,促苗早发。及时调查,科学管理冻害麦田。各级农技人员要在小麦返青前后及时调查苗情,如果出现死苗死蘖情况,要根据群体多少、受冻程度等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于亩茎数仍然在60万以上的,不宜过早浇水追肥,春季第一次肥水时间在小麦起身后进行。对于亩茎数在40~60万的,春季第一次肥水在小麦返青中后期进行。对于亩茎数低于40万的,要及早管理,春季第一次肥水在小麦返青后进行,冻害严重的要及时抢浇救命水。另外,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3~15公斤。

3.3 抓好科学防灾减灾

根据我区常年春旱的特点,今年小麦的旱情有可能进一步蔓延,如形成严重受旱,要及时抗旱,力争浇好适时水;同时要根据气候变化做好抗倒春寒准备。

3.4 学防治病虫草害

虽然春季小麦病虫草害的轻重与越冬期间温度的高低有一定关系,但是关系并不太密切,特别是今年虽然越冬期间寒冷,但是由于积雪时间长,所以仍然要高度重视病虫草害。重点防治锈病、白粉病、叶枯病和赤霉病。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应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75毫升或15%三唑酮(粉锈宁)粉剂100克,对水50公斤喷洒。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扬花期,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

猜你喜欢

苗情肥水墒情
加强科研攻关 推动农业增产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苗破土 查看苗情
开封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建设研究
额尔古纳市2013年春季土壤墒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