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市铁骨猪杂交组合对比试验
2018-05-04王向林
王向林
(湘西自治州畜牧工作站,湖南 吉首 416000)
猪自从被人类驯化之后,其肉产品在人类食物消费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猪肉为人类提供了高品质的蛋白质[1]。浦市铁骨猪又称浦市黑猪,是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人民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地方品种,是湘西黑猪的一个重要类群,属肉脂兼用型[2]。浦市铁骨猪遗传性能稳定、繁殖力强、耐粗饲、抗病性强、肉质鲜嫩,且非常适合山区纯种饲养,也是开展杂交优势利用和培育、新品系的亲本品种,筛选最佳杂优组合的优良地方猪种(基因)资源[3]。瘦肉型的杜洛克猪是西方现代猪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眼肌面积大和瘦肉率高等优点[4]。巴克夏猪是源于英国的培育猪种,迄今为止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以肉质优良,盛产雪花瘦肉闻名[5]。目前,世界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优质化,现代猪育种仍保持对生长速度、瘦肉率和饲料利用率的改良,此外重点加强对繁殖性状、肉质的选择[6]。本试验旨在通过以浦市铁骨猪为母本,分别用杜洛克和巴克夏为父本进行杂交,测定其初生重,对比其育肥效果,为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5年2月20日~2016年1月20在泸溪县原种浦市铁骨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
1.2 试验动物
选择体型差异不大的健康浦市铁骨猪经产母猪12头,浦市铁骨猪种公猪、巴克夏种公猪、杜洛克种公猪各1头。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分组
2015年2月下旬,将选择好的浦市铁骨猪母猪12头,集中免疫、驱虫,预饲期为15d,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试验组A为浦市铁骨猪母猪与杜洛克杂交;试验组B为浦市铁骨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试验组C为对照组,为浦市铁骨猪,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卡。
1.3.2 配种
试验组A为人工授精,试验组B和试验组C为自然交配。
1.3.3 产仔
2015年6月中旬,母猪开始产仔,记录产仔时间、产仔数、断奶活仔数。
1.3.4 选猪
2015年8月,仔猪断奶后,每组选2窝产仔数相近,产仔时间相近的进入下一饲养试验。饲喂方式:出生~60日龄饲喂开口料(乳猪料),60~120日龄饲喂小猪全价料,120日龄~出栏饲喂粗粮(玉米、糠、麸皮、红薯藤、白菜、萝卜等)。
1.4 屠宰试验
试验猪达180日龄结算育肥试验。
1.5 指标测定
测定的生长性状包括始重、末重、日龄、全期日增重。
1.6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One Way ANOVA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仔情况
产仔情况见表1。
表1 产仔情况 头
由表1可知,试验组A、B产仔总数与断奶活仔数一致,试验组C断奶活仔数比产仔总数少1头,表明浦市铁骨猪母猪与杜洛克杂交后代和浦市铁骨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后代,在试验条件下,出生至断奶无死亡,而浦市铁骨猪的后代从出生到断奶,试验条件下两窝猪仔共31头,发生一例死亡。试验中,死亡幼崽因为气喘病致死,这可能是由于基因导致的先天发育不良。
2.2 肥育性能
肥育性能情况见表2。
表2 育肥情况 kg
由表2可知,试验组A、试验组B、试验组C试验猪的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从试验猪断奶开始,试验组B体重高于试验组A,差异不显著(P>0.05),但这两组与试验组C差异显著(P<0.05)。
3 结论
浦市铁骨猪母猪与杜洛克杂交后代和浦市铁骨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后代的幼崽体质优于浦市铁骨猪后代幼崽的体质,且从产仔总量上看,前两者也略高于铁骨猪。从育肥性能方面,浦市铁骨猪母猪与杜洛克杂交后代和浦市铁骨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后代显著高于浦市铁骨猪。本试验仅从产仔与育肥方面对浦市铁骨猪母猪与杜洛克杂交后代,浦市铁骨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后代,这两者与铁骨猪后代进行对比,关于肉质的优劣还要进一步进行屠宰与分析检测试验。
[参考文献]
[1] Miller E R,Ullrey D E.The pig as a model for human nutrition[J].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1987,7(7):361-382.
[2] 陈四海,符自葵.浦市铁骨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J].中国畜牧业,2010(23):37-38.
[3] 张庸萍,彭小波.湘西黑猪(浦市铁骨猪)保护利用现状及建议[J].湖南畜牧兽医,2010(5):38-39.
[4] 章杰,罗宗刚,陈磊,等.荣昌猪和杜洛克猪肉质及营养价值的比较分析[J].食品科学,2015,36(24):127-130.
[5] 陶璇,杨雪梅,梁艳,等.巴克夏猪繁殖与生长发育性状的选育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2):40-42.
[6] 刘榜,蒋腾飞,樊斌,等.外种猪遗传改良进展与发展趋势[J].猪业科学,2011,28(9):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