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俞凯:人工智能生态,正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行

2018-05-04吴婧茸

现代苏州 2018年8期
关键词:语音个性化人工智能

○ 记者 吴婧茸

在学界,他是上海交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研究员,智能语音技术实验室主任;在产业界,他是思必驰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他叫俞凯,剑桥大学语音方向的博士,也是国内学术界“青年千人计划”里唯一一位来自智能语音技术行业领域的语音专家。

俞凯在人机口语对话交互的主要核心技术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在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100余篇。多次担任 InterSpeech 等国际会议的对话或语音处理领域主席,2014 年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颁发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进步奖,2016 年获评“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

智能交互,AI未来的“芯”途径

这些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俞凯当年的预期几乎完全一致,甚至有些地方比他预期的发展还要快。“比如,我们在2013年的时候,就提到语音交互的方向是对话。去年,思必驰发布了DUI开放平台,提供全链路的智能对话技术。从2013年到现在,我们看到了对话技术已经成为若干国际大公司追逐的主流的交互技术,同时,也是人工智能语音企业的发展方向。”

“比如说微软、百度,都把对话技术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在各种各样的报告里,我们也能够看到,智能交互式的对话并不是简单的自然语言处理,已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核心途径之一。另一个方面,2014—2015年,万物互联得到了大规模推进,现在开始全面转向物联网,在2016—2017年,物联网领域大爆发,这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物质基础。”

那在AI技术发展如此高速迭代的时代,思必驰又将做出怎样的应对呢?在这里,俞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人工智能本身是智能技术,思必驰坚持原始技术创新,拥有顶级的、国际创新能力的团队,推动属于自己的原创技术,这是思必驰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思必驰的技术负责人,基本上都是拥有教授+工程师双重经验,既有前瞻理论也有实际落地能力,这也是思必驰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保障。”

“而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在垂直场景上的落地,在这一过程中,从技术性推动的角度上看,这不单单是工程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把个性化的技术和规模化的服务能力以技术驱动的方式做好,这样能够保证在应对大规模的服务产业的课题时,思必驰会有比较大的优势。”

未来,AI发展的两大趋势

俞凯认为,未来AI发展会有两个层面的趋势。一个是深度的个性化的技术会越来越成为主流。“因为在未来,通用服务会越来越集中在那几家,并且会以比较标准化的方式提供出来,但是个性化的服务会成为稀缺产品。所以个性化的人工智能,尤其是可以自适应的、进化的、比较动态的、能够显示出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大规模的扩展应用,会成为趋势,并且越来越强调场景化、个性化的智能。

另一个则是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体系上看,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这些技术的结合会越来越多,在垂直领域的应用会成为核心方向。“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只有发挥作用进行应用,实现了人工智能+,才有可能真正体现出价值。此外,要实现行业领域的应用,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企业来讲,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单点的技术的价值会越来越小,而综合的全链条的技术,价值会越来越大。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真正的与垂直领域相结合,只有这样,价值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

打造好“高原”,方能培养出“高峰”

在俞凯看来,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水平在国际上已绝对是数一数二了。在感知技术、若干的算法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甚至领先于美国。但是在基础研究和芯片方面,中国整体的原创能力跟国际上最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属于国际先进水平。而在技术应用方面,从实际发展态势上看,中国的应用水平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应用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但在总体上,中国的基础研究水平已在国际上属于先进,特别是应用研究及实际产业应用,与第一名已经没有太大差距,甚至在一部分情况下已经处于领先。”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国内优秀的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地,为思必驰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俞凯坦言能在园区创业是非常幸运的。“园区所具有的在信息工业、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基础、应用、政策等在国内都是比较比较靠前的,对人工智能企业发展也是非常有利。所以,现阶段处在人工智能的资源聚集,并开始起到辐射效应的过渡阶段。未来能够看到的事情是,从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上来讲,需要做好打大仗、敢做大投入的准备,要打造好‘高原’,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峰’。”

人物:俞凯身份:思必驰创始人、首席科学家

AI战争的本质,是人才

“人工智能战争的本质,可能还是人才战争。”俞凯说,“它并不是一时一地的投入,它与之前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或者简单的知识密集型发展都不太一样,它需要汇集方方面面进行组合,来做重点突破。”

在人才培养方面,俞凯认为一是要加强引进,另一个是要形成相应的培训基地。“围绕苏州已有的核心人工智能生态,例如围绕像思必驰这样的平台型企业,可以开展相应的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培训。人才是多层次的,对于高端人才,主要需要依靠引进。对于中端和攻坚型的人才,可以从现有人才团队进行培养,也可以通过引进,对目前人工智能企业而言,更期待的也是,当地能够对中端人才的引进给予扶持,而不仅仅是对这个高端人才引进的扶持。”

在俞凯看来,苏州工业园区具有比较好的人才基础。“如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整个人才的体量较大,因此需要加强人工智能方向的引导培训,加强与骨干企业的合作,可以引进外地优秀的人工智能教师,可以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用这样灵活的方式,快速地在工业园区营造人才成长的环境聚集地,形成好的人才氛围。”

猜你喜欢

语音个性化人工智能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2019:人工智能
对方正在输入……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