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扬澄:无智能,不未来

2018-05-04李楠

现代苏州 2018年8期
关键词:无人驾驶园区人工智能

○ 记者 李楠

“一年前,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和相关政策,正式吹响了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集结号。这一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地陆续发布了相关政策。”

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主任孙扬澄在2018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园区在人工智能的细分领域有着扎实的应用基础,有园区在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航空零部件、医疗器械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已形成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17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了4268亿元,这离不开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技术的支撑。

园区还聚集了一批实力雄厚的科技企业,如微软苏州研究院、西门子苏州研究院、华为苏州研究院。另外,一批行业巨头如百度、滴滴、科大讯飞落户园区,一大批初创企业涌现。

这些资源,必将带动相关成果在园区转化;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高水平的语音识别、声纹识别、人脸识别、机器翻译及语义理解等人工智能能力,带动产业发展。

依托这些基础,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园区将形成产值约350亿、估值上千亿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差异化发展,与北上杭并肩前行

孙扬澄说,以区域而言,我们是国内最早发布正式的行动计划和政策的地区。我们也详细比较了这些地区的政策,以上海、浙江、北京中关村为代表,人工智能政策中对重点发展的应用场景均很明确、具体,且数量在4-6个;园区则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聚焦在智能制造领域,兼顾其他细分的应用场景。

在技术布局层面,园区侧重数据资源、应用研发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其他省市对人工智能的技术布局都与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高度一致,相比而言,园区更加侧重数据资源建设、应用研发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并做了更加明确的部署。

在政策扶持方面,园区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补贴政策方面更加细化,对人工智能的企业落户、研发、产业化、人才、众创空间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补助奖励政策细则。

在相关产业集群方面,园区强调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引进和培育并重。其他省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基本都建立在现有区域优势基础上,比如打造人工智能特色小镇;或者发挥当地高校、科研资源优势,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源地和创新型企业集聚地。

总体而言,园区的政策更加聚焦务实,我们强调了“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可操作性。并明确了六个“一”:一个专门机构,负责牵头协调推进产业发展;一支招商队伍,负责产业招商;一个产业公司,负责企业落地、平台建设等;一支产业基金,跟进产业投资;一批产业园区,加强企业集聚;一个知名产业展会,汇聚顶尖资源。通过这“六个一”,力求把相关要素资源精准聚焦到人工智能产业上,迅速地推动相关企业和产业在园区集聚。

园区是全国领先的开发区,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加聚焦和具体,在操作性上也更务实。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这些一线城市的加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竞争态势将日趋激烈。当然,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既要有危机感,更要有紧迫感。

多领域应用, 扎实走好每一步

孙扬澄表示,发展人工智能,终端还是应用,应用是关键。因此,园区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应用,主要集中在推进人工智能在制造层面的集成和应用,以及推进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社会领域的应用,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园区。

说起园区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发展,孙扬澄如数家珍。目前,人工智能细分的语音识别、机器视觉、大数据诊断等技术,已经在园区商业、医疗、制造、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应用项目落地。

孙扬澄说:在我看来,示范应用就是推动园区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和具体。我们主要抓了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智能制造建设。鼓力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制造装备升级计划,积极参与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争取各级政府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2017年,共计争取智能制造相关的各级资金5千余万元,带动全社会技改投入近90亿元。通过对具有智能制造示范引领作用、能够承担智能制造重大技术攻关工程、推动制造装备不断转型升级相关企业的扶持,园区涌现出一大批省内、乃至国家层面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金龙汽车就是很好的例子,去年金龙汽车投入了2000多万,引入三维分析设计系统。2007年开始应用ProE,CATIA三维设计软件,实现产品三维设计,对产品做仿真模拟,实现在计算机中试装、试跑。以计算机辅助计算代替人工计算,将数量大、机构复杂的运动学纳入可控范围,优化试验方案,降低测试、试验成本,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维修性。

园区现已汇聚若干无人驾驶零部件企业、无人驾驶开发平台及无人驾驶车企。博世汽车已进入L3级别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德尔福电子2015年就已在真实道路进行无人驾驶路试,滴滴在园区自建封闭测试场并已投入使用。百度Apollo平台也在全国选择部分区域开展合作。

2018年,无人机产业联盟还将与贵州开展合作,园区无人机产业同盟目前拥有会员企业32家,涵盖了农业植保、地理测绘、3D防火等众多应用领域。其他包括园区交警大队与上海国际汽车城就无人驾驶测试战略合作,通付盾与百度云的在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等金融科技AI技术服务领域的战略合作等一批项目都在接洽推进之中。

人物:孙扬澄身份: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主任

风口已来,智能城市已是可见的未来

面对人工智能风口的来临,孙扬澄说: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园区率先布局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既顺应了当前世界先进技术发展潮流与国家产业战略布局,也契合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实际,是在“有效市场”环境中积极发挥“有为政府”作用的重要表现,有利于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园区经济可持续增长。

未来,我们将紧随“行动计划”的相关指示,聚力多方资源,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发展和经营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人工智能及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制造等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多境内外科技合作的平台与机会,为苏州工业园区建成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高地贡献源源不竭的力量。

孙扬澄呼吁,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兴起已是可见的未来。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单位加入协会的大家庭,共同引导和促进园区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发展和经营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人工智能及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制造等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多境内外科技合作的平台与机会,推动园区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与其它地区的交流,整体提升园区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无人驾驶园区人工智能
我们村的无人驾驶公交
无人驾驶车辆
无人驾驶公园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