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塔克拉玛干只为棉花产业更好

2018-05-04王虹通讯员谭妍

中国纤检 2018年4期
关键词:巴州棉农棉花

文/本刊记者 王虹 通讯员 谭妍䶮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维语意思是“走得进,出不来”,有“死亡之海”之称。塔克拉玛干沙漠神秘美丽,与尼雅文化、精绝古国等远古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95年,新疆第一条沙漠公路建成通车,北起轮台县,南至民丰县,分支到且末县,标志着人们穿越“死亡之海”不再是梦。

巴州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下辖八县一市,其首府库尔勒距最南端的且末县有770多公里,中途须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巴州纤维检验所棉花质量监督科科长孙勇已经记不清自己曾经多少次穿越这条“死亡之海”。“反正从事棉花质量监督十几年里,每年都要去,棉花收购高峰期的时候,甚至每个月都要跑一趟,距离再远也要履职到位。”他说。

棉花“分级分垛”不再是传说

随着棉花加工资格前置审批制度的取消,为促进棉花纤维质量的整体提升,中纤局要求各级纤检机构依照《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履行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职能,加强质量监督,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督促企业履行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义务,重点关注棉农、纺企关心的质量问题。

2017年11月,中国纤维检验局副局长王丹涛专门前往南疆,就棉花质量监督工作进行督查和调研,督查组实地检查了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新棉质量状况与各项质量义务履行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纤检机构棉花质量监督检查与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情况汇报,并前往纺织厂调研了棉花质量的相关意见建议。

在巴州的调研中,巴州纤检所所长张雁军陪同王丹涛调查了几家棉花加工企业,看到几家企业收购的棉花都是“分级分垛”堆放,每批棉花从交售时的车牌号、交售农户到堆放位置,再到加工成皮棉后的棉包编号,所有信息都详细记录清晰明了时,王丹涛说:“这几家当地企业做得好,其他的如何呢?”

“我们巴州120家棉花加工企业都是这么做的。”张雁军说。

孙勇告诉记者:“上级领导能够给予我们这么高的评价,我内心充满感动和自豪。”近两年,巴州纤检所主动创新,不断提升自身棉花质量监督水平,为深入推进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保驾护航。孙勇简要介绍强化棉花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说:“我们在棉花收购前与辖区内加工企业签订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严格落实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要求所有企业在收购过程中必须留存每车农户交售籽棉的马克隆值检验样品和手扯长度检验样品,注明票号和检验日期及具体数值,按月保存。通过加大对棉农交售小样跟踪,核对企业收购检验票据,一方面企业可将‘双29’补贴政策准确落实到棉农,鼓励棉农和加工企业通过分等采摘、分级堆垛及加工提升棉花质量获取更好的收益。另一方面在提高检验人员检验水平的同时,可进一步查清企业是否分级试轧、分等级堆垛、分等级加工。”

“该项工作从最初只有一家试点企业做,到如今全巴州企业都这样做,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其间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和艰辛,但最终看到了成效,巴州棉花加工整体质量提升了,这是我们最欣慰的。”孙勇说。

从说服第一家企业做起

2017年,国家正式取消棉花收购加工前置审查。取消前的一年过渡期里,业内就已经展开如何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在取消前置审查后仍然保证棉花质量提升和市场平稳等的讨论。

孙勇介绍:“我们也提前针对政策改变对监管难点进行了预判,想探索出一个好的方法。恰好上级领导部门要求我们督促企业落实产业质量主体责任,引导企业提高棉花加工质量,从公证检验结果来看,影响棉花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棉花交售过程中品种杂乱,皮棉一致性差。因此,我们以此为突破口,在力促企业在棉花收购中做到‘一试五定’,分级分垛堆放籽棉上下功夫。”

“一试五定”要求企业在棉花收购环节批批试轧,手扯长度、测衣分、测水分、测杂质、测马克隆值,最后将棉花按不同等级堆放,以保证皮棉的一致性。一致性是棉花可纺性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企业做到‘一试五定’往往需要配备更多的检验人员,而且过程较为繁琐,一开始,企业因考虑成本而不愿主动去做。”孙勇介绍。

要找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容易。2016年,巴州纤检所主动找到巴州尉犁县的一家企业,该企业是一家拥有10万亩地的大型企业,一旦这家企业试行成功,会对其他企业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但最初沟通的时候,企业因增加成本和过程繁琐而较为抵触。

“当时我们反复跟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沟通,大概连续跑了一周时间,才说服这家企业先试几个垛,看到效果后再决定要不要大规模做。”巴州纤检所监督科副科长扈玉璞告诉记者。没想到效果还不错,企业一下就尝到了甜头,这样将长度、成熟度相同的棉花堆放在一起,加工出的棉花一致性明显好转,价钱也卖得高。就这样,企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2017年的时候,包括兵团在内,巴州地区所有的企业普遍采取了这种做法。

扈玉璞介绍,在推广这项工作中,我们也在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完善规则机制,对样品怎么留、留多长时间这些细节问题,随着工作不断推进开始逐渐解决。最初只要求企业对收购的籽棉检验并留样,监管部门到企业核查。但企业收购的籽棉来自千家万户,检验量非常大,如果企业实际收购了1000家农户的棉花,却只留了500家农户的样品,监督核查是很难发现的。于是,巴州纤检所在2017年调整方案,要求企业按棉农交售时的车号留样,即每车抽取长度、马克隆值等三五个样品,抽完样品以公斤为单位进行试轧,最后对加工好的皮棉进行长度、马克隆值等各项指标的详细记录。

巴州所这一做法,不仅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对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纺织业向中高端发展,对高品质棉花纤维的需求逐步提高,而棉农追求高产量、加工厂加工不够精细化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国家从2017年起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开展质量与补贴挂钩这一政策,目的就是引导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提高棉花纤维乃至整个纺织产业竞争力。

“从收购环节注重质量,可以直接倒逼棉农改变植棉思维,种植中注重棉花质量,从源头提升棉花质量。”孙勇说。

“要求企业详细记录收购棉花来源,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追溯棉花来源,精准发放补贴资金。”扈玉璞介绍。

走在沙漠公路,心中有个目标

2017年1月中旬,扈玉璞又一次开车踏上了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趁中途休息间歇,他如约给记者发来一张沿途风景照——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中,一条公路看不到尽头。他当天早上从库尔勒出发,要开12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他要去距离库尔勒最远的且末县开展监督检查任务。

由于巴州纤检所执法人员有限,不论远近,监督执法人员只能自己当驾驶员开车来回,偏偏巴州地域辽阔,巴州八县一市棉花加工企业距离库尔勒都很远,最近的尉犁县是60公里,居中的若羌县距离也有600公里。

“2017年10月份以来,我们几乎天天在外面检查,两个车不停来回跑,我的车一共跑了1.6万公里,有时候晚上值班,第二天直接从单位出发去远处监督检查,实在困就在服务区眯一会儿。”孙勇说,“但我们心中有个目标,为此,科室每个人都在不停想办法,不惜辛苦做好每一个细节。”据了解,督促企业落实“一试五定”政策大大加大了监督检查的工作量。

为此,监督检查组2017年“三进企业”。“我们必须深入每家企业,现场指导企业技术人员,宣贯政策和讲解标准,然而这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进一步对检查的每家企业落实政策的情况,现场随机抽取样品,监督企业检验人员,开展现场考核等工作,这是第二步;最后就现场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给企业3到5天的整改时间,到期时再去企业检查,直到企业技术人员完全掌握标准和做法。”

“原来,监督检查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收购的籽棉和皮棉进行核对,一般一个企业半小时的核查时间就够了。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我们每个企业至少要待一个半小时,有的甚至更长,必须一项项细节去检查,保证责任落实到位。有些重点监控企业,2017年一年我们就去过五六次。”孙勇介绍。

当然,对不积极履行质量主体责任的企业检验人员,巴州纤检所也制定了严格的处罚规则。经反复培训实在不行的检验人员,会要求企业换掉该检验人员,并下达责令改正书让企业限期改正,以此引起企业负责人和检验人员的重视;企业检验人员如屡教不改,则会被吊销检验人员资格证书,从当地检验人员名单中除名,从此不得从事当地棉花检验工作。

“我们也主动做了一些激励检验人员的事。到了11月份,很多企业的棉花检验室没有取暖设备,非常冷,检验员光着手从事检验也很辛苦。我们不仅经常慰问这些检验人员,还主动跟企业沟通,动员企业给检验室购买取暖设备,为他们创造更加舒心的工作环境,以此给企业带来更多利益。”扈玉璞讲述。

对此,扈玉璞笑着说:“其实,不论企业检验人员还是我们这些公职人员,都是为了棉花产业更好,我们心中的目标一致,也希望愉快地相处。”

记者脑中此刻浮现出了扈玉璞独自开车穿越沙漠公路的场景,也许他并不孤单,因为眼里有棉花产业更加辉煌的明天,那是他心中的目标,也是每个纤检一线人员心中的目标。

猜你喜欢

巴州棉农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农
棉花
塔城地区纤检所干部深入农田助力棉农春耕
新疆巴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巴州观赏石协会召开年会
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
巴州纤检所开展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