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陈列设计风格的多元化探讨

2018-05-03陈见欢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博物馆

陈见欢

摘要:在现阶段做好博物馆文物展示陈列的研究工作,是确保做好我国文物展示的重要保障。本文探讨了博物馆多元化的陈列设计风格,以便促进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设计;风格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123-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知识的普及,人们专业化、个性化的意识越来越强,博物馆建设也不例外。对博物馆来说,博物馆陈列设计的风格能够更好地拉近观赏者与藏品的交流距离,帮助观赏者跨越时间、空间距离,让他们能如临其境地感受藏品。由此可见,陈列设计的风格对于博物馆的重要性。

二、博物馆陈列及设计和多元化的设计风格

博物馆陈列是指以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的科学组合,展示社会、自然历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或某一学科的知识,供群众观鉴的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博物馆陈列设计是博物馆陈列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主要指的是通过视觉、听觉,运用各种技术手段、道具等展示技巧,并结合展品的文化意蘊和历史内涵,将展品最有价值、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现出来的一项技能。多元化的博物馆陈列设计风格是在传统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声光电高新技术和时代流行的审美观念发展而来的,也是博物馆在近几十年来不断发展、不断改变自身、不断融合时代潮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的重要体现。

(一)虚拟与直观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数字化时代的全面来临,博物馆的参观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实地观赏进入虚拟用户体验阶段。线上结合线下的浏览方式,高科技的交互应用,是当前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博物馆展品分为实物展品和非实物展品。实物展品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实物。非实物展品是指为了更完整、更系统、更形象、更深入地展现由实物展品所叙述的故事而专门制作的展品,包括各种造型物、情景再现和信息传达装置等,在博物馆学中通常被称为辅助展品。现在,AR技术、VR技术等逐渐开始以核心大馆为中心辐射开来,多个具备360度全场景游览功能的数字博物馆已经面向公众开放。通过虚拟技术呈现直观的、动态的、冲击力强的内容,不再仅仅是图片、说明牌、灯光结合静态实物,这是当前陈列设计的最主要风格之一。

(二)多样与组合

年代不同、风格不同的展品看似并无关联,但它们也可以进行组合展览。这并不是简单的任意拼凑,不是不含任何逻辑的排列,是一种跨越时空界限的全新创造,在兼容、对比的基础上将不同展品所反映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深刻地突显出来。把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展品组合在一起,通过一条主线串联起来,提炼组合,能够启发观众联想与想象,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例如,今年6月10月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展览,以人类的发展轨迹作为主线,精选出100件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物来展现人类在不同时期的创造力,通过文物讲述背后故事,通过实物证明人类文明的交融和影响。这样一种以多样和组合为特点的陈列设计风格在当下许多重大展览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互动与启发

当前,不少博物馆仍采用“填鸭式”的陈列形式,这种陈列只是对展品的年代、背景以及来历信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进行单调的阐述,缺乏足够的趣味性,无法有效地吸引观众。现代博物馆陈列注重启发式教育,要求展览能够吸引观众参与互动体验,使观众由被动的受教育地位逐渐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互动与启发式的陈列不仅要传递展品本身的信息和价值,更要在信息传播的基础上将有关联的知识、信息延展开来,展现更多的实物之外的内涵和意蕴,从而激发观众的好奇和兴趣,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地探索知识。

三、博物馆多元化陈列设计风格的实现

(一)陈列设计上的创新

多元化的陈列设计风格首先源自于陈列设计上的创新,通过创造出不同以往、不落窠臼的展览才能更好地表现展览个性与展品内涵,从而吸引更多的参观者,扩大博物馆的人流量,达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文化、传递思想的目的。创意是陈列设计的重中之重,一个新颖的创意陈列不仅需要鲜明、独特、有趣的主题,还需要合适的陈列形式、符合主题的展品与之相匹配。这就需要陈列设计人员具有创新力,跳出原来固定、重复的思维藩篱,突破已有的设计思路,创造出美感与新意并存的展览,在吸人眼球的同时传递美与知识。

(二)新的陈列形式与先进的陈列技术手段的运用

博物馆内最常见的陈列形式是静态陈列,它以实物、模型、图片配合灯光、说明牌为主,这种陈列形式是现今各大博物馆陈列最为常见的陈列形式。由于这种陈列屡见不鲜,往往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形式上也较为单一,缺乏足够的趣味性,对青少年和年轻观众吸引力不够,观众体验并不理想。近几年来,随着声光电高新技术的发展,以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动态陈列逐渐普及开来。所谓动态陈列是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将图像、声音、实物等多种元素结合起来,将展品背后历史故事或自然原理展示出来。通过动态陈列,借助声光电高新技术,如多媒体立体显示技术(4D电影)、动态半景画演示技术、幻影成像技术(AR、VR)等,使之与展品相配合,生动地再现各种场景。这不仅能在视觉、听觉方面带给观众极大的冲击力,更能实现观众与展品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进一步增加展览本身的趣味性、增强观众的体验效果。动态陈列形式的兴起主要归功于新的陈列技术手段的运用,但如今最大问题是不少博物馆尚缺乏精通这些新技术的人才,甚至有些博物馆还未意识到引进这类人才的重要性,这些因素对博物馆多元化的陈列设计风格的实现起着不小的阻碍作用。

(三)色彩与灯光的应用

在陈列展览中,色彩与灯光发挥着呈现视觉形态与烘托场景气氛的重要作用。一个具有良好观感和独特美感的展览,必须要将展品、灯光、场景背景色在特定的展示空间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进而营造出符合展览主题和设计理念的空间效果。并不是所有的展览都可以利用声光电高新技术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一些以珍贵历史文物为主的展览焦点仍在展品本身,这个时候色彩和灯光的使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将色彩与展品、色彩与背景和谐地搭配在一起,营造出贴合展品的特有观赏氛围,这是多元化的陈列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

陈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主要与灯光色彩、场景背景色有关。没有光也就不存在色彩,而各色灯管本身放射出来的色彩不仅用来照明,也用来渲染气氛,提高展品的视觉冲击力。场景背景色的明暗、冷暖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展示空间的视觉舒适度。注目性是色彩最主要的特征,往往注目性较强的色彩会产生较强的视觉感染力,而注目性过强的色彩由于过于鲜亮容易分散注意力、造成眼睛不适。展览中的实物由于年代久远、破损等原因,需要借助灯光色彩提高视觉感染力,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展品本身的“缺陷”。强弱不同的灯光在不同的实物展览中有着不同的应用。书画文物展览中的灯光多柔和,战争、军事等方面的图片及文物展览多用明亮的灯光。使用色彩不同、亮度不同的灯光,能够达到不同的陈列设计风格,陈列人员对灯具、色彩的了解在这个时候就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之下,任何一个博物馆的展品,其陈列展览都需要一个充实、调整、改进期,否则所设计的内容会很快被时代所淹没。因此,设计人员应不断多元化的创新博物馆陈列的形式设计,多融合现代化的元素进行设计,进一步促进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去博物馆shopping
博物馆里的“潮应用”
『博物馆之城』如何建?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流淌在水上的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