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艺术要符合大众审美的重要性

2018-05-03刘可新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艺片工笔画技艺

刘可新

摘要:河北省宁晋县被称为“工笔画艺术之乡”,不但有专门的工笔画学校教授这门艺术,还有大大小小的工笔画作坊以此技艺来谋生,近几年工笔画艺术盛行,但是对于这种大众口味的艺术很多人却褒贬不一。本文通过讨论高雅艺术与大众化口味艺术之间的关系,以河北省宁晋县的“工笔画艺术品”为例,论证了艺术要符合大众审美的重要性。

关键词:工笔画;大众审美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19-01

一、艺术不应该只有“阳春白雪”

艺术常常被定义成一种“阳春白雪”的境界,我们常说曲高和寡,艺术也是这种道理,太过高雅的艺术则很难被大众欣赏,从而导致艺术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播。高雅艺术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它可能会引领一个潮流,但是也因为它的独创性而导致了其价格高昂,比如說欧洲传统的人物肖像油画,这些油画虽然流传至今,可是它们绝大部分都是为贵族和宫廷而创作的,普通的民众并没有这个消费能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越是有钱的人越能消费的起艺术,而艺术也只能被有钱人欣赏,这样就阻碍了艺术的传播,艺术变得很难平民化。

宁晋的工笔画艺术虽谈不上是“阳春白雪”,但也绝非是“下里巴人”。现在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对艺术品的要求变得更加丰富,这就刺激了画师们的创作欲望,在不断的学习着更高的技艺,工笔画的畅销同时也向国人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魅力,吸引了更多的人从事这个职业,同时也提高了国人对艺术的热爱。

艺术首先是一种技术,古代人一般都“技”、“艺”不分,但并不是说这两者之间就毫无区别,人类赞赏和崇拜高超技艺,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本能,如果技艺能达到这种境地,就可以称其为艺术了。这些工笔画画师们的技艺传承也如同欧洲师徒相传的美术教育模式一样,与之不同的是,这些画师是更加实用的美术人才,他们可能不是在单纯的创作,但是他们的作品能够成为商品而受顾客的追捧。

二、艺术的审美应该顾及大众口味

文艺复兴之后,艺术流派开始变的多元化,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一直发展至今,继毕加索之后,抽象艺术得到了热捧,但是也有很多抽象艺术是在哗众取宠,因为抽象艺术并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它是观者对作品的一种主观意义上的感受,如今不少人觉得一些抽象作品实在是晦涩难懂,这些作品有的是作者确确实实经过一番精心布局所创作,有的却是在浑水摸鱼,更甚者认为只要画的让人看不出是什么就是好的,这其实是艺术审美的一个不良趋势。正如清代文人龚自珍在其作品《病梅馆记》一文中对当时社会赏梅标准的一段描写“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赏梅固然以其体态为首但也不可矫枉过正。

电影分为商业片和文艺片两大类,文艺片常常被认为是叫好不叫座的,因为其表演内容叙事性不够强且情节发展缓慢,重于表述人物内心,这是大部分为了娱乐生活而观影的群众所不能接受的,而商业片往往却能得民心,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商业片都是值得推崇的,但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问题,人们往往喜爱他们能够欣赏的事物。

但是文艺片也不是不能做到贴近观众,像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第五代导演之一张艺谋,他所拍摄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菊豆》等优秀影视作品都取材于农村,都带有一定的文艺色彩但是又不失商业性,无论是电影故事情节还是画面感都做的相当精彩,这就是做到了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

三、艺术能够得到传播的要素

纵观历史,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作品所展现的不管是雄伟壮观的秦始皇陵还是巧夺天工的马踏飞燕;不管是微妙传神的《洛神赋图》还是惟妙惟肖的《簪花仕女图》;不管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无不体现这“眼光向上”的原则。这些艺术纵然精妙绝伦,但它还是少数艺术家“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真正的消费群体也只能是封建统治阶级,因此凡画作收藏者非富即贵,直到现代通过多种媒介传播才是其为大众所详。

若想让艺术真正的到传播,那么就要让人们喜爱它,宁晋的工笔画能热销这并不是偶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1)工笔画作品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符合了大众的审美标准。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而这又与民众所喜好的画作能反映物体的真实性不谋而合。(2)现代的画廊分工经营运作模式大大降低了工笔画的制作成本,但是又不失艺术品本来的手工特点,使艺术品更加贴近了普通而又庞大的消费群体。工笔画作坊绘制出的作品以佛像、仕女图、各种花鸟鱼虫图为主,这样的作品虽常见却深受消费者喜爱,又能消费的起,悬挂于室内不但装饰了房屋又彰显了自己的艺术品味。

四、结语

我们常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艺术发展到最后究竟应不应该再回归到生活当中呢?若艺术一直保持着一个高姿态,我想最终它也会慢慢被人们忘记。

猜你喜欢

文艺片工笔画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消费社会下电影的发展现状及文艺片出路探析
工笔画作品
工笔画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小学工笔画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粉红荷花工笔画法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