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领语文教学走进新时代
2018-05-03虞迎君
虞迎君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还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言堂”、“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严峻挑战。当我们沉浸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迷恋于学生“变化多端”的“自主”探究时,当我们沾沾自喜于学习的喧嚣热闹情景时,是否发现“自主”无度这一令人尴尬的现象?是否感觉到教学目标、重难点无一落实的无奈?片面强调对内容和情感的感悟,而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积累和运用;一味强调学生自得自悟,而忽视教师的点拨、指导;一味强调个性化感悟,而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等。今天来肤浅地谈谈新课标引領下的语文课堂。
一、 强调自主性学习,不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我们经常在语文课堂上听到这样的声音:选择你认为精彩的语段来读,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这些标志新课程精神的教学用语及做法已成为教学的流行曲。教师让学生选择喜爱的内容学,让学生海阔天空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的确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但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讨论,终结是: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因此,我们在肯定学生主体的同时,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依然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应当把握好收和放的度。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走近误区时,思维卡壳、认识浮浅时,教师就应当适当的引导点拨。在有深度的课堂中,教师画龙点睛的分析和点拨犹如黑暗中的一道闪电,会使学生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二、倡导探究性学习,不无度开放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教学《竹影》时,关于文章后半部分有关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内容,学生会畅所欲言,但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引导学生稍微了解即可,不宜过多展开。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如果教师过多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把它上成美术课。这就曲解了开放,远离了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三、珍视课堂生成,不放弃预设
新课标出台以来,一个超越预设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生成。生成的课堂渐为众多专家、学者、教育者所激赏和倡扬。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按部就班根据教学计划预设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要远比预设的生动、鲜活、丰富得多。
教学《狼》,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想对文中的狼说些什么?很多学生都从反面来谈,如:“狼,你太狡猾了。”“狼,你真是自作自受,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有个声音说:狼,你太聪明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于是我就追问他:“你从哪里看出狼很聪明?”他说:“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我又问:“这只狼在哪里打洞,这个洞通向何处?”他说;“在柴草堆中打洞,想从后面袭击屠户。”我又问他“结果呢?”他说“身子进去一半,被屠户击毙了。”我说“那这个洞是它自掘的,它通向哪里?”“死亡”,我说“自掘坟墓,机关算尽,反误性命,狼聪明吗?”“看似聪明,实际愚蠢。”
这一教学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不迷失于课堂生成。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没有直接否定它,也没有听之任之,而是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连续追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我觉得,如果把一个课堂比作一块麦田,那我们老师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如果有哪个学生往悬崖边跑,那我们就负责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学生掉下悬崖。在课堂中,我们就是负责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新课程改革中珍视生成,但不等于放弃预设的目标和重难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能促进生成,课堂因有预设更充分,更饱满,更有实效。因此,新课标引领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