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硕士新生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2018-05-02李英琦郝学敏韩丹丹陈思思姜峰
李英琦, 郝学敏, 韩丹丹, 陈思思, 姜峰
医学院校研究生入学后,校园环境、学习方式、培养目标都发生很大变化,他们不仅面临着繁重的课程任务,同时背负着很大的实习、科研、考取技能证书等压力,而且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也让他们对未来的就业感到忧虑。因此,医学院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对他们自身的成长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将来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1]。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心理状态,具有心境低落、身体失调、自评失误等特点,对个体生活学习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2]。目前医学生的抑郁水平较高,有研究显示,我国医学生中有40%左右存在抑郁症状[3],所以关注医学研究生的抑郁状况,了解其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在研究不同群体抑郁影响因素,多为中学生、大学生、中年人等,对于医学院校硕士生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希望探索医学院校硕士新生抑郁与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并尝试分析自我效能感在特质应对方式与抑郁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从而为医学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调查的方法,选取山西省某医科大学2016级976名硕士新生为研究对象,在取得知情同意后,以院系为单位统一施测,施测时间均在40 min以内,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976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888份,有效率90.9%。其中男生264人(29.7%),女生624人(70.3%);城市331人(37.3%),农村557人(62.7%);平均年龄24.1±1.4岁。
1.2 研究工具
1.2.1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CopingStyleQuestionaire,TCSQ) 此量表一共有20个条目,其中积极应对(PC)和消极应对(NC)各10个,每个条目采用5级计分。各自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更倾向于积极或消极应对,NC和PC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69和0.70[4]。
1.2.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 此量表为单维量表,没有分量表,共有10个条目,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把10个条目的分数加起来为量表总分,理论范围在10分~40分,分数越高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王才康[5]在2001年对该量表的中文版进行了修订,研究表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分半信度为0.90。
1.2.3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nterforEpidemiologicalSurvey,DepressionScale,CES-D) 此量表较广泛地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与其他抑郁量表相比,CES-D更注重个体的情绪体验。该量表共有20个条目,按过去一周内出现相应情况或感觉的频度评定,取“0~3”四级评分制,其中有4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总分范围在0~60分,分数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重,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6]。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有一般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
2 结果
2.1 抑郁和特质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通过Pearson积差相关法对抑郁得分、应对方式的两个维度得分以及自我效能感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硕士新生的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抑郁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抑郁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见表1。
2.2 特质应对方式和我效能感对抑郁的回归分析
以抑郁得分为因变量,以自我效能感和特质应对方式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F检验(F=81.96,P<0.001)表明回归方程显著,自我效能感和特质应对方式一共可以解释21.8%的方差变异量。见表2。
表1 抑郁得分和特质应对方式两个维度以及自我效能感得分的相关分析 r
注:**P<0.01
表2 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对抑郁的回归分析(N=888)
注:*P<0.05;***P<0.001
2.3 自我效能感在应对方式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进一步探索自我效能感在应对方式与抑郁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采用回归分析法,以抑郁为因变量(Y),以特质应对方式为自变量(X),以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M),根据温忠麟[7]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进行检验。
首先确定变量间的回归方程,特质应对方式两个维度中只有消极应对方式对抑郁的回归系数显著,可以继续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第一步,以消极应对方式(X)为自变量,以抑郁(Y)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考察消极应对方式对抑郁的预测作用;第二步,以消极应对方式(X)为自变量,以自我效能感(M)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考察消极应对方式对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第三步,同时以消极应对方式(X)、自我效能感(M)为自变量,以抑郁(Y)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考察消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对抑郁的预测作用。如表3所示,我们可以建立3个方程,①Y=0.658X-4.244;②M=-0.254X+32.803,③Y=0.581X-0.303M+5.710。结果表明,4个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且在引入自我效能感之后,消极应对方式对抑郁的回归系数由0.658下降到0.581,表明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而且是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303×(-0.254)/0.658=11.7%。
根据中介效应分析绘制中介效应模式图,图中标注的数字为相应的路径系数。结果显示,消极应对方式可以直接影响抑郁的发生,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抑郁的发生。见图1。
表3 自我效能感在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注:***P<0.001
注:***P<0.001图1 自我效能感对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的中介作用模型
3 讨论
3.1 医科大学硕士新生抑郁、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探讨
应对方式是指当人们面临压力情境时所采用的认知、行为方式,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增强或减弱应激水平,从而影响应激和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会影响抑郁状况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抑郁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张月娟等[8]研究结果一致,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事件,倾向于采用主动沟通、认知改变、正向面对以及寻求帮助等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能够容易化解困难,不容易产生抑郁情绪;Haghightgou等[9]研究也表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人较少报告抑郁症状,倾向于采用逃避、幻想、自责等应对方式的个体不容易解决遇到的各种负性事件则容易陷入抑郁;彭瑛、丁建飞等[10-11]研究表明,消极应对可能是抑郁个体偏爱的处理方式。抑郁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环境中遇到的各种威胁,对环境中的各种事件有较强的控制力,因而能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与马伟娜等[12]研究结果一致。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采用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如主动寻求帮助、积极交流等,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倾向于采用逃避、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自信心不足,容易产生心理问题[13]。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和特质应对方式一共可以预测抑郁21.8%的方差变异量,而且贡献量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低自我效能感以及不良应对方式是影响研究生新生抑郁的重要因素。
3.2 自我效能感在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回归分析表明,消极应对方式不仅能够直接影响研究生新生的抑郁,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对抑郁产生影响。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自己能否完成某项任务,达到某个目标的估计、判断,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自我调节中处于中心地位,对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是青少年抑郁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Bandura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建立在四种信息源基础之上,个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影响很大,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则会降低之[14]。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处理各种生活事件时信心不足,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退缩逃避、自责内疚,因而很有可能经历失败的结果,对自己更没有自信,有的甚至自暴自弃,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产生抑郁情绪。
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很严重的课业、实习、技能培训压力,加之对刚开学环境、学习方法,以及人际关系等一系列情况的不适应,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而是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不断地回避问题,就可能形成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对必须的日常工作以及各种困难挫折无能为力,长期下去就有可能产生不良的自我评价,进而产生抑郁情绪,这与张月娟等[8]研究结果一致。所以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通过开展讲座以及利用现代化的宣传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升自我效能感,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完成研究生期间的学业。
[1] 阴山燕,张瀛予,许梦晨,等.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4):2582-2584.
[2] 谭娟晖,李振英.试析当代研究生抑郁心理及其应对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3,18(4):15-18.
[3] 芦文丽,郭剑,王媛.医学研究生抑郁情绪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80-82.
[4] 姜乾金,祝一虹.特质应对问卷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8):167-169.
[5]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6] 徐俊冕.医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179-192.
[7]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8] 张月娟,史云静,王增起,等.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研究生压力与抑郁间的调节作用[J].中国心理学卫生杂志,2005,19(10):655-658.
[9] Haghiatgou H,Peterson C.Coping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Iranian students[J].J Soc Psychol,1995,135(2):175-l80.
[10] 彭瑛,郭文斌,王国强.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应付方式与人格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230-231.
[11] 丁建飞,佘敏,王君,等.某医科大学学生认知特征及其对抑郁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2(11):1305-1307,1310.
[12] 马伟娜,徐华.中学生生活事件、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3):303-305.
[13] 朱爽,范阳阳,刘科文,等.医学生焦虑情绪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2572-2573.
[14] 魏曙光,张月娟,席明静,等.大学生群体中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在应激与抑郁间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3):3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