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场所理论的大学校园景观改善对策
——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为例

2018-05-02邹沛翰

现代园艺 2018年8期
关键词:四川大学大学校园场所

邹沛翰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目前,在我国的大学校园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场地由于时代不断的发展,出现了不能满足目前校园里的人们使用需求的情况。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纳米生物材料中心之间的这4块绿地。(如图1所示),通过现场观察,该场地的人们往往是从这片场地旁边匆匆走过而不作任何停留。但是,同样在四川大学中却有着在使用情况方面与之完全不同的场地。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材料学院外的这片绿地,它由3块绿地和1块水体组成。通过现场观察,这里的使用率较高,人群比较集中,使用者利用该场地的草地、椅子、石头桌子来休息、娱乐、聊天、读书学习。而该场所内1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钟亭,充分体现了四川大学的校园文化。

通过场所理论,对比大学校园中的2种空间,从而提出校园空间的优化策略。

1 关于场所理论

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对于大学校园中的场所,要考虑学生和老师在校园里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他们和教学楼、校园内景观之间的密切关系。

图1 场地现状及人群分布

2 大学校园消极空间的调研与分析

2.1 实地勘察情况

经过现场勘查和测量,该场地由1块被道路分割成4部分的绿地组成。中间绿地为长124m、宽65m的近长方形区域,该区域被4条道路环抱,它们分别是西边的宽度为10.5m(6.5m车道和两侧各2m人行道)的双向车道道路、南边的宽度为10.3m(6.3m车道和一侧2m人行道、一侧2m的停车区域)的双向车道道路、东边宽度为7.5m(3.5m单车道和两侧各2m人行道)的便道、北边宽度为4m的便道;左上角的三角形绿地面积为544m2;右侧长方形绿地面积为2080m2;下侧绿地面积为2200m2。

2.2 问卷调查情况

分别在这4条分割场地的道路上和绿地上对各个年龄段的行人进行关于该场所的功能定位、场所的辨识度和景观感受方面的采访,总共采访了100位行人,得出以下结果:

表1 问卷调查

通过研究该问卷,得出以下结论:使用该场所的人群主要还是在校学生和老师,而他们在这个空间的时候很少会和这个场地内发生关系,人们对这块场所的辨识度也不是很高,无论从使用功能,还是从校园文化需要的角度来看,这个场所都有待优化。

3 大学校园消极空间的改善策略

3.1 潜在行为需求分析

通过上面的问卷调查,反映出使用者对该场所的期望。可用于交流、运动、休息,能体现校园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情怀都是使用者心目中该场所应具备的要素。

3.2 大学校园消极空间的功能定位

通过上面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该场地有待优化。场地处于教学楼之间,交通上也有2条校园主干道与其相邻,应是一个汇聚人群的地方。把这些具有很强功能潜力的空间改造成具有汇聚人群功能的场所能够增强校园的学术氛围,缓解一些人群过度集中场所的压力。

3.3 大学校园景观的改善对策

就该场地而言,根据问卷调查,要满足目前使用者的需求,它所要具备的功能是休息、交流、活动等。围绕这些功能就需要提供相应的使用空间。这些空间应该尺度适宜、舒适美观。而作为大学校园的场所,根据问卷调查,它还应该具备大学校园的文化要素,这些要素可以在植物的选择、雕塑的设置、铺装的选择等方面来考虑。

该场地在满足目前使用者的需求方面有所不足,大部分使用者期望该场地是一个可进入、易使用、易辨识的大学校园空间。普通成年人的两肩膀宽度为520mm,高度为1700mm,这样的植物排列方式会使植物成为阻挡人们进入的障碍。合理的改造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该场地的使用情况。

将该场地的中间较大绿地改造成一个供使用者休息、交流的场所,在这里可以直接利用草地提供灵活的灰空间。将右侧较小绿地改造成一个供校园师生读书学习的场所,利用高大的乔木形成围合,限定出空间范围,并将它与较喧闹的活动空间分隔开来,空间与空间的交流则利用植物之间的合理间距来实现。地面铺装方面,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该场地的使用者认为海灰色与紫红色组合的材料和石材铺装并且种植梧桐、银杏树、榕树,更能体现四川大学的校园文化。此外,在绿地入口处设置历史名人雕塑,也能进一步提升该场所的校园文化精神,并且还能起到视觉中心的作用。“荷花池”是四川大学的一个地标,在该场所左侧这块较小绿地中设置一块水体,并种植与荷花池类似的水生植物,可以让身处该场所的使用者对荷花池产生“联想”,从而充分反映场所的校园文化精神。

图2 改造构想

[1]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场所精神[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晓惠,张越.城市消极空间的开发与再造[J].城市问题,2011(6)

[3]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J].四川建筑,2004(5)

[4]乔健.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表达[D].四川农业大学,2012

[5]贾文兵.居住区消极空间改造浅析[J].山西建筑,2008(36)

[6]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7]G·卡伦著,刘杰译.城市景观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四川大学大学校园场所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新见四川大学博物馆藏敦煌古藏文写经《十万颂大圣般若波罗密多经》考论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远离不良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