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丧葬礼俗的演变看中国儒家文化的转型

2018-05-01朱瑞文欧玲玉张冰雪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转型

朱瑞文 欧玲玉 张冰雪

【摘 要】 本文通过梳理先秦至当代的丧葬礼俗,指出丧葬礼俗是十分穩定且规范的一套程序,并以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曲阜市为例,提出当代与历史时期丧葬习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丧葬观念的变化;具体流程的简化。

【关键词】 丧葬;儒家文化;转型;曲阜地区

一、秦丧葬礼俗的概述

山东的圣城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于原始礼俗有着完整的保存和传承,影响至今。儒家所倡导的丧葬礼,是我国古代所有礼仪中历史最悠久、礼节最复杂的一种,所以自古以来存在“礼莫重于丧”的说法。

在儒家经典中确有不少关于丧葬礼俗的记载,如《仪礼·昏义》中提到“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1]不难看出,丧葬礼俗在中国古代礼制中的重要地位。其中《论语·为政》有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3]《荀子·礼论》中曰:“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也。”[4]作为人生最后一站,死与生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儒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内容之一。先秦的丧葬礼俗作为中国丧葬礼仪的发源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于先秦丧葬礼俗的记载,在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和《论语》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包括送终、请魂、净身、入小殓、入大殓、闻丧、奔丧、葬具、朝夕哭、筮宅、卜日、既夕哭、迁柩、发引、下葬、反哭、虞祭、卒哭、祔、喜祭等繁杂的程序。

由此也可以看出丧葬礼俗在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丧葬礼俗的形成,对后世也是影响深远,直至当今社会,仍可在丧葬活动中探寻到先秦时期丧葬礼仪的影子。秦汉之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主流文化确立的关键时期,至汉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作为“礼”重要组成部分的丧葬礼也活跃起来,出现了新的丧葬观念和丧葬形式。

二、秦至民国时期丧葬礼俗的演变

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下,先秦时期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丧葬礼仪,之后,历朝历代的丧葬礼俗大多以传承为主,同时受到当朝经济、政治等情况的影响,有些许创新或变化。本节以朝代为轴,从丧葬观、葬前、葬中、葬后四个方面,着重展现秦至民国时期的丧葬的变迁。

1、秦汉时期的丧葬礼俗

秦汉时期厚葬与薄葬并存,儒家传统伦理观念成为统治工具。汉代统治者“以孝治天下”,推出孝经以及举孝廉等人才选拔政策,统治者开始把儒家的孝道观念化为稳定社会、联系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这时期孝道观念深入人心。这一时期基本传承春秋战国时期的丧葬礼俗制度,但是更加隆重、完善。葬后的居丧制度完善,秦始皇时期以法令形式首先强制人民在国恤时居丧三年。在这之后,西汉至东汉逐渐实施居丧,把儒家文化和居丧结合起来,自上而下推行。西汉时期,汉景帝孙子刘勃、昌邑王刘贺等人均因在居丧期间作乐,被革除爵位、皇位。到了东汉,居丧成为普遍现象。汉代由夫妻“异穴合葬”变为夫妻同墓合葬,民间流行纸钱随葬,并且东汉唱挽歌列入丧制。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礼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的流行,对儒家丧葬观造成一定冲击。这一时期的丧葬带有宗教迷信观念,出现了富有时代特色的佛教丧俗,加之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导致皇权和社会经济衰落,薄葬、归葬流行。归葬是把客死他乡的尸骨送回家乡埋葬,这一习俗在魏晋南北朝盛行,体现了即使当时战乱动荡,但是人民依旧对死者有“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仪式感,也反映了儒家孝道观念、安土重迁思想。明器、陵墓建筑带有佛教的装饰风格。从整体上看,丧葬的流程和礼仪依旧承袭前代,没有太多变动,《晋书·礼志》中曰:“古者天子诸侯葬礼粗备,汉世又多变革。魏晋以下世有改变,大体同汉制。”[5]

3、隋唐时期的丧葬礼俗

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儒家的丧葬程序受到冲击,一些佛教的葬式和法会出现,并向民间扩散。五代十国时期形成了助人营丧的丧葬习俗。“助人营丧,在城市中已成为一种专门性的职业。”[6]

4、宋元时期的丧葬礼俗

宋元时期,儒释道三教趋向合一,也体现在宋元时期的丧葬礼俗上,且儒道之风表现更加强烈。传统的儒家丧葬礼俗遭到破坏,有些士大夫在居丧期间饮酒、宴请,与平时无异;出现“娱尸”,即出丧时请艺人作乐演戏以娱死者。但是封建统治者这时也极力提倡孝道,儒家士大夫大多把丧葬看作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最为盛行的是火葬,说明当时的传统、繁琐儒家丧葬礼俗以及伦理道德遭到严重的破坏,儒家历来强调入土为安,重视对死者尸体的保存,“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先人的身体都是孝道的表现。但是佛教的传入,火葬冲击了这一观念,超越了土葬,一些儒家士大夫将火葬的流行大加斥责,“伤风败俗,莫此为甚”。

5、明清时期的丧葬礼俗

明清时期的丧葬礼俗基本沿袭唐宋,清代官制的丧葬礼俗与明代相同。“据《明会典》《大明集礼》等记载,明代丧葬礼仪的制订主要依据是《仪礼·士丧礼》,另外参考唐代《开元礼》和宋代《朱子家礼》。”[7]

6、民国时期的丧葬礼俗

直到民国,西方的丧葬观以及丧葬程序传入,比如改跪拜礼为鞠躬礼,改衰服为黑纱,奏乐、唱歌、鲜花等,这些对于发达的大城市造成一定冲击,但是对偏远城市和农村影响极小。如今,大多农村地区的丧葬仪式仍是在传统儒家丧葬礼俗上的传承与改进,而没有推行西式丧葬。

三、曲阜地区的丧葬礼俗的主要内容

丧葬礼俗发展至今虽已与古代丧礼有很大不同,但是仍然可以从某些保留的礼俗中看到儒家文化的缩影。某些仪式虽然趋于简化甚至取消,但曲阜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孔子及其门人对“孝”及“礼”的解读及宣传在全国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丧礼作为人生礼仪的最后一个环节,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1、备丧

备丧是人在去世前后的准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倒頭。倒头是在老人到大限之时将老人移至堂屋,头朝向堂屋门,所放置的位置由亡者性别来看,男子放于堂屋门东面,而女子放于门西面,若在女子去世之前,家里的男主人已经去世,则女子放于门东,这一习俗源于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的遗存,也与几千年来的男权社会有密切联系,寓意为男子是一家之主,是家里的顶梁柱。“堂屋”类似于《士丧礼》当中提到的“适室”,《仪礼·士丧礼》曰:“死于适室,幠用殓衾”,基本与丧前这一程序符合。

(2)含“口鱼”。“口鱼”与周礼“饭含”相似,《礼记·士丧礼》曰:“主人左扱米,实为右。三,实一贝。左,中亦如之,又实米,唯盈。”但种类不一,口鱼经常是定做寿衣时由店家相送,有铜钱、有纸质元宝,也有银质小鱼,将其用绳挂在耳朵上,然后放入口中,放置的位置也是男左女右,都是使老人口实之意。

(3)扎灵棚,封门。灵棚一般设在院内或门口,以便来往亲邻祭拜,而关系较近的亲属则需要去堂屋四叩,单位人员或关系较远的亲属三鞠躬则可。而封门则是表示家中有丧,不欲见人之意,用白纸做成封条贴在去年所贴的福字之上:若死者为男性,封条上头向内斜,形成正“八”字;若死者为女性,封条上头向外斜,形成倒“八”字;若二老皆亡,封条则为“×”形。

2、丧中

当代丧礼的时间一般为三日,若儿女离得较远最多五日。

(1)遗体火化。第一天是老人去世当日,对老人的遗体火化。

(2)演奏哀乐。第二天下午请人演奏哀乐,晚上十二点过后,进行送魂仪式,指导老人的魂魄去往墓地,送魂有方向之分,送的方向视墓地的位置而定,若墓地的位置在南往南送,在北则往北,送出村口即可,不需送到墓地,有给魂魄指路之意。

(3)出殡。最后一日是出殡日,出殡时,长子拿着白幡在前摔老盆。摔老盆的通常是老者的儿子,若没有儿子,则由女儿担任丧主,为逝者摔老盆。“老盆”是一个陶盆,子女守灵期间在盆中烧纸钱,把盆子摔碎是将盆送往阴间。摔老盆后,长子携子在前,次子携子在后依次排列,男子在前,女子在后,叩拜由男子完成。出殡日亲友在灵柩赴墓地途中事先设供品香烛祭奠亡灵,称为“路祭”。路祭结束后就是烧轿,烧轿就是焚烧纸质的轿子与纸质马,意思是逝者乘轿子或骑马走了。下葬时将骨灰盒放入墓穴之中摆正,以东南方向为正,摆正之后由子女绕着骨灰盒转一圈,填土。曲阜周围村落的墓地由于都是在自己家的耕地,一般不会留坟头,若留坟头也会在一两年之后推平,墓碑更是没有,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孔家人,孔家人的有家族墓地,也就是孔林,会留有坟头甚至墓碑,非孔家人除非是一家中的几代人葬于一地,否则极少有坟头及墓碑。

(4)守灵哭丧。守灵哭丧贯穿整个丧葬流程中,子女儿媳等要为逝者守灵,守灵排列是男东女西,为逝者烧纸钱,对前来吊丧的宾客进行叩谢,《仪礼·士丧礼》中所说“众主人在其后,西面。妇人侠床,东面”,“主人进中庭,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相合。来吊丧的人一般会带一刀纸钱以表示自己对逝者的敬意,但如今“上折纸”代替了带纸钱,与逝者关系近的吊丧人会望门痛哭以表示自己的哀痛。

3、丧后

下葬结束后并不意味着丧期的结束,家里有老人去世,要三年过年期间走亲戚,不能在门上贴福字。在烧五七之前不能串门,不能到邻居家里。出殡日起三天圆坟的习俗,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亦称做七或犯七)。烧七之后是烧百天、周年到三周年,三周年后出丧期。

四、当代与历史时期丧葬习俗的比较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丧葬习俗来说,主要体现在丧葬观念的变化和具体流程的简化两个方面。

1、观念的变化

受儒家传统孝道文化以及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影响,在历史时期,人们的丧葬观念是厚葬与薄葬并存,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与历史时期相比,当代的丧葬习俗观念发生了变化,当代的丧葬礼仪偏向于简洁,但是还有部分继承和改进传统的丧葬礼仪。

2、具体流程的变化

(1)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将传统的丧葬礼仪大部分流程视为不符合现代发展潮流的陈规旧俗,造成社会上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传统丧葬礼仪的程序与仪式性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与明显的阶级印记,存在着落伍性、愚昧性、繁冗性与奢侈性等不良的社会风尚,严重阻碍现代国家的文明建设。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下,丧葬流程的简化就成了必经之路,当代人的生活节奏紧凑,丧期一再缩短,在曲阜地区葬礼的时间不过三五天,大部分没有特殊情况的情形下,当代的丧事时间是三天,若有远方亲友尚未赶到可延迟到五天;当代的居家环境缺乏停殡的空间,加上对于公共卫生的考虑,遗体大多是当天火化,极大地缩短了治丧时间;由于现在男女平等观念的影响,主持治丧的不仅仅限于长子或是过继的侄子,长女也可以成为丧主,这在心理上有教化和安抚的作用。

(2)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丧葬商品化的发展,丧葬礼仪越来越趋向于规范化,现成成套的寿衣,批量生产的骨灰盒,使得人们偏重外在礼仪形式而对礼仪本身的内涵关注不够,这也跟当代儒家文化有关。民众对于儒学内涵了解不够深入,难免流于表面形式,曲阜作为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的地区,传统习俗也有被去除的风险,对于墓地的选择,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墓地作为逝者安身立命的最后场所,在历代都是重中之重,通常选择风水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地方作为墓地,以求死后安眠以及后代顺遂,在当代曲阜地区并没有这样的讲究,人们通常将逝者安葬在自家的责任田里,葬一米多深,不立碑,不留坟头,隔年还在田里耕作,当然曲阜孔姓去世都入孔林埋葬。

对于历代葬礼尤为重视的陪葬品来说,在当代已经完全消失殆尽,一个小小的骨灰盒就是最后的归宿,没有陪葬品,也无所谓薄葬厚葬,“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在陪葬品方面已经所存无几了,这也反映了儒学发展的与时俱进。[8]

五、小结

丧葬礼仪的简化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儒家文化发展到当代与现代文化观念相结合,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中国必须融入世界不能固步自封,使得儒家文化的发展需要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忠孝仁义的精神核心需要保留和传承,但是外在形式无需拘泥于古礼,丧葬礼仪作为生命历程中最为重要的礼仪需要符合当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保留传统精神内涵,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参考文献】

[1] 彭林 译注.仪礼[M].北京:中华书局,2012.6.1.

[2][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

[4] 方勇,李波 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01.

[5]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5.02.

[6]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7]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8] 王计生.主编.事死如事生—殡葬伦理与中国文化.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朱瑞文(1996.7-)女,山东滨州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历史(国学).

欧玲玉(1995.8-)女,山东青岛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历史(国学).

张冰雪(1996.1-)女,山东东营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历史(国学).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儒家文化助推核心价值观培育
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
地方高师转型的归因、模式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