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于生活
2018-04-30李悦君宋丽荣
李悦君 宋丽荣
摘 要:中国绘画从形式上大体上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花鸟画可以称之为中国绘画中的奇葩,它不仅比西方的绘画早几百年,而且据考古出土与美术文献记载,在人们发现的岩画和帛画中可以知道花鸟画的出现是先于人物画和山水画的。这三类画种,每个画种都有其独具一格的特点。人物画注重写实、山水画注重写意、花鸟画则注重写生。
关键词:花鸟画;写生;创新性;重要性
写生,从字面上理解“写”就是画,那“生”指的就是世上有生命的万物。写生是学习中国画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最早提出写生的是北宋时期的刘道淳所著的《圣朝名画评》,以及后来的蔡晶等编著的《宣和画谱》都有提及。对花鸟画的写生概念,可以从两方面来了解。第一种是“直接写生”,就是对着自然中的花鸟鱼虫进行直接描绘;第二种是“间接写生”,是古代画家承袭下来的写生方法,以观察自然为主,书写花鸟的生意、生机,所创作的形象是对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抒发。写生的实质就是观察、了解和剖析自然中的视觉形态。古人曾说过“师造化”,即以造化为师,也就是以大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尊重自然和热爱自然。客观地描绘自然,通过花鸟鱼虫去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与追求,通过花鸟鱼虫去赞扬一个人的优良品德。在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遵照“师造化”的画家,也是数不胜数的。
就绘画艺术而言,写生是观察自然之物的同时将内心的情感与精神状态融入其中进行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 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论”,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的六个方法。其中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三法讲述了写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对于写生来说十分重要。
唐代的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以称之为流传千古的名言,短短的八个字就将写生与创作的整个过程都描述出来了。“外师造化”指的就是以大自然为师,重视写生;“中得心源”则是将在写生过程中所得到的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处理,从而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与精神。
中国五代南唐时期的两位杰出的代表画家徐熙和黄筌。徐熙,以没骨画为主,黄筌的画风则是比较注重色彩表现的,两个人各有各的特点,这也跟他们二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绘画风格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皇家富贵,徐熙野逸”。他们二人的画风在宋代之后总结为花鸟画的两大派别:工笔花鸟和写意花鸟。虽然黄筌和徐熙两人在作品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对于写生的问题上态度还是非常一致的,他们都十分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和发现为已所用的创作素材。据《宣和画谱》记载,徐熙所画的草木鱼虫皆能巧妙地表现出其特征,并且他经常在野外游玩,每次遇到美景都会停留下来,描绘大自然的真情实景。黄筌则也是如此,对宫廷里的花草奇石进行观察,进行创作,对此还创作出了著名的《写生珍禽图》流传至今。
北宋时期的郭熙,他曾在《山水训》中谈到“学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四面得矣”。他想要表达的就是写生的重要性,想要画什么就一定要先去观察,并非想像得之。
元代的王冕的借物抒情法,他在作画时常常对着景物身临其境,从而作出“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著名诗句,从这首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写生的认同。
清代的石涛,是一个注重在感悟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艺术思想和绘画语言的画家,是清代杰出的代表画家、四僧之一。他的艺术主张主要记载于他的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中。他主张绘画要“搜尽奇峰打草稿”,也能够体现出他对写生的重视。
齐白石,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画家了,他的少年时代一直在农家生活,这也使他养成了对劳动的热爱。直到晚年,他仍在水中养一些虾,经常进行观察,这熟悉的自然形象也时常体现在他的画作当中。他曾经说过:“我绝不画我没有见过的东西。”他对鸡仔的观察和研究的时间比画鸡的时间多得多,所以在下笔的时候在能抓住鸡仔的神态。“凡大家作画,要胸中先有所见之物,然后下笔有神”,皆体现出他对作画贵在于写生的高度认识与认可。
潘天寿也曾说过,“要到生活中去写生,关在房间里就是闭门造车,是画不好画的”。从古至今的画家,都是懂得此道理的,善于发现和探索生活中事物。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指的就是要加强常识修养,体验生活。
从以上几例中我们可以知道从古至今的画家对写生的重视程度。写生它不仅仅能够锻炼观察能力,掌握艺术的表现方法,还可以使画家通过写生積累创作的素材,使艺术的发展更加生机勃勃。画家同过对自然的描绘来抒发心灵深处的艺术情感,只有通过写生,才能建造出好的作品意境,从而达到艺术上的升华。
那么应该如何写生?写生之初,应该从研究入手。一是对常识的了解,二是要学会分门别类,三是要确立物象的塑造与传统文化或当代文化发展的关系。画家写生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因人而异,因创作需要而异的。但写生的价值并不于此,而是是否能够体现出画家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独特的情感。写生的实质就是观察、了解与剖析自然中的形态,并在此过程中去表达个人的思维、情感和主观的选择。
写生的表现,主要得益于灵活的观察方法,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体悟。“悟”,就是要深入思考将所看到的加上自己的联想,通过某种手法加以概括提炼,将其反映在画纸上。其次,写生的思维问题也十分重要,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其艺术表现也必然不会相同。但其根本都是在“师造化”的基础上对写生所收集的素材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花鸟画写生的目的在于它锻炼了造型的能力,也收集了创作的素材,对构图有一定的启发。通过走进生活,实地写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收集大量的创作素材。花鸟画的题材十分丰富,造型结构也各不相同,题材的可塑造性很广阔,如果仅仅是通过记忆去创作绘画着实地力不从心,也无法真正体现出素材本身的特征,更加无法真实地表达个人的情感。只有将亲眼看到的事物与自身的情感相结合才能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可以说,艺术的创造就是从创作者直观自然开始的,自然界的一切千变万化都在启发着创作者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激发他们新的创造。通过了解自然去创造,表现对自然的感悟,否则源于生活的花鸟画艺术就无从谈起。
学习花鸟画是“内研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三者的统一。“师造化”,是学习花鸟画必不可少的,只有将前人流传下来的绘画技法进行发挥和深造,才能有好的作品出现。通过大量的写生,可以锻炼画家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对搜集的素材的整合能力,以及对素材的分析能力,将观察到的事物通过自己的主观情感呈现画面中,不同于摄影的简单快速的记录表现,这些能力都在不断地促进花鸟画的发展。
写生是花鸟画创新的主要实现途径,因为只有通过写生才能直接和大自然接触,才能得出画家个人对自然的真情实感。郑板桥也常说到,自己是表现现实,注重写生的。他所画的竹子都是通过日日的观察,一点点的积累创作出来的。通过写生,创作者将自己的心灵感受转化为视觉的情态和心态的表现,最终与欣赏者达成艺术上的共鸣。
总之,写生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科学的方法和提高写生作品的质量。抓住一个“勤”字,要勤于观察,勤于动脑,勤于动手,勤于实践。世间万物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征,我们应该拜自然为师,拜生活为师。通过将生活中所积累的一点一滴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继承并发扬古人绘画的技法,表达自身的情感。写生,不仅仅是单纯的到室外看到什么画什么,而是应该将自己所看到的与自己情感和自己的理解相结合,学画的过程是“悟”与“修”的过程。一切的艺术都是创作者对自然艺术化的反应,通过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也认识了自己,充实了自己,陶冶了自己的艺术情操,这就是写生真正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姚舜熙.中国花鸟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9-271.
[2]吴冰.得江山之助:郭味蕖花鸟画的创新性研究[M].北京: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