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国际接轨的教研室“教研活动”运行模式优化与实践

2018-04-29苏盈盈胡文金陈国荣李太福王晓峰

高教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运行模式教研活动教研室

苏盈盈 胡文金 陈国荣 李太福 王晓峰

摘 要: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按学科、专业设置的基层教学和研究性组织,教研室工作的状况和水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着学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好坏。文章针对教研室低效率、高强度被动的工作局面,参考国外一流大学教研室的教研活动运行模式,提出教研室新的功能模型,设计了面向国际接轨、有可操作性的、兼顾教学与科研的全年度“教研活动运行模式”,改变教研室传统的被动运行方式,定期举行各种教研活动,对教学与科研广泛开展讨论、研究和交流。经过初步实践证明,该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提高大学科研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研室;教研活动;运行模式;优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1-0004-03

Abstract: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is the basic department in the university. To some extent, the operation mode and the level of the team directly reflects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research level. Aimed at the low efficiency and high intensity work conditions, new functional operation mode is presented by reference to the mode in foreign top-grade university, designing the annual "operation mod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The newly designed mode i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al and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balanced. Furthermore,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tion mode,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are held at regular intervals to have a further discussion, research and communion.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mod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help teachers make progress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universities.

Keywords: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operation mode; optimization; practice

一、概述

目前,幾乎中国所有高校,教研室主要任务是负责各种教学任务的分配,上传下达,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即完成相关教学杂务,教研室对属于自己的教学和研究领域缺乏主动性、没有发言权,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的服从地位[1]。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在迅速扩张,特别是一般本科院校的扩张尤为突出,办学规模提高了3~4倍,而师资仅增长了1~1.5倍,为此带来新专业的建设、教学评估的准备以及繁重的教学任务令教研室所有教师非常辛苦和头疼[2][3]。

尽管这么努力,而现实情况是:1.普遍高校教学存在教学质量问题并继续下滑,学生学习风气差,一些同学对专业有热情和兴趣,而学校管理机构几乎拿不出有效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2.缺乏经验的新教师担任大量新课程,既需要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经验,也需要发表论文、承担科研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以期达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所有这些令广大教师非常劳累,甚至出现教师过劳死现象;3.缺乏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教学上的交流讨论,缺乏申请纵向课题、承接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跟踪本领域现状和趋势的交流和争鸣,有限的经验与知识相互隔离,几乎所有老师都在曲折、错误、封闭的道路上艰苦前进,教学质量为此正在付出巨大的牺牲,科学研究为此损失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因此,借鉴国际一流大学成熟的教研室运行经验,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热情,优化现阶段的教研室运行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寻觅大学之道

教研室是学校最基本的运行单元,其运行效率、效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的成长与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回忆我国三四十年代的西南联大、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在当时经济条件极度艰苦的情况下,仍能创造世界一流的学术,培养出像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华罗庚、吴健雄等世界一流的人才,其奥秘或规律就是遵循大学精神、按照大学之道研究学术、培养人才[4][5]。在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每个教研室、系(或研究团队)都有定期的学术活动,一个新成员进入该集体,很快就知道自己要掌握的知识体系[3、6、7],一方面刻苦努力修炼内功,另一方面,通过学术活动的耳濡目染,很容易继承所在领域整个知识体系,跟踪本学科的发展趋势[9][10],发现有意义和价值的研究课题,并用所掌握的正确研究方法完成该研究课题。在这种环境锻炼成长的师资,其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学会更清晰地思考问题,学会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培养自己的理性,锻炼自己理解世界的能力。

因此,如果模仿陈建功、苏步青建立的浙江大学数学系,陈省身、华罗庚所在的西南联大等学术生态环境,遵循西方一流大学的大学精神和世界大学之道,建立面向国际接轨的教研室的教研活动运行模式,提出教研室新的功能模型,改变教研室传统的被动运行方式,定期举行各种教研活动,对教学与科研广泛开展讨论、研究和交流,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提高大学科研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研室“教研活动”运行模式优化设计

在全国高校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重庆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也在唐一科校长坚定不移的办学指导方针下茁壮成长,逐渐引进了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知名机构的博士、博士后9名。这些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博士们来到这里很快发现教研室运行机制上的问题,凭着满腔热情、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通过调研,仔细分析了问题所在,提出了面向国际接轨、有可操作性的“教研活动模式”规划初稿,经过反复论证,形成了兼顾教学与科研的全年度“教研活动运行模式”,概要内容如下:

1. 1月上旬(接近期末),动员大家申报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个申请者口头(或书面)提出自己要申请课题的题目,简要介绍项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现状、研究内容、研究目标、采用什么方法、技术路线、前期基础等,与哪些单位合作、人員组成等。然后由广大听众对项目的意义进行评价,对研究目标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是否合适、技术路线是否合理、人员搭配情况提问或提建议。

2. 1月(年度大总结月)中旬,即将放假,对这一学期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对科研状态数据进行更新,形成一定的结论,并指导新一年的工作。

3. 1月下旬至2月下旬,放寒假,大家在假期休息、备课、写论文或写课题等下学期的准备工作。

4. 3月(纵向项目论证月)上旬,新学期开学,申请课题的教师,提交申请课题的书面初稿(复印多份供其他老师批判),并在投影仪下讲解自己的课题,然后由广大老师批判。

5. 3月下旬,各种纵向课题申请书送出之前,再一次组织项目论证会,如果项目申报数量有限,进行投票排序。

6. 4月(论文写作讨论月)中旬,花两天时间外出,组织大家集体学习、点评《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仪器仪表学报》等本领域权威期刊近一年来的论文,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态,新方法和新理论,为撰写科研论文启发思路。

7. 5月(学术年会月)中旬,组织教研室一年一次的学术年会,各创新团队负责人和主要学术骨干宣读论文、作学术讲座,介绍自己所做课题。

8. 6月(毕业设计专题月)下旬,组织毕业设计总结会。首先陈列展览各种代表性的毕业论文(或项目产品),优秀毕业论文全部展出,其他类型的论文由抽签选出;然后由指导教师介绍自己毕业设计题目的意义、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该论文成功或失败之处,以及以后毕业设计内容和指导方法的改进;最后由其他老师提问。

9. 7月(培养方案讨论月)上旬,组织下一年级培养计划讨论会,针对该培养计划明年、后年拟采购的设备举行讨论,讨论以后的实验室建设资助计划。

10. 7月下旬、8月(学术调研月),放暑假(在暑假中可以组织本领域前沿新方法、新理论或新技术的研讨学习班)、个人或集体到某些企业参观考察。

11. 9月(横向项目沟通月)中旬,邀请一些冶金、石油等企业的高工(或冶金、石油、化工的老师),介绍他们企业在检测、控制、建模、故障诊断中遇到的难题,共同讨论。

12. 9月下旬,组织如何更好开展横向合作项目的讨论会,集中力量包装一些横向合作的产品、项目或服务,为更好开展横向合作指明方向。

13. 10月(教学研讨月)中旬,组织教学研讨会,宣读拟发表或待发表的教研论文,并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问题作深入讨论。

14. 11月(前沿动态探讨月)中旬,花两天时间外出,组织大家集体学习、点评《Automatica》、《IEEE Trans. On Auto. Contr.》、《自动化学报》、《仪器仪表学报》近一年来的论文,了解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新方法和新理论。由几个学术骨干分别介绍本领域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国际相关学术组织的发展动态。为选择研究方向、确定毕业设计课题、申报课题、发表论文提供新思路。

15. 12月(文献检索月)中旬,针对明年拟申请的课题,查阅文献,为明年申报课题调研,提出概略性的假设和方案。

以上是对教研活动一年周期设置的主要内容,但教研活动每两周定期举行,各种教学任务的分配和落实要在每两周的定期活动中插入,空隙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穿插横向合作项目论证、在研项目进展讨论、教学资源介绍、邀请校内外学者作报告等活动。

四、实施效果

这些教研活动模式由2012年9月开始在我校自动化教研室运行实施,近五年已产生了较好的效果,省部级平台建设、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等呈现逐年增长的状态。

在专业建设方面,2013年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6年自动化专业顺利通过国际工程认证,成为国家级工程认证专业。同年,自动化专业被评为重庆市“三特计划”专业。

在课程建设方面,《电力电子技术》于2012年先后成为重庆市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字电子技术》;2011年获批重庆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控制工程教学团队2012年成为重庆市教学团队;流程工业系统建模与优化团队于2013年获批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走进自动化世界》2014年获批重庆市视频公开课程;“《微机原理》课程内容改革与立体教学资源建设”项目。

在教研教改项目及实验室建设方面,2015年获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注重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建成有西门子自动化实验室、GE智能平台、Honeywell先进过程控制及安全仪表系统实验室、在线分析实验实训基地等特色实验平台;流程工业在线分析与控制实验室于2015年获批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在线分析与大数据利用研究中心于2015年获批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教学/科研成果奖方面,近2届,本专业教师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实施‘万千百十工程培养行业紧缺应用型专门人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参与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教研室在发表论文方面从以前的几篇,发展到三大检索每年投稿40余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大大提高,承接横向课题成倍增长,申请成果奖励从无到有几项,广大青年教师的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提高,最近教师提供的毕业设计题目较以前有质的飞跃。

五、教研室优化运行需要注意的问题

该教学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提出的“教研活动运行模式”的实施是一个关键问题。如今能够提出该方案并初步运行,得益于教研室最近新引进的受过严格正规训练、并具有国际眼光、且在系上有发言权的一群博士。原有教研室的许多老师对新提出的运行模式的认识还有一个过程,主动性、积极性还不高,甚至个别老师还有抵触情绪。因此,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新的“教研活动运行模式”实施中,还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引进国际学术生态环境的文化建设

原教研室许多老师在固有的模式下工作了多年,既没有科研上的要求,也没有改进教学质量的追求,缺乏对国际一流大学运行机制、国际学术生态环境的认识,不清楚大学的逻辑和理性。引进介绍国际学术生态环境的文献,邀请有关学者作世界大学之道的报告,对改变广大教师对大学逻辑与理性的认识,转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研究学术,培养人才”的人生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进一步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和特色

在广大教师的知识、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在学校学科平台建设的有限资金限制下,全体成员集中力量在某一两个学科方向上努力,既能加强“新型教研活动模式”学术交流和讨论的效果,也能促进某些研究领域重点突破,创建学科特色。

(三)加大引進受过严格正规科学训练的博士、教授

引进在重点学科建设方向上具有坚实宽广基础理论、系统深入专门知识的博士、教授,对于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促进师资队伍的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急待实施的三项内容恰好与我校的“文化兴校”、“特色强校”和“人才强校”三大战略相吻合。

参考文献:

[1]别睿.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与教学的协调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6,4:31-33.

[2]刘振天.高校教学评估何以回归教学生活本身[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4):60-66.

[3]欧阳美和.关于高校教研室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21-22.

[4]任晓宇,郭树荣,刘爱芳.高校教研室向教学团队的过渡与管理[J].教育探索,2010,11:83-84.

[5]王增藩.苏步青传[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孔宪铎.我的科大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李玉平,李琰,庄世宏,等.高校教研室建设与发展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3):56-59.

[8]黄辉.高校教研室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关系辨析[J].高教论坛, 2010(2):97-99.

[9]曾锵.“教学-科研”协同发展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研室管理体系构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53-57.

猜你喜欢

运行模式教研活动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SPOC平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俱乐部运行模式探索
开放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
专题研究:为教研活动打开另一扇窗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供暖季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