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路上
2018-04-28易凌启
易凌启
2018年,上海昆剧团迎来了建团四十年生日。为了这个生日,上昆准备了一系列精彩的演出:一台纪念晚会、两台经典折子戏专场、一台京昆武戏专场、一台明星版《长生殿》,一台明星反串版《牡丹亭》。上昆五班三代昆剧人齐齐登台,全国其余七家昆曲院团以及上海京剧院友情加盟,为这个昆曲的喜庆日子一同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一
2月 23日,上海昆剧团以一台“我们在路上——上海昆剧团纪念建团四十周年纪念演出”来纪念这个难忘的时刻,演出以多媒体影像与现场讲述、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带领观众一起回首上海昆剧团四十年的峥嵘岁月。
演出一开始,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遗孀李蔷华与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一同上台回忆筹建上海昆剧团的往事。李蔷华说:“那时俞老已经快80岁了,他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昆曲怎么办?那些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们在哪里?他们未来的路又在哪里?”蔡正仁说:“当时我在《智取威虎山》剧组,我们这些同学抱着同一个梦想——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昆曲剧团。为了这个梦想,我们四方奔走。”
1978年的春天,上海昆剧团在绍兴路9号挂牌,首任团长俞振飞。正是因为它的成立,使得散落各处的当年昆大班、昆二班的成员们又重新聚集在了一起,为保存和壮大昆曲力量建立了阵地、扎下了根基,更开启了上海昆曲的新篇章。随后的演出段落中,上昆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一一亮相,通过各自的故事分享,講述了自己和上昆富有纪念意义的往事,呈现了上昆四十年所走过的历程。
1986年,文化部正式成立了“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扶持下,古老的昆曲又迎来一阵强劲的东风。就在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成立的同一年,上海昆剧团应邀晋京汇报演出。这次演出,引发了空前的反响。曹禺先生用四个“一流”盛赞上海昆剧团——“一流剧团、一流演员、一流剧目、一流演出”。次年,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上又传来喜讯,计镇华、华文漪、蔡正仁、岳美缇与王芝泉同时“摘梅”。五朵梅花盛放在一个剧团,成为梅花奖历史上至今未被打破的传奇。经历了初春的萌发,古老的昆曲艺术,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然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戏曲艺术整体经历了坎坷和衰弱,昆剧犹如这段低谷的缩影。在最萧条的时间里,台上的演员比台下的观众多——这成为了昆剧人口中描述最多的一个心酸场景。但上昆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寻,在冷清和寂寞中继续坚守,并尝试着突围,寻觅自己的路。这一时期,上海昆剧团先后诞生了《司马相如》《琵琶行》《班昭》等一批有影响力、有探索意义的新编剧目。
时间进入21世纪,2001年5月18日,作为昆三班第一个办个人专场的演员,“东方兰韵——优秀青年昆剧演员谷好好专场”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就在那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名列榜首。这冥冥中的巧合,也预示着这一代上昆人将要接过传承六百年昆曲艺术的历史使命。包括谷好好、张军、黎安、吴双、沈昳丽在内的昆三班人,不仅坚守着昆剧艺术,并且延续着剧团“梅开五福”的成绩。五位青年艺术家不仅先后获得梅花奖,也各自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品。昆曲多年的观众群体培养也结出了丰硕成果:二十年间,昆曲收获了最年轻的粉丝;敞开大门,拥抱时代,十余年来,昆曲“跟我学”(follow me)在绍兴路9号,为都市人打开一条通往传统的道路。
如今,更年轻的昆五班进入了上海昆剧团,和他们的前辈一起,构成了上昆如今五班三代、行当齐全的演出阵容。越来越多的身影,加入了这场关于昆曲的接力。
“当家人”谷好好代表上昆人表示:“我们的前辈、老师,这么多年,他们筚路蓝缕、艰难跋涉,一点一滴积蓄起的力量,通过戏,传到了我们身上。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幸运地享受着前辈无私的赠予;而这种赠予,也让我们感到沉甸甸的责任。面对一个辉煌的时代,面对一个新时代,面对文艺繁荣的又一个春天,我们又该如何走好未来的路,将这种力量,传递下去……”
二
随着社会文化环境更趋多元化,以及国家和政府对传统文化发展的振兴和扶持,古老的昆曲又一次沐浴到了文艺繁荣的新春天。近年来,上昆以“临川四梦”和全本《长生殿》为代表的经典名剧在国内外巡演,不仅打开了市场获得了荣誉,而且积累了一大批青年观众,为剧种的复兴与繁荣点燃了生命力。2017年上昆完成的演出场次和演出收入分别是5年前的2.6倍和5.5倍(110/287场,190/1045万元)。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古老昆曲的全面复兴和逐步焕发青春的活力。
在2月24日举行的“不忘本来,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上海昆剧团建团四十周年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界专家分别从剧目建设、人才培养、市场开拓、团队精神上高度评价上昆建团四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专家们认为,上昆建团四十年经历了风雨却依然是业界当之无愧的 “一流剧团”,关键在于上昆守护住了经典、守护住了昆曲的文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上昆在剧目建设上的成就:建团四十年来,上昆抢救、整理演出了近300出精品传统折子戏和近60部整本大戏,有4台剧目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季国平为研讨会写来发言,他认为,上昆四十年来的成绩源自 “传承不忘创新,创新不忘传统”的精神,这使得上昆不仅拥有了一大批代代相传的经典作品,也为上海继承和发展传统戏曲在全国的领先优势贡献了积极力量。
中国戏曲学会顾问王蕴明在发言中说,在对“临川四梦”、全本《长生殿》和《景阳钟》这样的经典作品进行新的整理时,上昆进行了严谨的传承。他说:“对古典艺术,我们今天演出时,恐怕大部分很难做到所谓的‘原汁原味,我想主要是保留经典剧目、传统剧目的精华、精髓,也要结合现代观念的指导和审视加以发展,这一点上昆做到了。”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认为,尊重昆曲的艺术规律,在艺术传承上花大力气,是上昆这些年剧目建设成绩斐然的一个重要原因。“上昆把握住了昆曲艺术的精髓来进行自己的创作演出,我觉得把握住了这样的规律,这个剧团的发展方向、艺术创作、队伍建设就有了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上昆今后发展时最值得重视、最值得发扬的一条经验。”
在中国台湾世新大学教授曾永义的心目中,昆曲是古代戏曲中文学艺术综合的最高成就,是优雅的文学,也是精致的表演艺术。昆曲的丰厚家底是其他剧种难以企及的,因此“昆曲的滋味不能丧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叶长海认为,作为昆剧团,新编剧目不求多、只求好,“哪怕五年一个、十年一个都不错,元明清几百年,真正的好戏也不多,所以你不要希望每年出一个戏”。
真正撑起剧种和剧团的,就是艺术家。而对于上海昆剧团,高水平的表演人才汇聚是其骄傲,当前上昆的演员阵容五班三代、行当齐全、阵容整齐、文武兼备。照顾好“昨天的台柱”,珍惜好“今天的台柱”,培养好“明天的台柱”,是上昆始终不渝的人才发展方针。许多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上昆对老艺术家的尊重。对于老艺术家,上海昆剧团通过各种办法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一方面作示范演出,一方面传帮带。中青年演员也正从老一辈艺术家手中接过传承的旗帜,拥有了他们自己的代表剧目,成长为中流砥柱。对于年轻演员的成长,上昆则推出“学馆制”,以学演结合的方式,悉心呵护他们成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也提醒:“昆大班为代表的老艺术家代表着中国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但是我们怎样持续保持这样的水平则面临很大挑战。上昆的传承做得很好,但是如果不能做到高水平的传承,那么这个传承意义就要打折扣了,所以始终把高水平的传承当做上昆最重要的目标,我想这是未来上昆能走得更好的前提。”
“没有观众的剧种是没有生命力的。”这是上昆人的共识。上昆人并不讳言自己曾经有过的“艰难时光”。记得建团演出的第一部大戏《十五贯》上演时,排队购票的观众曾多到绕剧场三圈,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曾经热闹过的绍兴路9号门口一度门可罗雀,台上的演员比台下的观众还多,最凄惨的一次,整场演出台下只有三位观众。但是,从1998年至今整整20年,上海昆剧团开始把培养观众,打开市场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积极推进昆曲进校园、下基层、进社区,不断扩大昆曲的观众群体。2017年上海昆剧团完成的演出中,40岁以下的观众占到80%。“上昆率先在上海寻找打造并且逐步形成全国辐射并且成为经验的,是以大学生和白领为主体,具有年轻青春化、文化高端化、收入稳定化、追逐固定化的特定观众群。上昆有这么好的环境,有这么丰富的经验非常值得總结。”中国剧协的秘书长崔伟说。
“看今时丝竹婉转,红氍毹上清歌妙舞闹热未歇,古老的昆曲成功地振衰起敝,在当下接续了民族雅乐绵延六百余年的香火。守护昆曲不止是一代人的使命,由当代衔接起过去与未来,传递着属于我们民族对于美的品味与追求。”
以上是上昆人写给剧团四十岁生日时的一段话,他们共同说着:“四十年的华章,我们一同谱写,未来的路,我们还要携手一起走……我们在路上!” (摄影/祖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