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娱乐文化产业现状比较

2018-04-28黄敏儿吕明萍周美玲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450

文化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娱乐影视

黄敏儿 吕明萍 周美玲(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一、研究背景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韩两国的交流领域日渐增多,其中文化方面的交流日臻成熟。但据韩国媒体称,中国虽然发布了“限韩令”对“韩流”内容进行限制,可中国节目抄袭韩国节目的现象仍日益增多。[1]基于此,本文通过项目研究、问卷调查、数据整理、案例综述等调研方法,力求在实践调研中发现问题,在实证分析中解决问题,对原创内容保护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提出建议,引导公众加强对原创内容的重视,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在版权方面的发展,从而促使中国文化产业从制造走向创造。

二、中韩娱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比

(一)中国娱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009年后,我国电视剧产量开始步入质大于量的阶段。2006年至2015年,我国生产完成并获许可的电视剧产量如图1[2]所示。

网络视频网站的发展为优质电视剧带来了可观的增量需求。从网络数据看,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65亿,网民中的渗透率约为75.2%,与2014年底的4.33亿相比,网络视频用户增长了1.32亿人。[3]电视剧总体质量提升,产量持续增长。

图1 2006—2015年我国电视剧产量

电视剧需求结构向独播转变,各大资源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如表1[4]所示,2014年对80座城市19时至22时黄金档期播出的首播剧进行的调查发现,独播剧在直播剧中所占的比例最高,收视率比在两家以上电视台首播的直播剧要高得多。因此可以说,独播有助于在以商品同质化为基础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有利于整个电视剧制作行业从量比转向质比。独播剧在提升频道品牌力、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是其他联播剧所不及的。

直播模式2014年卫视首播剧在直播剧中所占比例收视率≥1%的首播剧部次收视率≥1%的剧占首播剧比例收视率≥1%的剧占各模式比例独家首播13855%3958%28%两家首播3213%34.50%9%三家首播3213%34.50%9%四家首播4719%2233%47%

表1 2014年80座城市19时至22时黄金档电视剧的播出模式及收视率≥1%的部次比例

电视台播出容量饱和,但大众对电视剧的需求仍然稳定。如图2[5]所示,全天时段播出新剧的年增长率由2010年的24%下降至2013年的6%,但全天时段播出的新剧数量却没有太大的浮动。

在户外真人秀成为综艺节目竞争的主战场的同时,网络自制综艺进入发展的高峰期。各大视频网站积极推动自制综艺的发展,以《快乐男声》《明日之子》为代表的选秀节目仍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中国有嘻哈》也把嘻哈文化带进大众视野,开启了超级网综时代,但中国未来的综艺市场仍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图2 80座城市全天时段每年播出的新剧数量

(二)韩国娱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016年媒体用户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韩国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仍然是电视,占所有获取信息途径的42.5%,这一现象在60岁左右的韩国民众中表现尤为突出,其比重高达69.3%。基于1998年金大中提出的“文化立国”的国家方针,韩国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扶植的重中之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保证电视剧的高质量,韩国投入大量资金,也凭此迅速打开了海外市场。《韩国文化产业白皮书》报告显示,韩国地面电视台和内容提供商出口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出口额从1999年的761.5万美元,2000年的1 311万美元,到2005年突破1亿美元,随后继续增长,2008年为1.6亿美元,2014年达2.56亿美元,其中电视剧出口额为1.89亿美元,占整体出口节目的73.8%。

此外,韩流风靡全球引发了旅游观光、观看演唱会及购物等多样性产业连锁效应,韩国广电节目也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据悉,版权销售占到韩国电视台收入的60%左右,其中亚洲国家的出口额占比高达95%。韩国电视剧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不仅采取了低价拓展市场的策略来保持出口竞争力等一次性收益,还通过剧情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了以电视剧为动力带动旅游、文化产业的一系列的二次甚至多次收益,逐步形成了商业产链。[6]

(三)中韩娱乐文化产业的对比分析

在娱乐文化产业中,影视节目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电视剧总体质量提升,产量持续增长。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视剧需求结构转向网络独播而不再是上星播出,与此同时,综艺节目资源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开启了超级网综时代,而韩国,基于“文化立国”的国家方针,影视产业不再仅限于扩大市场规模,还因出口海外市场而形成了商业产链。与中国以网络作为传播渠道相比,韩国影视产业更倾向于出售版权后通过制作组协助引进方来完成文化传播。

中韩娱乐文化交流与摩擦主要体现在引进版权后的综艺本土化方面。韩国综艺节目的基调整体逐渐趋向于表达自然生活的治愈系风格,而不是户外真人秀的强娱乐性风格,而中国综艺节目,面临做具有特色节目的极大挑战,《见字如面》《朗读者》此类新颖的中国风原创综艺节目即使好评连连,但缺少真人秀的趣味性,也缺少了让观众参与和讨论的力度。在文化产业上,影视的核心要素必然是质量,优质作品可以流传万年,不沦为文化产业同质化的时代产物;而劣质作品的传播不仅会丢失关注度而且还会失去社会大众对创作者的好感与信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应逐步完善版权制度,同时储备开发影视人才,同各地区的大学合作,共同培养中国原创化及本土化的影视表演人才、编剧人才、影视制作技术人才;完善影视管理制度,提高中间层影视编剧的创作地位,不让本土化的好剧本流失,实现本土化改造。要想中国电视节目突破同质化,推进中国娱乐文化产业原创化,研发创新节目形式,创造中国独有的综艺节目模式必不可少。

[1]曾威.中国学习“韩流”求同亦需存异[N].中国商报,2016-01-06(5).

[2][4][5]中国产业调研网.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电视剧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EB/OL].(2016-07-28)[2018-01-01].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7/433957.html

[3]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17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EB/OL].(2017-11-29)[2018-01-01].http://finance.jrj.com.cn/2017/11/29175923715088.shtml

[6]杜冰.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J].国际研究参考,2005,(10):25-28.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娱乐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影视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