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假冒伪劣产品流通现状及研究对象

2018-04-27欧前丽

世界家苑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村地区治理监管

摘 要: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我国假冒伪劣商品主要表现为:商品种类多、数量大,生产的隐蔽化,治理难度大等特点。由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维权意识日渐增加,再加上城市的商品监督机制相对完善和诉讼机制日益发达,导致目前假冒伪劣商品大量从城市转向农村。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干扰国家经济的发展,治理假冒伪劣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假冒伪劣;商品;农村地区;监管;治理

假冒伪劣商品含义

假冒商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商品名称、商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商品就是被假冒的商品。伪劣商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商品。假冒伪劣商品大多是以家电、烟、酒、服装、保健品、药品、食品、化妆品等,囊括了消费者的衣食住行用,并且这些大多是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的商品。

一、假冒伪劣商品流通的危害

(1)假冒商品的危害

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轻则损害生产真品企业的品牌和信誉,给他们带来经济损失;重则拖垮这些企业,以致使其彻底倒闭。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大量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不仅给消费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损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重则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2)伪劣商品的危害

三鹿集团为了虚增婴幼儿奶粉中蛋白质检测值,在生鲜乳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的工业原料三聚氰胺,严重影响了广大消费者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消费信心,也使整个乳品产业遭受严重损失。

二、农村假冒伪劣商品流通的原因分析

(1)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落后

在农村,有些居民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收入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手中一旦有了积蓄,许多农民不是把这部分钱用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而是用于建造庙宇、修造坟墓。而且,农民具有重形式轻内容的消费习惯,重视婚嫁、殡丧、年节等集中消费,但不太注重日常生活消费,大多选择廉价商品购买,不注重商品本身的质量。

(2)农村居民维权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农村商品市场大多不发达,也不具备市场管理的基本条件,村里大多是没有实力和信誉的小卖部,农民购物多以流动的集贸市场为主,交易的随意性很强,又没有购买发票等购买依据,买到的假冒伪劣商品可能性很大。

(3)受可支配收入的约束导致求廉购买

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对农村税费制度的改革来减免农民的负担,农村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与转型期农村市场发育滞后相悖的教育与医疗的高度市场化大大加重了农民负担。

(4)我国农村消费市场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参与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买卖双方所掌握的有关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5)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不完备的,存在诸多的法律真空地带。有的法律法规条文也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法律的修改工作相对滞后给制造假冒伪劣的生产厂商有机可乘。

三、解決农村假冒伪劣商品流通的对策建议

净化农村安全消费市场,让农村居民远离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必须多管齐下,携手共创安全的农村商品消费市场。

(1)增强农民维权意识,树立农民健康的消费观念

消费者在市场购买商品时,要睁大双眼,认真判别。在购物时要索取购物凭证,一旦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时凭购物凭证向消协或向3·15服务台反映,这样不但可以维护自身利益,还可以减少假冒伪劣商品的蔓延。

(2)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是低收入群体,购买廉价商品大多受自身收入和消费水平的限制,所以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是重要措施。此外,还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3)促使农村市场信息对称化

信息不对称是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商品大量存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农村市场安全监管工作量大,而农村市场安全监管的行政资源有限,造成了监管需求和监管供给之间的矛盾。

(4)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者的打击力度

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者的打击力度,应该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重点予以解决:首先,要大幅度提高行政处罚力度,明确制定行政判罚的依据;再次,应大幅度提高判罚比例;最后,对于行政机关查获的制假售假者,达到立案标准的应从大局出发,及时交于公安部门刑事立案。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农村假冒伪劣商品问题突出,农村市场安全监管工作面临困境。假冒伪劣商品能够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相当规模的市场需求。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存在。而农村假冒伪劣商品数量较多、涉及种类较广,农村市场日益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聚集区。这些不仅仅是因为农民的消费安全意识薄弱、不正确的消费观念造成的,更重要的是不健全的监管体系导致。所以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通力合作,加强对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者的打击力度,给农民提供一个放心、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 郭岩,赵邦宏.农民视角剖析农村假冒伪劣产品猖獗的成因—基于河北调查问卷的分析[J].广东农业科技,2010(5)

[2] 刘磊.浅议农村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原因及治理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17)

[3] 刘芸.浅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N].江苏科技报,2010-5-24

[4] 韩锐.我国假冒伪劣商品存在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新财经,2012(7)

作者简介

欧前丽(1994.04-今), 女,汉族,四川南充,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假冒伪劣商品流通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农村地区治理监管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