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鼻息肉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2018-04-27刘晋发卢善明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鼻息肉酸性鼻腔

刘晋发,卢善明,陈 凯

(梅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梅州 514031)

鼻息肉是较为常见的鼻部疾病,是由于水肿鼻腔鼻窦黏膜在重力作用下下垂而形成。经相关调查发现,鼻息肉患病率为1%~4%[1],且复发率高,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鼻息肉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有研究发现[2],鼻息肉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腔黏膜水肿,但是对于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仍未完全清楚。本研究为探讨鼻息肉复发与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对鼻息肉患者与健康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不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患者鼻息肉的复发情况,可为预防鼻息肉复发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1例鼻息肉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33例;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7.4±4.1)岁;病程 3 个月~7 年,平均病程(3.1±0.5)年。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 21~50 岁,平均年龄(37.8±4.6)岁。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8~60 岁;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者;近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恶性肿瘤或其他全身性疾病者。

1.2 方法

观察组:术前取适量鼻息肉组织;对照组:取中鼻甲黏膜。所有标本离体后立即使用10%甲醛固定,以常规方法制成石蜡块保存。石蜡块连续切片,厚4 μm,以Chromotrope 2R染色,染色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染色后,EOS胞浆着色,胞浆多为双核,呈粉红色。高倍镜下选取3个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的视野进行计算,分别计算100个炎性细胞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取平均数作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指数。浸润指数0%~25%为Ⅰ度,26%~50%为Ⅱ度,51%~75%为Ⅲ度,76%~100%为Ⅳ度[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经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F检验,用百分率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

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s,个/ml)

表1 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s,个/ml)

?

2.2 观察组不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复发的相关性

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越高的患者,其鼻息肉复发率越高(P<0.05),见表 2。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鼻息肉复发呈正相关性(r=0.742,P<0.05)。

表2 观察组不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复发的关系[n(%)]

3 讨论

鼻息肉是多发病,数据显示[4],鼻息肉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鼻息肉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过程,复发率高,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发现[5],鼻息肉为局部微循环控制的炎性肿块,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参与鼻息肉的形成及发展。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损伤上皮,使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进而增加复发风险。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鼻息肉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下降,但是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依然会增加鼻息肉复发的风险,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鼻息肉复发的相关性,对临床控制鼻息肉复发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表明嗜酸性粒细胞参与鼻息肉的发生及发展。嗜酸性粒细胞为局部微环境中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调控的自身延续的慢性炎症肿块,有研究发现[6],细胞因子对嗜酸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嗜酸性粒细胞经过Th2细胞因子的释放及迁徙,逐渐参与鼻黏膜炎症反应过程,自身可分泌大量细胞因子,使炎症程度加重,产生恶性循环,致使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有学者[7]研究发现,鼻息肉患者术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术后6周浸润程度相同,表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复发直接相关。本研究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越高,鼻息肉复发率越高(P<0.05)。由此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可作为判断鼻息肉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近年来,鼻内镜手术不断成熟并广泛应用,而鼻腔黏膜上皮化的优劣已经成为影响手术的主要因素。鼻内镜手术后黏膜水肿、炎性浸润是阻碍鼻腔上皮化进程的主要原因,进而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有学者[8]对鼻息肉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发现术后2周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明显下降,从术后4周开始上升,10周时上升至术前水平。表明术后应激性肾上腺皮质激素上升可抑制鼻腔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发展,也能控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而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嗜酸性粒细胞活性增高,可分泌细胞因子,鼻腔黏膜尚未上皮化,纤毛功能未完全恢复,易导致炎性因子大量分泌,增加鼻息肉复发的风险。因此,应该在鼻息肉术后加强鼻腔冲洗及局部用药等,以促进鼻腔黏膜上皮化,减少术后复发。本研究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鼻息肉复发呈正相关性(P<0.05),表明嗜酸性粒细胞指数水平越高,复发风险越高,提示鼻息肉术后因采用类固醇药物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浸润,控制炎性反应,以达到延缓鼻息肉复发的作用。

综上所述,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鼻息肉复发呈正相关性(P<0.05),鼻息肉患者术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越高,术后复发风险越高。

参考文献:

[1]杜志宏,于亚峰.NLRP3炎性小体在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发病及复发中的作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6,30(1):31-35.

[2]Legrand F,Tomasevic N,Simakova O,et al.The eosinophil surface recept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module containing mucin-like hormone receptor 1(EMR1):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eosinophilic disorders[J].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2014,133(5):1439-1447.

[3]郑岩,刘鹏飞,郭丽娟,等.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白细胞介素13及其受体α2的表达与意义[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3):230-235.

[4]刘飞,刘军.鼻息肉与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IL-17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变化及其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6,56(29):73-75.

[5]王成硕,娄鸿飞,孟一帆,等.组织嗜酸粒细胞增多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复发的预测价值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4):268-272.

[6]赵艾君,彭炜,周明,等.鼻息肉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变化及相关性[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33(2):145-147.

[7]郅莉莉,宋道亮.嗜酸性粒细胞及IL5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与鼻息肉中表达的差异[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7,31(4):43-46.

[8]张宇,王向东,王鸿,等.白细胞介素13在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黏蛋白高分泌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7,24(7):371-374.■

猜你喜欢

鼻息肉酸性鼻腔
鼻腔需要冲洗吗?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柠檬是酸性食物吗
嗜酸性脂膜炎1例与相关文献浅析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94例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