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想象联合康复机器人在不完全性SCI的应用
2018-04-27王辉,马奔
王 辉,马 奔
脊髓损伤(SCI)是由外伤、肿瘤、炎症等因素所致,损伤的相应节段会出现各种运动功能障碍、肌感觉功能异常和病理反射等[1]。而步行功能障碍是其最明显的功能缺陷[2]。据统计,不完全损伤性SCI患者大多能重获一定的地面步行能力,但步行的质量和效率相对较差。因此,步行功能康复训练策略对于SCI患者尤为重要。康复机器人可提供重复、高效、阻力或抗阻的步行训练,被广泛地用于不完全性SCI患者的步行训练。康复机器人结合虚拟情景和任务互动进行步行训练,可以提供信息的反馈,从而提高疗效。因此,本研究探讨了运动想象联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不完全性SCI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58例不完全性SCI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 CT 或 MRI确诊;(2)外伤性损伤遗留的单下肢功能障碍患者;(3)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评定为C-D级,损伤平面T6-T12;(4)经脊髓减压加内固定手术治疗;(5)生命体征平稳者。排除标准:(1)明显下肢痉挛者;(2)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和颅脑疾病及癫痫病史者;(3)从事其他步行功能康复训练者;(4)依从性差者。研究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依据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 对照组中,男 17例,女 12例;年龄 19~56(38.3±5.1)岁;病程 68~202(143.3±25.4)d。观察组中,男 19例,女 10 例;年龄 23~61(41.0±4.9)岁;病程 73~194(139.9±28.7)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此外,对照组给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主要包括由外骨骼矫正器、减重支持系统和运动跑台。训练前,将患者固定于外骨骼矫正器内,测量患者的腿部长度,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设定绑腿的长度和训练参数。准备完成后,患者站在运动跑台上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其中,调节减重并以初始减重为患者体重的60%为宜,系统自行设置患者系数范围在0.2~0.7,引导力设置为≤30%,步行速度为1.5~1.7 km/h。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减少减重的重量,并增加跑步台速度。训练为45min/次(包括参数设定、患者准备以及步行等整个过程),1次/d,5 d/w,4 w/疗程,共 2 个疗程。
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想象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参数设定等与对照组相同,并同时在运动跑台前1.5m处放置一面姿势矫正镜,以便患者观察到步行训练的全景。训练前,治疗师先指导患者用健侧下肢完成步行训练的动作分解,使其掌握正常步行的运动模式和感觉。待患者准确掌握后,开始步行训练。训练过程中,治疗师不断提醒患者保证运动想象动作的逼真度,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想象并感知自己的肢体。训练为45min/次(包括参数设定、患者准备以及运动想象和步行等整个过程),疗程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及治疗4 w、8 w后,采用下肢运动功能评分(LEMS)、Berg 平衡量表(BBS)脊髓损伤步行指数 II(WISCI II)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估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LEM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LEM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 w和8 w后,两组LE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8 w后高于治疗4 w后(P<0.05),且观察组LEMS评分均高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EMS评分比较(n=29)
2.2 两组治疗前后BB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BBS评分的变化与LEMS评分变化相同,也是观察组均高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BS评分比较(n=29)
2.3 两组治疗前后WISCI I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BBS评分的变化与LEMS和BBS评分变化相同,也是观察组均高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表 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WISCIⅡ评分比较(n=29)
2.4 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BBS评分的变化与上述3个指标的变化相同,也是观察组均高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n=29)
3 讨论
SCI可造成脊髓相应节段下的运动、感觉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损害或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步行功能训练对于SCI患者步行功能甚至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其可选择性增加运动神经通路,改善运动池,激活神经元,利用剩余的神经输出使站立和步行得到控制。而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训练系统可进行安全、有效、重复和稳定的定量运动输入,为患者提供早期、多模式和多场景的训练,利于大脑神经功能重组。运动想象是指不伴随明显的身体运动,某一肢体的运动活动在大脑中反复模拟、排练,即没有运动输出,根据运动记忆激活大脑中的某一活动特定区域而达到提高运动功能的目的[3]。运动想象结合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的运动学习能力,在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等方面效果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 w和8 w后,两组LEMS、BBS、WISCI II和 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8 w后又高于治疗4 w后,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可明显改善不完全性SCI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随训练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好,该结论与刘明检等[4]所得结论一致。但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与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应用时效果更佳,罗绯等[5]报道提示,运动想象疗法对SCI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明显作用,可能是因为视觉想象训练不仅为患者提供可正确的步行模式,还可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充分调动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患者长期坚持训练。
综上所述,运动想象联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不完全性SCI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延劼,李燕飞,陈雪梅.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现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7,23(2):92-96.
[2]何志良,张继荣.脊髓损伤后步行功能障碍的康复现状[J].中国康复,2016,31(6):476-479.
[3]李朝健,符俏,喻锦成,等.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海南医学,2015,27(2):221-223.
[4]刘明检.Lokomat机器人在不完全性SCI患者步行障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9):132-135.
[5]罗绯,刘建成,李艳波,等.运动想象疗法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及ADL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5,30(5):36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