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

2018-04-26于翔

科学与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

于翔

摘要:为了能够充分的满足现代城市人们的实际需要,对城市进行现代化的生态规划已经成为了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新构想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以期为我国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

近几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但是城市的发展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系统化,各个不同城市区域的空间的城市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并且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仅仅只是注重物质生活的享受,却疏忽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导致城市间出现大量的噪音污染以及空空气污染,这些污染对于本就缺乏生态绿化的城市来说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采取现代化的生态新构想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1.生态学原则的应用

生态城市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划:生态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总量提高、环境质量提高等。在这其中,必须要极大对环境改善和生态经济发展的力度,这对于生态城市规划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现代城市是一个通过人工方式所转化而来的人造生态系统,所以它的整个生态体系并不能够自给自足,对于环境和各种资源有着较大的依赖性,并且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稳性,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人造生态体系无法自我完善。所以,城市在进行生态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城市自身所具有的复杂多样化等结构体系,只有采取对应的方案才能够切实有效的将物质转化率提高,使得能量能够更充分的被利用,这对于城市中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共存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整体性原则

按照系统的城市生态理论来看,任何一个系统都属于一个有着自身独特秩序的整体,并且系统中有着自身独立的结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在组合在一起之后便能够发挥出一定自身所拥有的特性,整个功能和结构之间永远都保持着一种动态性的关联,所以,在对现代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系统与整个城市之间所具有的统一性和和谐性,要保证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三个方面的主要因素能够融合在一起协同发展,才能够保证城市能够形成整体的生态系统。

1.1.1城市发展與环境质量的平衡

在加大城市发展力度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只有自然与城市共同存在,才能够使得城市发展更加迅速、稳定。所以,加大城市发展力度的同时,也应当加大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城市在进行生态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护也是一项要加以重视的环节,而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如果将绿化容量、土地容量、人口容量、交通容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加以统一,只有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容量内容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之后,才能够掌握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应当注重的一系列问题。

1.1.2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要强调区域性,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要将城市放在特定的区域中,从大的背景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规划要有全盘统筹的眼光,促进生态稳定,追求最佳效益。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具体的每一幢建筑密不可分,在提倡建筑单体生态设计的同时,建筑设计要着眼于城市设计,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及所在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1.2循环再生与节能

在可持续发展社会中,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是当前的主题。只有合理利用现今资源,才能让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得到有效的使用。

那么要如何把节能和资源再生运用在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中呢?我们首先主要要做的就是从建筑材料的选择是上入手,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应首先选择对人体无害无污的环保材料,并且在设计中尽量减少对木材的使用,然后在对废弃材料的管理上应多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多环境的污染和经济资源的浪费。

另外建立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及回收系统,走一条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化、产业化的道路。注重城市结构布局、城市建筑物自然采光、通风、通气,使城市成为拥有自然空气通道的开放循环系统。尤其是热带地区,应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通风。

2.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问题

2.1生态要素的调查

生态城市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这一要素与城市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和谐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要素的归还是否科学合理,能够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而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要素则是指历史资粮资料的搜集、实地取证、测证、社会调查和遥感急速的应用。也为我们了解区域环境的生态特征和潜力提供条件。

2.2生态分析与评价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传统符合生态观念、生态理论、环境美学理论等来对生态环境区域的生态环境所具有的敏感性和可靠性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利用这一方式来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城市生态区域之内所具有的生态价值以及制约性,其生态体系分析过程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生态适宜度、生态潜力、生态发展、地质量、区位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3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规划目标

根据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德尔斐专家咨询法和多目标决策法,在参考和吸收传统指标的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充分发挥人对复杂系统的辩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综合、简洁、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另外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总目标、近远期目标和年限,应同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目标和相应的年限一致,以利用同步、协调、可比、互为应用。

2.4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

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单元,研究其特点、结构、环境污染、环境负荷以及承载力等问题,为各生态区提供管理对策。区划的方法可采用数值聚类法等。可将土地利用评价图、工业和居住用地适宜度等图纸进行叠加,并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分析,进行城市功能分区。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综合研究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按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议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2.5人口适宜度规划

因为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是取决于城市人口的流通和工作量。如今,由于我国人口相当密集,在进行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时,人口的适宜度是我们城市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对城市人口分布、增长率、人口组成和男女比例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从而确定在社会长期发展中,人口规模的变化情况,这对提高人口素质、维护环境资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现代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各个部分都加以合理的规划,不但要从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居民生活角度的来进行规划,还要从当前城市的实际生态环境现状出发,在对城市建设规划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的对自然环境生态圈进行保护。使得自然能够与城市和谐共处,达到城市与自然结合产生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04).

[2]罗保明.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05).

(作者身份证号码:210881198712211277)

猜你喜欢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