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一字立骨法”初探
2018-04-26沈颖达
沈颖达
摘 要:一字立骨法也叫一字经纬法,是清朝文论家李扶九在《古人笔法百篇》总结出的前人经验。此技法为散文创作时常用,是“形散而神不散”的依托方法之一。那么,写文章时讲究炼意立骨,阅读文章时自然也可以从这“字”这“骨”来把握,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此法具有不错的操作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一字立骨法;教育
所谓“一字立骨”,通俗说就是,用一个字撑起文章的骨架。“一字”不能狭义理解为必须一个汉字,而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句话乃至一个标点符号,只要它能起到后面的“立骨”这一作用,都可以作为我们阅读文章、讲读课文的一个抓手;而“立骨”比较好理解,就是撑起文章的骨架、主心骨、主线。在课堂教学中,“骨”又不一定必须是文章内容的主线,而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抓手,它从文章中来,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引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是教师在备课和组织教学过程中,对文章的再思考和个性化解读。
本文就备课中如何选择那“一字”来立文章之“骨”,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以文章本身的线索为那“一字”,立起全篇的“骨”
立文章本身的线索为“骨”,是最基本的办法,也是最高效最符合作者意图的办法。那么,文章线索有很多种,因此,“一字”就有很多种。
一种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例如《曹刿论战》一文,除了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梳理,也可以从曹刿的角度进行概括。那么,在组织学生对情节进行梳理概括之前,就可以明确指导,以曹刿这个人物立起全篇的“骨”:曹刿请见——曹刿请问——曹刿参战——曹刿释疑。这样,一篇文言文的情节在学生脑海中迅速建立起了简洁明了的骨架,为进一步的内容赏析和人物形象分析奠定了基础。类似的线索人物还有《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作为叙事主角,也是全文的线索人物,许多情节是由“我”的所见、所闻、所想串起来的,包括文章的主题思想,既隐藏在“我”所听到看到的菲利普夫妇的言行中,更是通过“我”最后和于勒叔叔见面时的心理描写表现出来,而且“我”和菲利普夫妇还存在对比关系,更加突出了他们的势力、贪婪和冷酷。所以,我们可以紧紧抓住“我”来组织教学、展开深入讨论和分析。
还有两种线索,分别是情感线索和事件线索。情感线索如《荷塘月色》,事件线索如《智取生辰纲》,是传统经典教法了,此处不再赘述。
二、以题目或题目中的要素为那“一字”,立起全篇的“骨”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善于解题,善于抓住题目中能撑起全文的点。
以《杨修之死》为例,除了第一种以杨修这个人物线索为“骨”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立“死”这个字为“骨”。笔者曾经上过这篇课文的市级公开课,紧扣住“死”字,导入时用了两个人的“死”:陈涉之死“等死,死国者可乎”——为国家而死,死得有价值;项羽之死“无颜见江东父老”——为尊严而死,死得悲壮、轰轰烈烈。接着引出“杨修因何而死”这个问题,以探究杨修的死因作为抓手,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在一个个的事件中,找到了杨修的死因,也就是他的形象特点:恃才放旷,狂妄轻率。虽然这篇文章很长,但是有了找“杨修因何而死”这个“骨”,就能迅速而高效的把握全文,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完成教学目标。
还是以《曹刿论战》为例,除了前文所说的以曹刿为“骨”,还可以以“论”这个字为“骨”。紧紧扣住曹刿论了什么观点,如曹刿所说的“肉食者鄙”“忠之属也”以及战斗中的指挥艺术等,进一步赏析这些“论”所体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再如《伤仲永》的教学,可以抓住“伤”字立骨,寓“伤”于题、寓“伤”于父、寓“伤”于人①,既解题又梳理情节,更能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三、以文中反复出现的字句为那“一字”,立起全篇的“骨”
这种方法需要我们通读全篇,整体把握。善于从作者的写作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要重复这些字句?是否能从这些重复的字句中挖掘出我们需要的教学内容?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通常是从“套子”这个词入手来解题,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从别里科夫总是念叨的“别闹出什么乱子”入手,立起全文的骨架。这句话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是主人公心理活动和人物性格的生动外化,以它为骨可以让学生很形象的体会到作品中的“我们”生存的处境,体会到别里科夫的心理活动和形象特点。
四、创造出那“一字”,立起全篇的“骨”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师对一篇文章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首先我们要有再思考和个性化解读,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再次以《曹刿论战》为例,除了前文所举的以线索人物“曹刿”为骨,以标题要素“论”为骨,我们还可以用曹刿一开始所说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为骨。既然曹刿认为肉食者不能远谋,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鲁庄公的哪些表现可以看出他没有远谋?而曹刿是否有远谋呢?表现在哪里?……以此为骨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在探讨两个主要人物是否有“远谋”中,完成对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
更有个性化更显功力的哈姆雷特是教师对文章做出自己的概括,提出原文没有的那“一字”来立骨。比如陈晓东老师以《故乡》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时,以“横”字为骨,设置了几个教学环节:横——荒村之景;横——心灵之墙;横——脚下之路。从开始的荒村的荒凉冷落到人物心灵的隔阂再联系文章的背景,挖掘出主人公要横下一条心,探索出一条崭新之路。②这样,层层深入,使学生从文章情节到人物形象再到作品主题逐步深入到鲁迅那深刻而冷峻的内心世界。而陈晓东老师所立之骨“横”字,除了文章开头描写远观故乡的“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出现了一次,后文都没有再出现!他把原文“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改为“横”着心灵之墙,把原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概括为“横”下心来探索新的人生之路,实在妙极!
我想,这样的“一字立骨”法真是运用到了一定境界,不仅仅是对文章的信息的筛选和重组,而是有了教师个性化的思考和解读。长久的熏陶之下,学生将会有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也必将爱上阅读、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