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天气分析与预报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2018-04-26丁小立
丁小立
摘 要:通常伴有大风、雷雨、冰雹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是天气预报和分析的重点。从现有的实验研究结果来看,自然气候领域对于强对流天气的基本内涵还不是十分清楚,在天气预报与分析中存在理念被滥用、概念混乱等现象。本文对强对流天气的基本内涵以及在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基本问题分析;分析与预报;强对流天气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214
在天气分析工作中,强对流天气一向是气候预报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由于该气候有着比较强的突发性,对于防范方案的制定策略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若没有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则很可能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将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可知,强对流天气多发于夏季,相比于我国南方地区来说,北方强对流天气数量多、出现早,主要的表现形式为降水、大风以及雷电。因此,社会各界对于强对流天气也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强对流天气一方面具有比较强的破坏性,也存在区域性强、时间较短等方面的特点,对于该气候灾害的预防有着比较大的难度。因此,相关单位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针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与分析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给予最充分的保障。
1 强对流天气相关的若干问题分析
在对相关材料进行调查后,本次研究发现我国气象组织机构在技术交流、岗位设立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长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问题研究人员对于“强对流天气”的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差,“尺度混淆”的问题在研究与预报工作中十分常见,进而造成比较严重的诊断量滥用问题,严谨的理论假设受到了严重的忽视,即便是一些“权威”文件对于强对流天气概念方面的描述也存在“似是而非”的问题。实际上,天气预报与分析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实践与科学观察一定要体现出充分的严肃性态度,相关的研究工作也是建立在定量分析与安全采集基础之上的。经过总结与分析发现,强对流天气相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强对流天气特点的角度上来看,在降水天气下出现较短时间内的雨量暴增,进而引致城市内涝与农业涝灾现象,在理念角度方面,具体体现在冷空气与温度2方面的变化上。
天气研究领域的温度即单位空气体积情况下的水汽比例。众所周知,降水气候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凝结所致,降雨量的大小受维持时间、凝结速度与水汽多少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由此可知,在夏季气候条件下,由于昼夜温差大、夏季温度高,很可能会出现强对流天气,地面上的水分蒸发后会产生较大规模的水蒸气,进而导致强出现强降雨天气。
2 强对流天气概念纠正
我国气象预报单位十分重视“冷空气侵入”的预报工作,在“冷空气”理论的基础上也延伸出了一些相关性理论。然而实际情况是,“冷空气”和“热空气”二者之间是相对的概念。然而,许多天气预报工作人员仅仅将“冷空气”定义为低温度空气,这种定义的偏差性也十分明显。“冷空气”的正确定义应该是等压面上水平方向温度比四周低的空气。也就是说,只有在温度梯度概念环境下,有能够形成“冷空气”的概念。因此,在降水冷空气之间也无法对温度的概念给予过于细致的强调。降水也不一定由冷空气入侵所导致,在流畅的水平辐合影响下,低层水汽在上升过程中,被强迫上升的水汽凝结后也会出现凝结运动,形成强对流天气。
3 做好强对流天气分析与预报的策略
3.1 强降雨天气分析与预报
强降雨是强对流天气的一种主要体现,主要出现于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区域,市属于夏季。作为一种典型的强对流天气,该气候环境下通常伴随雷电、狂风等产物,即便在同一个区域内也会出现比较大的不确定性。该气候有着十分复杂的形成原因,我国城市区域也频繁出现洪水以及内涝災害,需要进一步对强降雨天气的形成规律进行探索。
以常规雷雨检测的方式来分析数据。从气象部门对现有的气象资料进行调取,全面分析形成强降水天气的有关原因,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以及大气环游等方面的因素,分析强降水天气分布特征,若无法对相关资料进行精确的分析,必要情况下也可以逐渐缩小范围,帮助有关部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3.2 大风天气分析与预报
“大风”包括飓风、龙卷风以及台风等自然现象,通常出现于内陆地区,具体体现为局部性的龙卷风过境。
分析大风天气需要重点观测对流层温度的变化情况,大气压温度于某一个时期内无论是快速上升或下降也可能会出现大风气候,观察并分析这种现象相对比较容易。
4 结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鉴于社会生产生活在强对流天气下所受到的影响,气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强对流天气的预报能力与分析能力。引入先进的仪器设备,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增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