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基因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对比试验分析
2018-04-26张晓红
张晓红
摘 要:柳树的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不仅适应性、抗逆性强,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土发挥着巨大作用。本试验引进80多个品种、品系和杂种,在苗期试验的基础上营造了标本园和对比试验林,进行优良品种选育。
关键词:柳树;品种;对比;选育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164
柳树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丰富,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对SO2、土壤中氯、汞和铅等有害元素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1]。全世界有520多种柳树,我国约有256个种,63个变种,18个变型,其中灌木189个种,乔木60个种。新疆柳树资源也十分丰富,约有50多个种。目前在伊犁地区栽培用的本地品种仅有白柳1种,其他均为引进品种。这些品种在周期性极值低温的影响下,经常出现冻梢和树干冻裂现象,特别是生长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冻害更为严重。为丰富本区乔木柳树种质资源,选择培育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新疆伊犁州林木良种繁育试验中心先后从山西、辽宁、江苏等地引进80多个品种、品系和杂种,基本收集了国内外乔木柳树的种质资源。为了对柳树品种进行深入研究,在苗期试验的基础上营造了标本园和对比试验林。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林位于1林班3小班,面积9.8hm2,自然条件优越,距伊宁市7km,省道313线横穿林区。E8109,N4345,地势平坦,海拔660m,属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800h,日照率59%,太阳辐射量136.8kcal/cm2,平均气温6.7~9.9 ℃,1月均温-12.2℃,7月均温22.7℃,极端低温度-35℃,极端最高温度38 ℃,气温日较差15.6℃,≥10℃有效积温3684℃,无霜期162d,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冻害、霜冻、大风,年相对湿度60%,年蒸发量1425mm,地下水位1~1.5m,由于伊犁河支流横贯其中,水源充沛。此地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地和盐化潮土,pH值8~8.9,肥力中上等,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99%,含磷830PPm,含氮量800PPm,速效钾150PPm,年降水量203mm。
2 试验内容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品种
参试品种是先后从山西、辽宁、江苏引进的柳树品种品系及杂种84个,经2a苗期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表现较好40个品种、品系营造对比试验林40000m2。
2.2 试验方法
試验田间设计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将试验地按4个重复划为土壤肥力基本均匀,面积相等的4个地块作为区组,每个小区的品种株数为9株,造林密度为5m×5m,四周设保护行一行。试验观测项目:主要观测每个品种树皮颜色、光滑、开裂程度、冠幅、分枝角度、叶大小、通直度、枝下高。抗性测定:主要测定各品种的病害率、虫害率、冻害率。统计分析:主要采用F值检验,对试验区对比林所调查的数据进行检验、分析。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林生长性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过调查,五年生高生长较好的为(旱×占)×旱238、旱×占194、垂×旱273、旱×白606等品种,其树干干形通直或较直,枝叶茂盛,叶形大,分枝角度较小,在20~45°之间,枝下高在1.7~2.05m之间,胸径生长较好地为苏柳172,旱×白605、垂×垂211-1等品种,其树干干形较弯,分枝角度较大,在60~80°之间,冠幅较宽,一般在5~6m之间。
3.2 抗性观测及分析
自试验以来,参试柳树品种主要病虫害有:腐烂病、兰叶甲等病虫害;在低端低温气候下,引进的柳树品种与本地白柳都有不同程度的树干冻害,冻害率大部分都达到50%,冻害较轻的有本地白柳,无冻害的只有旱×白606、蒙×旱330两个品种;参试品种虫害率达到100%,虫害发生较轻的只有31这一个品种,虫害发生率为19.23%。
3.3 方差分析
因为品种(旱×白)77-7在试验区内全部死亡,在此只对39个品种进行方差分析。根据房车分析表明,各树种间林木树高生长差异极显著,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
4 结论
多年试验表明,引进的相当一部分品种,无论从生长量、质量性状方面,还是在抗性方面,均未等到理想的效果,引进的少部分品种中,虽在生长量方面超过本地白柳,但在质量性状方面,次于本地白柳,而且在抗性方面表现出极大地不适应。因此,建议对于少数适应本区环境条件的品种可以继续繁衍保存,其它品种冻害严重,没有保存价值应予以淘汰。
引进的柳树品种(蒙×旱)330,生长量大,而且干形直,主干明显,并且无冻害现象,建议进一步推广。
引进的柳树品种(旱×白)606,虽生长量中等,但其干形直,主干明显,而且抗性均超过本地白柳,基本无冻害,可以考虑在本区及类似气候的地区进行推广。该品种为雌性,可与本地白柳进行杂交,进一步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参考文献
[1]施士争,李进锁,丁友全,等.国外引进柳树初选无性系的苗期生长测定[J].江苏林业科技,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