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农业 促进增产增收
2018-04-26东来
东来
摘 要: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增长增收的关键是科技。本文结合当前农业发展形势,总结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效,并从理念先行、资金支撑、技术推广3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农业科技应创新和推广措施,以引导人们充分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关键词:农业发展;科技创新;增产增收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135
十九大明确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十九大新闻中心特别举行了“农业科技创新”集体采访,唐华俊表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核心和关键要靠科技”。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扎实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不仅是有关部门要面对的紧迫任务,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1 农业科技创新成效
1.1 创新种植模式
在当代农业生产中,农业种植模式逐渐向科技化、循环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比如,采用轮作、间作、套作等技术,开展“林间种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示范农业,打造沼气综合利用、粪便收集处理和有机肥加工利用、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等。与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相比,创新型农业种植方式既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空间,又能够实现节本增效,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3大效益的统一。
1.2 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体系,具有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效果。该技术可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科学施肥,不仅有效解决了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还大大节省了肥料的用量和劳动力,达到节支增收的目的。自2005年起,我国就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业县全覆盖。
1.3 实施“三品一标”认证
早在2007年,我国就已经开始推进“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工作。并且,各级政府对生态农产品认证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为生态农产品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无论是从認证总数来看,还是单个生态农产品种类认证的数量来看,我国“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加强科学技术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具体措施
2.1 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理念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引导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发展现代农业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我国大部分的农业种植者都出身农村,文化素质水平不高,过度重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缺乏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大局意识。对此,可通过公益广告、发宣传单、召开农业发展交流大会、入户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农户,尤其是农业大户宣传科学的农业发展理念,引导其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的重要性,从而彻底摒弃传统的经验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积极学习、引入和应用新技术,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2.2 多渠道融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
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对融资渠道和资金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及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的金融供求对接机制,大力拓宽农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完善配套的金融服务,应制定农业科技创新各项优惠政策,实施政策性倾斜,应主动担责,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培训等,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最大作用。还可以结合各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建立高标准的科技农业示范项目,引导企业加强对科技农业的投入,拓宽农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
2.3 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团队
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团队的建设,具体以省或市为单位,建立农业科技合作总社,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坐阵”。各村因地制宜建立农技站,定期安排农业技术专家带领农业科技推广团队下乡入户向农民传播和推广农业新技术。顺应“互联网+”新形式,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推广网络,在线向农民宣传市场经济、农业政策法规知识,向农民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手段,引导广大农民更新观念,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做现代化、知识型农民,用科学技术武装头脑。
3 结语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增长增收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找准切入点,以科技创新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
参考文献
[1]郭勇,张存花,侯小妮.浅述如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J].新农村:黑龙江,2014,14(22):88.
[2]王林松,盛太喜,刘洪菊,等.湖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队伍情况调查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4,25(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