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病毒性肝炎病研究进展
2018-04-26曲军
曲军
摘 要:近年来,肉鸭养殖业迅猛发展,鸭病毒性肝炎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发病规律有所变化,给肉鸭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合鸭病毒性肝炎病的研究进展,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及鉴别、预防控制、治疗等方面对鸭病毒性肝炎病进行阐述。
关键词:肉鸭;病毒性肝炎病;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077
(Duck Viral Hepatitis),即DHV,中文学名为鸭病毒性肝炎,简称为鸭肝炎,其是因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而造成雏鸭急性死亡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肝脏出现出血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致病快、病时短、致死率高以及传播速度快,病理变化则主要表现为肝脏明显出血。患病雏鸭在临死之前往往出现痉挛和头部后仰现象,通常呈现为“角弓反张”的怪异体态,俗称“背脖病”,病理特征为肝脏明显肥大,并出现大小不一的出血斑或者出血点。该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根据病原学的相关原理可知,DHV的病原是鸭肝炎病毒,隶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属。这一病症分为3大血清型,分别有3种不同的病毒引起,即Ⅰ,II,III型鸭肝炎病毒。其中I型和Ⅲ型属微RNA病毒科肠病毒属成员,Ⅱ型为星状病毒。3个血清型均不具备交叉免疫性质,皆可在雏鸭的纤维细胞以及肾细胞上着床和繁殖,且对其它动物的红细胞也不具备凝集功效。鸭肝炎病毒与人类的肝炎和乙肝等诸多病毒在抗原层次并不存在相关性,因而也不具备公共卫生意义。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又称古典株,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无囊膜,单股RNA,大小约20~40nm,球形,呈二十面体对称,其病毒RNA具有感染性。I型DHV在1945年由Levine发现,并于1949年分离到病毒,命名为鸭肝炎病毒。
Ⅱ型鸭肝炎仅发生于英国,并且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就再未发生过。Ⅲ型鸭肝炎是由美国的Toth于1969年首次分离,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致死率通常不高于30%,而人工感染的致死率则更低。程安春、刘兆宇等于1998年年底初次发现我国存在Ⅲ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相继报道了DHV-Ⅰ型的变异情况。印度、埃及和美国等已发现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变异株 ,表明该病毒有变异性 ,美国已对其分离物进行了比较 ,证明其确为Ⅰ型鸭肝炎病毒的一个变异株 ,命名为 Barn-hardt株。2006年北京农业大学张大丙教授也报道了有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的存在。
1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1.1 临床病症
Ⅰ型鸭肝炎病毒病通常爆发于1~3周龄的雏鸭身上,不仅致病急,而且传播速度快,一旦得病,致死数量就会大幅上升,在2~3d时间内达到致死高峰期,死亡率高达90%~100%。一般情况下,成年鸭不会得病。初期阶段,病鸭精神萎靡,食欲衰退或者完全丧失,眼睛半闭,呈现昏睡状态,以头部触碰地面,12~24h后神经病症出现,运动机制丧失,身体侧向一边或背部触地,状态为转圈或者下蹲,临死之前往往出现痉挛和头部后仰现象,通常呈现为“角弓反张”的怪异体态,俗称“背脖病”。通常情况下,一旦出现神经病症,那么多则数个小时,短则几分钟,病鸭就会死亡,此时它的喙端和爪尖均有暗紫色的淤血,个别病鸭在死之前会排出黄白色或者绿色的稀便。若雏鸭罹患最急性病毒,那么其不会出现任何异常,通常表现为突发性抽搐痉挛死亡。若得病后雏鸭没有死亡,生长速度也会慢于正常雏鸭。
1.2 剖检症状
剖检症状可发现主要是肝脏和胆囊两大部位发生病变。肝脏明显肿大,同时伴有出血和柔软现象,此时的肝脏极其容易撕裂,被膜下会出现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者出血斑。肝整体呈现为淡红色,外形为斑驳状,而且并鸭的死亡时不同,肝脏的颜色也有有所不同。
相较于变异株DVH,Ⅰ型DVH临床病症和剖检症状则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II型DVH至脏表面,脾脏也会出现肿胀问题.表层分布有白色病灶,呈现“西米样”形态。
2 临床诊断
2.1 临床诊断
基于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结合经典症状和病理表现,即雏鸭得病急、致死快、死亡时间一致及肝脏出现显著的出血点或出血斑等,便可进行初步诊断。在临床上,鸭病毒性肝炎也应与鸭瘟、鸭巴氏杆菌病以及曲霉菌病等病症进行比较诊断。
2.1.1 与鸭瘟比较
鸭瘟指的是因鸭瘟病毒而导致鸭死亡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各个年龄段的鸭均有可能感染得病,但3周龄以下的雏鸭极少出现死亡现象,而1~3周龄的雏鸭若罹患病毒性鸭肝炎,便会出现极高的得病率和死亡率,但大于3周龄的雏鸭不会得病。
2.1.2 与鸭巴氏杆菌病比较
鸭巴氏杆菌病指的是因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导致鸭死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的病率和致死率都相对较高。相较于雏鸭,中青年鸭更易感染此病毒,特别是3周龄一些的雏鸭极少罹患;感染鸭巴氏杆菌病的鸭肝会出现肝脏肿大的病症,同时伴有灰白色钊的坏死灶,并且心冠沟脂肪组织出现出血斑,十二指肠黏膜也会严重出血。鸭巴氏杆菌可运用肝脏或者心包液的接种鲜血培养基实现分离,但是鸭病毒性肝炎皆显示为阴性。
2.1.3 黄曲霉毒素中毒鉴别
黄曲霉毒素中毒可引起共济失调、抽搐和角弓反张,但不引起肝脏出血。这是与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区别。
2.2 实验室诊断
病原可选用死亡雏鸭的肝组织进行分离,在完成常规处置后,分别接种9日龄的鸡胚、10日龄鸭胚、14日龄番鸭胚以及纤维细胞等实现病毒的分离。DHV抗原的检测方法较多,其中囊括了电镜检查、中和实验、琼脂扩散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流免疫实验、胶体金实验以及间接血凝实验等。DHV抗体检测的方法主要應用的是免疫学技术,例如,血清中和实验、Dot-ELISA、胶体金免疫电镜实验以及SPA协同凝集实验等。
3 预防措施
3.1 预防措施
严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是预防本病的积极措施,坚持 “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是防止疾病进入或扩散的重要措施。搞好鸭舍环境卫生,使鸭舍空气通畅,降低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和尘埃,并定期消毒;保持营养平衡,保证饲料、垫料、饮水无污染;搞好其他常见病的免疫,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使鸭群保持较好的免疫水平;及时淘汰处理病鸭,并做好灭鼠工作。
3.2 免疫防治
1日龄注射弱毒苗或1~3日龄注射抗血清,间隔5~7d再注射1次抗血清。适用于无母源抗体的雏鸭或发病时的紧急接种。用弱毒疫苗或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种鸭。雏鸭直接用1型DHV活的无毒力病毒株进行防治。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不可忽视母源抗体对免疫的作用,若尚不明确母源抗体的存在情况,可对雏鸭进行超高免血清或者超免卵黄抗体的注射,以此来实现雏鸭的预防和治疗。
防治雏鸭一旦得病,便应立即对4周龄之下的得病雏鸭要实施严格的隔离管理,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扩散。最为常见的防治手段为注射高免血清与高免卵黄抗体。配合应用阿莫西林以及头孢等抗菌性药品,以对继发感染进行控制,并在饮用水中添加补液盐或者维生素C等,以进一步控制病情。中药治疗。优势在于治疗方式简单,见效快,不会出现后遗症,而且可就地取材,较于常规手段更为经济和便捷。
4 结语
I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广泛发生以及近年来逐渐出现的变异株,给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造成了较大阻碍。疫病的控制措施如下所示:坚持预防为先,中断病原,把控继发感染的原则,养鸭场应定期对场地进行消毒,并加强种鸭和雏鸭免疫功能,应用血清或者抗体对雏鸭进行有效地被动或者药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