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卡奇物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2018-04-26吴华

青年文学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卢卡奇当代价值

摘 要:卢卡奇将马克思的拜物教思想和黑格尔的总体性相结合,形成了物化理论。卢卡奇分析了物化的表现形式,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物化的社会关系。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和重建。本论文通过研究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找到克服物化的途径,对我们克服我国的物化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卢卡奇;物化现象;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吴华,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1

一、物化理论的背景及理论来源

(一)历史背景

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利益不平衡的矛盾。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欧洲的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西欧各国工人运动的惨败,使卢卡奇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让无产阶级丧失了阶级意识。在此背景下,卢卡奇提出了物化理论。

(二)理论来源

1.革命实践经验

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取得胜利,反而被资本主义和封建旧势力所击败。卢卡奇决心把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运用到革命和实践中去,让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2.马克思商品拜物教、黑格尔总体辩证法思想

卢卡奇物化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拜物教”。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是绝对分不开的。”[1]

黑格尔认为:“中介的东西一定是两个方面在其中合一的东西。”[2]卢卡奇认为部分和整体的比例中,整体占优势,整体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坚持黑格尔的总体性方法来研究社会,才能进一步消除物化。

二、物化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一)物化概念的含义

“物化指的是:人的劳动和活动变成了对他本人来说对立的和客观的东西。”[3]人的本性和他的存在发生矛盾后,人从主动变为被动,商品反过来主导人自身。

卢卡奇把物化规定为:第一,物化其实是一个历史范畴。要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分析研究,把握物化的不同表现;第二,物化思想的关键是社会关系的物化,要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分析物化。

(二)物化的表现形式

1.主体的客体化和劳动的商品化

卢卡奇认为:“我们如果依照劳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从手工业历经合作生产和工厂手工业到机器生产的道路加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存在着一种不断地向着高度理性的发展,逐步地清除工人在人性、特性和个人性格上的倾向。”[4]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大利益,开始超额进行商品生产,人在劳动中缺失了主动权,商品开始占据主动地位。人开始失去创造力、积极性、领导性。

2.人劳动的机械化和人与人关系的物化

在资本主义大生产中,社会分工逐渐导致人们专业化,人們开始从事机械、单一的生产劳作。人们逐渐从社会中脱离,缺乏辨别力和考察力。分工越来越细,劳作更加畸形,人也开始非人化。

三、卢卡奇消除物化的方式

(一)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消除物化

卢卡奇提出:“无产阶级对社会本质的客观认识,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认识,无产阶级追求自身的阶级的发展目标,实际上也是意味也是对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渴望。”[5]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被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唤醒,他们开始更为细致地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物化现象,并思考人与人、物与物之间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无产阶级认为,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社会中应该和谐相处。无产阶级首先要形成自身的阶级意识,才能消除物化意识。

(二)总体性辩证法消除物化

卢卡奇认为,“我们要重新建立统一的总体性的一般原则和辩证法的重要地位。”[6]要消除物化现象,就应该在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中看待出现的物化现象,通过总体性辩证法去克服物化。

无产阶级要把总体性思想运用到阶级斗争里,实现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解放。卢卡奇运用总体性辩证方法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他认为主体的劳动者和客体的劳动对象,当它们达到统一的时候,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四、物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辩证看待我国出现的物化现象

商品生产的发展,为社会的运行奠定了物质保障的同时使人们产生了拜金主义的倾向。通过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物化现象,我们应该意识到:一方面要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但同时要控制物化现象的出现。

(二)运用总体性思想进行文化和社会建设

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要重视公民思想道德重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立稳定的经济政治制度,形成整体性的文化观念,降低物化现象对人们思想的腐蚀。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采用总体性和无产阶级自身意识的途径来消除我国社会中的物化现象;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把以人为本理念应用到发展之中,努力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注释:

[1]《资本论》第1卷,《全集》第23卷[M].北京出版社,2012年.第88-89页.

[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241页.

[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页.

[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 97—98 页..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00页.

[6]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6页.

参考文献:

[1]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北京:1996.

[2]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H].人民出版社,北京:1985(4).

[3]粟莉. 卢卡奇物化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2(6).

[5]单伟亮.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物化意识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9.

[6]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猜你喜欢

卢卡奇当代价值
如何把握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卢卡奇
——回望孙伯鍨教授的《卢卡奇与马克思》
主持人的话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卢卡奇论悲剧的形而上学
伟大心灵在妥协中的信念坚守
——读《卢卡奇再评价》
卢卡奇物化思想的人道主义解释